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21年9月1日晚上8點,我又像往年一樣準時守在了電視機前收看了《開學第一課》2021年《開學第一課》如約而至。 恰逢慶祝黨的百年華誕,今年《開學第一課》以“理想照亮未來”為主題,通過一個又一個真摯動人的故事,抒寫了一幅可歌可泣的百年畫卷.
? ? 從堅持真理、堅守理想的李大釗、毛澤東、到翻譯《共產黨宣言》的陳望道,在到不怕犧牲、英勇斗爭的革命烈士方志敏、藍蒂裕;從立志用知識建設祖國的核動力專家彭士祿,到三代傳承為國守邊的拉齊尼一家;從踐行初心謝興昌,到用教育改變大山女孩命運的“七一勛章”獲得者張桂梅校長,以及奮力拼搏、為國爭光的航天員、飛行員、奧運健兒等新時代奮進者群像,無不用榜樣的力量激勵著廣大青少年堅定理想、發憤圖強。
? ? ?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結合時代主題,高舉理想旗幟,選取建黨100年和新中國70年來的英雄先烈,講述革命故事,實實在在地給全國的中小學生上了一堂大氣磅礴的思政課,思想課。引導青少年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努力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 ? ? 我和我的學生,還有一百多位家長一起收看了開學第一課,不時還在群里互動,暢聊觀后感想,還拍了還孩子們認真觀看的照片,看到孩子們認真的態度,專注的眼神,我也被感動了。整個一課一個半小時,大家都自始至終觀看導結束,都沒有離開熒屏,真值得表揚啊。
? ? ? 令我最感動的是有關彭士祿的故事。他是革命先烈彭湃之子,我上中學時候,我從歷史里面知道了澎湃的革命英雄事跡,是他領導起義隊伍在廣東創建了我國革命史上的第一個蘇維埃政權,可以說是功勞很大,只是可惜他犧牲的太早了。后來他的妻子也被捕犧牲,留下來孤兒彭士祿,當時他只有3歲多。小小年紀就成為孤兒的他,曾經是國民黨反動派懸賞的通緝犯,在逃難途中被幾十位百姓自發保護,當過放牛娃、干過繡花工,甚至還做過小乞丐。
? ? ? 節目現場,彭士祿的女兒彭潔帶來一份珍藏多年的手稿,里面短短幾十個字,既是彭士祿對自己一生經歷的總括,也傳遞出他對祖國的赤誠,對人民的感恩。他在信中寫道:坎坷的童年經歷,磨練了我不怕困難艱險的性格,幾十位“母親”給我的愛撫,感染了我熱愛百姓的本能。父母把家產無私分給了農民,直至不惜生命,給了我要為人民、為祖國奉獻一切的熱血。延安圣地培育了我自力更生、艱苦拼搏、直率坦誠的習性。總之,我雖姓“彭”,但心中永遠屬姓“百家姓”。
? ? ? ? 讓我記憶最深刻的是:彭士祿自謙說,自己一輩子只做了兩件事:一是造核潛艇,二是建核電站。這兩件事,每一件都是驚天動地的大事,都是在為百姓謀福祉、為民族謀復興。從核潛艇到核電站,彭士祿走過的每一步都是前人未曾走過的路,因此他也被稱為是中國核動力領域的“拓荒牛”。
? ? ? 多么偉大的“拓荒牛”精神,我們的國家越來越好,越來越強大,不正是許許多多像彭士祿一樣的千千萬萬個中國人的甘于奉獻,勇于犧牲的結果嗎?我相信,電視屏幕前的家長,孩子們也和我一樣,被課堂里面的英雄事跡感動,為英雄烈士的豪言壯語感到自豪。有了這些人的付出和努力,拋頭顱,灑熱血的奉獻,才換來了今天的祖國的強大,人們的幸福。我們可以欣慰地告訴烈士們:國泰民安,如您所愿。
? ? ? 開學第一課雖然播完了,但是它的意義卻永遠刻在了我們的心中。未來的我們一定會努力生活,努力學習,努力工作,希望希望我的學生們長大后的自己能夠為祖國獻上一份自己的力量,成為一個有用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