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是在2010年,我曾搭乘過一輛公交車,車上有一位老人和小孩子在興致勃勃地玩加減法口訣游戲。那一刻,我的思維跳躍了:“如果我有孩子,和他玩什么好?”
首選當然是玩具,但是我的功利心從選項上可以看得一目了然:從桌球開始。因為這樣一來數字、色彩、立體幾何的元素都有了。咱玩的是寓教于樂!等孩子有分析意識了,玩魔方、9宮格、21點、數獨;
等孩子見識多一點,可以用手作表達自己的想法了,玩橡皮泥、蠟筆、文房4寶;
等孩子有點力氣了,就玩小桌子、小凳子的組裝,等懂一點物理知識了,可以玩帶電路的機械組裝。
然后是看電視。我心水的節(jié)目有很多,大多還是益智類:芝麻開門、花仙子、國家地理、演奏會、專業(yè)競技……
第3樣就是書。我壓箱底的小人書沒幾本,也一向輕視。只因站在我爸身后看了連載在《今古傳奇》上的《玉嬌龍》(李安拍《臥虎藏龍》的原著)。心生向往之后,我啃了第一本大部頭就是金庸的《書劍恩仇錄》……現(xiàn)在,我還偶爾會抽風地想“仗劍走天涯”,自然不敢開列書單。交給孩子自己吧,我的作用僅僅是每天晚上陪讀一章節(jié)。
第4樣是玩技藝。因本人無趣,對此一無所知,還是讓孩子自己選,我趁機跟著補一補。
第5樣是社交。每天日出起、日落息,6歲前和父母在家混、和小朋友聚會混、和動植物戶外混,11歲去中學混,15歲開始自己混。
一晃,車到站,夢醒了,我沒醒。一晃,寡人還是孤家。既然我常常念叨“活要心甘”,那就繼續(xù)和自己好好玩吧。
喜歡這篇文章的你,點贊是標配
轉發(fā)分享,讓大家懂你好眼光是****重點****
歡迎關注公眾號 如云知的VR地圖(id: ruyunzhi)
你來傾訴,我來潤筆
以上都不的你,歡迎任何形式的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