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自己一直放不下心來。總是擔心著,焦慮著。
前天晚上3D打印比賽團隊聚餐。我和羅老師一個餐桌。
桌山,羅老師離開重慶,奔向武漢成為我們討論的焦點。
羅老師說:“我現在之所以改行做編輯,并不是因為我喜歡,而是相比機械,能讓我好受一點。我吃了很大的虧,當時學習好嘛,不想學國貿,就打算轉專業,別人都說學機械吧,重大機械好找工作,于是我就學了機械。但我發現自己真的做不來,考試還行,只要看看書,都能有個好成績,但是研究,我實在搞不下去。“
“我一直都喜歡心理學和中醫,因為我覺得人活在世上,健康無非就是精神的和肉體的。心理學和中醫分別對應兩者。我喜歡這些,現在我再學習一些中醫的東西,我打算考取相關的資格證。不一定靠這個吃飯,但是我真的喜歡這個,這次別人說什么我都要學中醫。“
我聽了很有感觸,其實,在現在的中國,一個人能學到自己感興趣的專業是一種莫大的幸福。選對了專業,也許學起來很辛苦,但是至少每天一覺醒來,有著起床的動力。選對了專業,每天都很簡單,只需要安心地去教室,安心地聽講。
這個學校里有三種人,服從正太分布,兩種少數,一種多數。
第一種少數是幸福的,選對了自己的專業,學的開心有動力。這種人一般學得都不錯。其中多數人是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反正都要學,既然學的這個,那就學這個。這種人興趣比不上第一種,但只要肯花時間在作業上,無論抄還是自己寫,都不會特別差。最后一種少數則是知道自己選錯了專業,卻不愿意接受,我就屬于這種人 。
基本上所有的課程 (除了極少數的課程 )我都沒有興趣去上。 天哪·,這真是太可怕了,我明明是那么喜歡新知識,喜歡學習新東西的人,卻被什么東西徹底拖垮了。剛開始的時候,雖然總覺得是在往純白的面粉中加土,但是考慮到自己還有那么長的時間 ,總覺得自己還能接受;然而現在的我所剩時間不多,一想到自己想學的東西學得不近己意,而自己被迫學習的課程,卻又完全不想上。
如果選擇了不想上的專業,對于我而言,是件極其痛苦的事情。一方面,想學的東西學不成,至少沒辦法全力以赴去學,你不可能在需要簽到的課堂上,一邊聽著老師在前面苦口婆心的講,一邊在下面聚精會神的讀書,看MOOC。即便你能做到,也要不斷地擔心越來越近的期末考試。如果課上不好好聽講,那么至少要拿出一個月的時間來復習,往往還只能取得相對較差成績。 ? 如果想著不去上課,自己到圖書館學習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就能解決用心的問題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你總要擔心自己平時成績會被扣掉,以至于期末考試考的一般般就會掛掉整門。
不管怎樣,只要你選擇了一門自己不想讀的專業,除了學不好外,你只有永無止境的擔心,和逐漸喪失的斗志。在一個無論你如何在自己喜歡的,擅長的領域努力也不會得到同專業的人——這些人往往是與你最親密的老師、室友、同學——認可的情景之下,你所能承受的痛苦,與周遭的一切,對你的志氣,你的信心,你的處事態度的打擊,是無可估量,難以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