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節(jié)?|?以青春之名?擔時代之責

有一種精神——五四青年

圖片

一百零三年前,五四運動爆發(fā),在國難面前,青年們挺身而出、濟世救民,為實現(xiàn)國家獨立、民族復興而不惜舍身取義,慷慨赴難。青年們炙熱的鮮血,綻放在國家救亡圖存的最前沿。

圖片

五四運動以磅礴之力

鼓動了中國人民

實現(xiàn)民族復興的志向和信心

由此拉開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

那一年

李大釗,30歲

毛澤東,26歲

蔡和森,24歲

周恩來,21歲

鄧小平,15歲

圖片

那一刻,也許他們并不知道為什么,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從此與國家、民族和人民緊緊相連。

1921年中共一大召開,13名代表的平均年齡28歲。其中,年齡最小的是19歲的劉仁靜,年紀最大的是湖南代表、45歲的何叔衡。

28是個滿懷希望的

28是青春不負韶華

28年后,一個青春的政黨,給經(jīng)歷了半個多世紀屈辱的中國人民,帶來一個充滿生機活力的新中國。

28年征程中,2100萬革命者獻出熱血與生命,將年齡定格在了永遠的青春歲月。

圖片

那一年

他說:“讓我們的子孫后代,享受前人披荊斬棘的幸福吧!”

26歲的陳喬年受盡酷刑寧死不屈;29歲的陳延年在上海被捕寧死不跪,被國民黨反動派亂刀砍死。

圖片

他們定格于青春

江姐犧牲時29歲

陳樹湘犧牲時29歲

邱少云犧牲時26歲

黃繼光犧牲時21歲

董存瑞犧牲時19歲

劉胡蘭犧牲時年僅15歲

這些勇立時代潮頭的年輕身影,在中華民族歷經(jīng)考驗之際,自請長纓、奮起抵抗不了用青春和熱血,激活了一個時代、一個民族。


一百年來,中國青年一代又一代,接續(xù)奮斗、凱歌前行,以青春之我,創(chuàng)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無數(shù)普通人的芳華,匯成了時代的精彩。

第一代塞罕壩造林人平均年齡不到24歲

圖片

雷鋒用22歲的青春凝筑成了雷鋒精神

圖片

奧運會上巾幗不讓須眉的女排精神平均年齡不到25歲的“青年軍”

圖片

屬于這個時代的青年故事正不斷上演無數(shù)中國青年將無悔的選擇融入時代洪流。

一百年前,五四運動爆發(fā),是青年一代的崛起,一百年后,新冠肺炎疫情暴發(fā)后,是青年一代的擔當。全國5.2萬余支青年突擊隊,111.8萬余名團員青年迅速集結(jié),4.2萬多名馳援湖北的醫(yī)護人員中,超過1.2萬人是90后。

圖片

平均20幾歲的他們說:

“我們已經(jīng)長大了,要擔起更多責任”

“只要有一線希望,就要盡百倍努力”

“離開時萬物寂寥 歸來時春暖花開”

“投身防控一線 踐行使命擔當”

“疫情終會過去 靜候春暖花開”

“有一種堅守甘心情愿”

“有一份擔當與愛同行”


圖片

新冠疫情發(fā)生之際,90后00后成為抗疫戰(zhàn)場上,披堅執(zhí)銳、一往無前的青春力量。

習近平對新時代中國青年提出六點要求,新時代中國青年要樹立遠大理想,新時代中國青年要熱愛偉大祖國,新時代中國青年要擔當時代責任,新時代中國青年要勇于砥礪奮斗,新時代中國青年要練就過硬本領,新時代中國青年要錘煉品德修為。中國青年始終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先鋒力量!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

追夢路上,每一代人都在努力奔跑!

先輩的終點終將成為新一代的起點!

百年逐夢,初心猶在,從未改變!

當代青年生逢盛世,肩負重任,前方,就是民族復興的重托,讓我們接過時代的“接力棒”。行勝于言,以夢為馬,不負韶華。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