上周末和一個朋友吃飯,聊起來他自己大學畢業找工作的事情。因為自己想去一個事業單位上班,逼著不擅長交際的父母花了一萬五千塊錢走后門,送禮,那是在1997年,一萬五千塊錢還是值很多錢的。結果最后進了一個國營企業做車間工人,而且四年之后因為效益不好,他又下崗了。
我問他為什么當時一定想進事業單位,安全啊,旱澇保豐收,有穩定的鐵飯碗,當時太年輕,他苦笑著回答我。
我們每個人都在追求安全感,甚至是100%的安全感,因為我們大部分人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不要冒險,安全第一;我們自己做了父母,也這樣教育我們的孩子,因為我們擔心他們的安全問題。追求安全感是沒有問題的,尤其是投資和人身安全方面,冒險才是傻瓜;但是在大多數的其它方面,我們并沒有必要追求100%的安全感。
比如在個人成長方面,我開微信公眾號是在2016年的6月份,但是開始寫了幾篇文章之后,覺得自己的文章太爛了,為了追求面子上的安全感,擔心別人看了會嘲笑自己,就沒有繼續寫了,一直到2017年的8月份加入007,才開始有規律的寫公眾號。如果我從2016年6月份堅持寫,相信文章的水平應該會比現在好,關鍵是會有很多的思考,因為沒有寫作紀錄的習慣,也就沒有留下來有價值的反思。自己損失了什么自己都不知道,這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再比如在社交方面,我之前公司的一個同事總是好心的勸我,不要太坦誠,做事要有點城府,不然會上別人的當。但是按照我的原則,我把所有的人都當作朋友看待,大家有共事的時候就可以看出來對方是個什么樣的人,如果是做事很有品的人,那就交了這個朋友;如果是占便宜在前,吃虧在后的人,以后少和他共事就可以了。實際上我用這樣的原則很多年,節約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且獲得了很多,無論是工作方面還是生活方面,既交到了真正的朋友,工作也做出了很好的成績。
在學習新知識方面,笑來的?把時間當作朋友?里有一個經典的例子,小學五年級的一個暑假,他報名學了一個編程的培訓班,學會了編程,本來以為沒有什么用,沒有想到若干年后在他出版?TOEFL核心詞匯21天突破?的時候,自己可以編寫一個程序,自動的復制粘貼語料庫里的單詞,因此提高了出版書籍的速度也保證了出版書籍的質量,進而保證了書籍的銷量,對他實現了初步的財務自由,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有的人只有獲得100%的安全感才會去做一件事情,就像我要知道學會了這個編程能力對我有什么用,我才會去學,否則干嗎要學。而有的人因為相同的原因,在沒有100%確定有用的時候,會先學了再說,萬一將來有用了就賺到了。兩種不同的態度,在時間的復利效應作用下,每個人的人生成就會有巨大的差距。
記得去上MJ老師的讀財報課程時,有一次午餐和當年明月坐在一桌,還有我們的助教洪福,當時洪福問在座的幾位同學,如果有一個項目,成功的幾率達到多高時你才回考慮去做?當時我的回答是60%,我以為自己很冒進了,但是當年明月的答案是20%,只要有20%的機會就會開始做了。這個當然是極端的例子,她現在的行動課的成功可以充分證明她對于安全感的理解和態度。
在投資領域,又提到比特幣這個例子了,笑來在通過自己的掙扎理解了比特幣的價值之后,大量的買入比特幣,在每枚一美金的時候買入很多,當時他也不是100%確定比特幣一定會漲到多高,只是覺得這應該是一個被低估的投資品種;我們現在都可以看到比特幣的價值了,最新的價格已經是接近美金兩萬一枚了,我們現在可以100%確定比特幣有投資價值了,因為已經被證明了,但是現在的投資門檻就高了很多,而且你還敢買嗎?當然舉這個例子不是鼓勵大家去買比特幣,區塊鏈資產,只是為了說明,追求100%的安全感并不是一個正確的做投資的方法。
就像笑來老師在通往財富自由之路的專欄里講的兩點:
放棄部分的安全感,才能獲得進步
通過有效的社交,補全主動放棄的安全感
我們總是要保證自己的安全的,無論是自己的投資還是生活,在這兩方面冒險是愚蠢的。但是在有些方面,我們需要掙扎著進步,擺脫自己對于百分之百安全感的依賴,適當的放棄部分安全感,無需太多,你會獲得更多的進步空間和更大的安全。
我在復盤笑來的專欄通往財富自由之路,歡迎你一起來,有價值的內容值得一讀再讀,尤其是現在付費課程滿天飛的時候,更需要認清楚自己的需要和目標,一步一步的朝著目標走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