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循”未必就是“清靜無為”呀!!
我拖更了是有多久啊~~
承接上文,這次談漢朝人對“道”的無為的理解或許與我們有偏差。
就說曹參當了中央總理,頂替了蕭何,都說新官上任三把火,這個河上丈人第七代傳人曹參,別說三把火了
整個大甩手,一成不變,沒有創新,也沒有隔壁舉措,用人也愛用暮氣沉沉的老家伙。
手下如果犯了錯,只要不是陰謀造反和殺人放火,人家曹參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去探究。
納悶了,這學的道家無為,到底是個啥子喲~
漢惠帝就是這么想的,忍不住問:
這位大哥!您這當領導的,天天喝酒取樂,對朝政不聞不問,你這是什么意思嘛!怕不是我提拔了個懶癌吧
曹參道:
小伙子,你自己掂量掂量你和你爸比起來,誰更英明神武?
漢惠帝不假思索道:
當然我老爹厲害啊,我怎么好意思比
曹參道:
小帥哥,你自己在掂量掂量我和蕭何比呢?
漢惠帝道:
那可沒法比,你差的太遠
曹參笑道:
你不如前任,我不如前任,天下已經太平了,法令制定的也非常完善了,我們照方抓藥就好了,我們為什么要作呢?
事實證明,老百姓還歌頌,蕭規曹隨
那么這里就牽扯了對“無為”的兩種解釋
第一種:政府不插手,民間社會自由發展,自由放任主義
第二種:曹參的“無為”并非針對社會,而是單單針對自己,以前政治怎么搞,我就怎么搞
蕭何怎么做的,我曹參就怎么做
可是如果蕭何當初的政治路線是嚴刑峻法而不是清靜無為,那么按照第二種的解釋,曹參的清靜無為豈不和嚴刑峻法想矛盾么?
漢承秦制,蕭何學了秦,曹參學了蕭何,曹參還在說道的理論
那道家到底是個什么東東?
只到漢武帝,廢黜百家,獨尊儒術,繁文縟法,貪官酷吏為患,司法系統混亂,這個之前談董仲舒的時候談了
這么看來,曹參的“無為”還是亮了那么一下下,僅僅是一下下的閃光
司馬談這里對道做了解讀:“以因循為用”和“因者,君之綱也”
這么看來,司馬談認為的是“因循”,《論語》也有記載,《詩經》也有記載
好像對于“因循守舊”道和儒是一條繩上的螞蚱,都可以通吃。
那么問題來了,“因循守舊”是否真的是“清靜無為”........
(下回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