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非常棒的驚悚片,走出電影院我還不禁回味著其中的情節,整個人還沉浸在它營造出的絕望壓抑又伴隨著種種溫情的氛圍中難以抽身。
好萊塢的驚悚片拍得太多,似乎電影導演和編劇們都有點乏了,以至于現在很多驚悚片的情節總讓人有似曾相識之感,為了營造恐怖氛圍,只會用音效音量的突然放大或大量的血漿噴到熒幕上,妄圖把觀眾嚇倒。在經過一次次洗禮后,觀眾也沒那么好糊弄了。而這部片子新穎的設定很好地避免了觀眾的審美疲勞。聲音是致命的,這個設定很自然地就為這部電影中的世界打造出一種壓抑到令人窒息的氣氛,你不能說話,拿東西要輕拿輕放,甚至太大的喘息,都可能讓你遭遇滅頂之災。觀眾隨著劇情的代入,都開始跟著主人公盡量放低周遭音量的時候,音效的突然出現,讓恐怖效果一下變為數倍,這就是于無聲出聽驚雷的效果,而這樣偶爾出現的音效把觀眾嚇到的同時,又讓觀眾更自覺地放低自己的說話甚至呼吸聲,也讓代入感不斷加強。只是這么一個設定,我覺得就讓這部驚悚片成功了一大半。
而另一半的成功來自導演對節奏的精準把握和故事的短小精悍。這部影片不只是一部怪物片,在九十分鐘時間里,它把一家六口之間的互相扶持、父女之間誤解產生到誤解消除都簡練地呈現了出來,讓情感戲不悶、不冗長,而是自然嵌入。這需要極其精確地把握和控制,導演完成得很好。
同時影片中后段高潮迭起,尾聲戛然而止,沒有為了所謂刺激秀特效而刻意搞一個幾十分鐘的打怪大場面(反例請見變形金剛系列、國產絕大部分“魔幻史詩”),反倒讓整部片子給人無窮回味,就像中國許多經典古曲,高潮后樂曲驟然停止,余音繞梁,讓你久久回味。這需要導演懂得取舍,并且有較高的審美品味,而不是像某些大片導演為了燒錢而燒錢,為了打怪而打怪。
這部片子就像一道配料合理,分量適中的創意新菜,第一口你就被吸引了,讓你吃到興頭卻發現沒有了,只能在腦海中回味。希望我們的電影導演中出越來越多這樣有想法有審美的“廚子”,給我們越來越多的新菜式,而不是一味加重口味,加大分量,讓人吃完只覺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