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走進這些名著,品讀每部名著里最動人的三句話
卡爾維諾說:
“經(jīng)典之所以可以成為經(jīng)典,因為它歷經(jīng)了歷史的考驗,歷久彌新,也因為它是千百年來時代的總結,常讀常新。
讀經(jīng)典,是一場穿越時空的對話,與大師,更是與你自己。
1、哈珀·李《殺死一只知更鳥》
勇敢并不是一個人手中拿著槍,而是在你動手之前你已經(jīng)知道自己會輸,但依然會動手,而且無論如何會堅持到底。
你永遠也不可能真正了解一個人,除非你站在他的角度考慮問題。
有一種東西不能遵循從眾原則,那就是人的良心。
2、毛姆《月亮與六便士》
世界上只有少數(shù)人能夠最終達到自己的理想。
追逐夢想就是追逐自己的厄運,在滿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他抬起頭看到了月光。
要記得在庸常的物質(zhì)生活之上,還有更為迷人的精神世界,這個世界就像頭頂上夜空中的月亮,它不耀眼,散發(fā)著寧靜又平和的光芒。
3、米蘭·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當心靈在說話,理智出來高聲反對,是不恰當?shù)摹?/p>
人一旦迷醉于自身的軟弱之中,便會一味軟弱下去,會在眾人的目光下倒在街頭,倒在地上,倒在比地面更低的地方。
負擔越重,我們的生命越貼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實在。
4、海明威《老人與海》
一個人并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你盡可以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
生活總是讓我們遍體鱗傷,但到后來,那些受傷的地方一定會變成我們最強壯的地方。
現(xiàn)在不是去想缺少什么的時候,該想一想憑現(xiàn)有的東西你能做什么。
5、克萊兒·麥克福爾《擺渡人》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的靈魂擺渡人?
你之所以相信一個人說的話,是因為他說了你想聽的話。
有時候遺忘比記住要好得多。
6、馬里奧·普佐《教父》
不要憎恨你的敵人,那會影響你的判斷力。
要寬恕,要遺忘,生命本來就充滿了不幸。
不要輕易說出你的理想,不給別人嘲笑你的機會。
7、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蓋茨比》
所有的光鮮靚麗都敵不過時間,并且一去不復返。
世界不會在意你的自尊,人們看到的只是你的成就。在你沒有成就以前,切勿過分強調(diào)自尊。
當你陷入人為困境時,不要抱怨,你只能默默地吸取教訓。
8、J.D.塞林格《麥田里的守望者》
記住該記住的,忘記該忘記的。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
一個不成熟人的標志是他愿意為某個原則轟轟烈烈地死去,而一個成熟人的標志是他愿意為某個原則謙恭地活下去。
9、維克多·雨果 《巴黎圣母院》
人的心只容得下一定程度的絕望,海綿已經(jīng)吸夠了水,即使大海從它上面流過,也不能再給它增添一滴水了。
萬物中的一切并非都是合乎人情的美,丑就在美的旁邊,畸形靠近著優(yōu)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與惡并存,光明與黑暗相共。
這是黃昏的太陽,我們卻把它當成了黎明的曙光。
10、莎士比亞 《威尼斯商人》
世間的很多事物追求時候的興致總要比享用時候的興致濃烈。
愛情是盲目的,戀人們看不到自己做的傻事。
外觀往往和事物的本身完全不符,世人都容易為表面的裝飾所欺騙。
11、列夫·托爾斯泰《戰(zhàn)爭與和平》
每個人都會有缺陷,就像被上帝咬過的蘋果,有的人缺陷比較大,正是因為上帝特別喜歡他的芬芳。
同心靈的高度相比,塵世的一切顯得多么卑下。
在生活中只有兩種實在的不幸,受良心責備和疾病,只要沒有這兩件壞事,就是幸福。
12、大仲馬 《基督山伯爵》
如果你渴望得到某樣東西,你得讓它自由,如果它回到你身邊,它就是屬于你的,如果它不會回來,你就從未擁有過它。
上帝給了人們有限的力量但卻給了人們無限的欲望。
聰明的人,不該知道的絕不多問,不愿相信的一概不信。
13、勃朗特《簡·愛》
假如你避免不了,就得去忍受。不能忍受生命中注定要忍受的事情,就是軟弱和愚蠢的表現(xiàn)。
即使整個世界恨你,并且相信你很壞,只要你自己問心無愧,知道你是清白的,你就不會沒有朋友。
生命太短暫了,沒時間恨一個人那么久。
12、高爾基《我的大學》
一個人需要的東西愈少,他的幸福就愈大,一個人的愿望愈多,他的自由就愈少。
時間是最公平合理的,它從不多給誰。
生活不相信眼淚,即使你把眼淚流成珍珠,灰暗的生活也不會因此而放光。
13、司湯達《紅與黑》
禮貌,就是不讓壞脾氣發(fā)出來。
我的夢想,值得我本人去爭取,我今天的生活,絕不是我昨天生活的冷淡抄襲。
越是代自己辯護,越是暴露自己的過錯。
14、泰戈爾《飛鳥集》
當你為錯過太陽而哭泣的時候,你也要再錯過群星了。
我們把世界看錯,反說它欺騙了我們。
謝謝火焰給你光明,但是不要忘了那執(zhí)燈的人,他是堅忍地站在黑暗當中呢。
15、余華《活著》
人只要活得高興,窮也不怕。
最初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是因為不得不來;最終我們離開這個世界,是因為不得不走。
生活是屬于每個人自己的感受,不屬于任何別人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