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石上涼
今天呆麗江。
晚上的酒店在麗江的一個古鎮——束河。據說是張藝謀導演拍攝《千里走單騎》的影視基地,只是到酒店已經夜深,再加上向導反復強調古鎮流浪狗太多,晚上最好不要出門。于是對于古鎮的印象,也僅僅存在于那部頗有情誼的電影里。
麗江多情,卻也容易讓人誤解。誤解了她的善意,一不小心變成濫情。
麗江,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被冠以"艷遇之都"。其實,麗江不僅不濫情,可以說尤其專情。麗江的專情,要從被稱為"三朵"的玉龍雪山說起。
大巴車把我們從束河古鎮的酒店拉到玉龍雪山地界,經過層層關卡,又轉兩次車,停在山腳下。即使是山腳,其海拔也有3300多米。所以,進入這里,很容易想到"高原反應"這個詞。在向導的建議下,全車人每個人都買了一個氧氣罐頭,以應對接下來的更高海拔。
據介紹,玉龍雪山的天氣有"一雨即成冬"的說法,雪山海拔每升高一千米,氣溫就要下降6℃。如果遇到下雨天,更是冰冷如冬。
車上的很多人在山腳下租借了羽絨服,但是也有部分人堅持穿短袖襯衫,好像是對寒冷故意發起的挑戰,也可能是對旅行中強推消費的挑戰,即使冒著被凍死的危險,也要洋作出正義凜然的勇敢。其實,這次旅行并沒任何強行消費。
我不懷疑山上冷,這是物理常識,但是基于直覺判斷,山上的冷應該都在可控范圍,要不然這里是不可能開發成大眾景點的。何況車上大部分人還是準備了外套。對于冷有共識,對于究竟多冷,每個人身體的回應總不盡相同。
我扣緊了外套的最上面一顆扣子,像是俠客比武之前的亮招兒。盡管作為對手的玉龍雪山壓根不把我們放在眼里。
但是,進入高山索道的入口,天空還是漂起雨來,像是雪山給我們的下馬威。入口的小商攤雨衣賣得很好,我們一行人也紛紛掏出錢包,畢竟四五千米的海拔,一切未知。即使不怕冷,至少也不能"濕身"吧。
纜車將我們運送到海拔4506米的小廣場,人工棧道最高可達4680米,于是挑戰剩下的174米階梯,才是這次上山的真正意義。
玉龍山的纜車據說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在運行的過程中,要經過多次的速度變換,突然停頓或突然加速的感覺還是讓人有點悸動。
到達4506米后,能明顯感覺到空氣的味道。如果能感受到自己的呼吸,這說明呼吸已經不同尋常。登山的每個人都手拿氧氣罐頭,看上去多少有點滑稽。只聽見周圍到處都是氣體被噴薄而出的噗噗聲。我不確定是氧氣罐頭的氣味還是牦牛糞的氣味,反正空氣中偶爾飄來一陣膻膻的異樣的味道,提醒著這里高海拔與平原的區別。
好在雨很快停了下來,氣溫也沒有想象中的冰冷。是否攀登到4680,成為擺在眼前的選擇題。我們一行7人,4個人選擇挑戰,最終挑戰成功的有兩人,我是其一。
登到4680米,并不算玉龍雪山的山頂,真正的山頂海拔高5596米,據說人類至今未曾成功登頂。
從4506到4680米,要攀登3公里的人工棧道,對于大多數人來講,也是挑戰自己的極限,有太多人中途而返。其實,這個挑戰的過程并沒那么純粹,里面有太多的徘徊與顧忌,有的是缺乏自信,有的是缺乏耐力,有的是對攀登的意義有懷疑。不管怎么樣,最后能夠在山頂拍張照,總不會太遺憾。也有沒有登頂,而在中途拍了照片合成4680的,我覺得這似乎才是遺憾。
從玉龍雪山下來,乘坐景區電動車來到藍月谷。一個觀看玉龍雪山曼妙身姿的絕佳之地,冰川融水從山上緩緩而下,在此匯聚成湖,藍色湖面讓人產生幻覺,仿若置身仙境。
虔誠的游客手拿福鈴,面向威武莊嚴的玉龍雪山,將最樸實的祝福和愿望在搖動的鈴聲中講給"三朵"聽,像一個個孩子跪拜自己的母親。這是延續了幾千年的禮,也傳達了幾千年的情。
從雪山回來,將自己的身子丟進麗江古城。美食的誘惑,音樂的浸染,特色石頭路的牽絆,再加上各種花香的偷襲,仿佛每一樣都有魔力,讓你欲罷不能。
看到此,也許,你還是忍不住想到"艷遇"兩字,實在抱歉,那個或許只存在沒來麗江之前的腦海里。內心經過玉龍雪山融水的洗禮,來到此地,所有的不堪都已經肝腦涂地。
麗江古城街道狹長而綿延,猶如星羅八卦圖,稍不留神,就會迷于其中。讓人入迷的不僅是街道,還有情調。街道上布滿了各式情調小店,尤其玩手打鼓的音樂小店讓人印象深刻,美女們雙手有節奏地敲打著鼓面,嘴巴不時哼出些歌詞,復合著原唱,時尚裝扮的美女與歷史鐫刻的古城竟然合作得天衣無縫。當美女輕揚眉梢,沖游人一笑,如果非要提艷遇,這應該是最應景的一幕吧。
麗江古城的吃食也讓人垂涎。盡管對云南菜整體并無偏愛,但單從視覺看,已經非常滿足。以前只聽說,當地人吃各種蟲子,今日得見,竟然對著各類蟲子小吃也有了饑餓感,真是耳聞不如親見,親見才能避免各種偏見。
麗江古城的熱鬧還來自與石板路并行的河道,河道里的水水流雖不算湍急,但停下腳步也能聽出咕咕聲,仿佛要與美女打鼓的聲音形成和弦。
來自玉龍雪山的水不僅美麗著藍月谷,也滋養著麗江城。玉龍雪山的情義如此寬厚,怪不得被納西族人祖祖輩輩感念,每年的"三朵節",所有人放假,集體膜拜這位神靈,神靈的名字叫阿普三朵,也是玉龍雪山的化身。
麗江的人情義重,源于麗江的山水情義重!
關于玉龍雪山的傳說有好多,我們也無暇去細究。傳說里也有很多神靈,世代庇護著這方水土這鄉人。
對大自然心存敬畏,是現代人最缺的一門課,我覺得來過這里,這門課算是補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