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詩:余秀華
《離婚證》
.
一疊新翠,生命里難得一次綠色環保
和我的殘疾證放在一起
合成一扇等待開啟的門
36歲,我平安落地
至少一段時間里,我不再是走鋼絲的人
.
比身份證顯眼呢
在我近視的眼睛里,身份證總是可疑
她背后的長城時常出現我前生的哭泣
而前面的名字和數字
仿佛沒有根據
.
只是,身份證我總是用到
比如生病住院,郵局取東西
殘疾證我偶爾用到
比如申請低保
但是離婚證有什么用呢
——我不再結婚,從此獨身
賞析
我沒離過婚,所以對離婚證很陌生,殘疾證常能接觸,例如乘坐公交車看見有人使用可免費,再"比如申請低保",從這首作品里,可以看出本文作者深有體會。在我們生活中,有許多本證件,"身份證我總是用到"。《離婚證》這首作品是身患疾病、農民詩人余秀華的作品,據說是她最感人的詩歌其中之一。
詩人余秀華是個離過婚的女詩人,正如詩中所說"36歲,我平安落地"。其實,余秀華有著對愛情無限的渴望,讀了《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就不難明白《離婚證》這首詩的結尾"——我不再結婚,從此獨身"。
前不久有位文學愛好者,在文學群說喜歡余秀華的詩。結果被罵:"你在垃圾桶旁呆多了,看什么都是黃金"!也有詩友認為:"余秀華的作品主題過于偏激,喧泄著不幸命運的情緒,作品沒有藝術高度"。但我認為,因每個人教育文化層次不同,而對一首詩歌的理解要求不同!那我們為什么不讓余秀華在自己的世界里吶喊,"合成一扇等待開啟的門"。
就這首作品而言,標題是《離婚證》,而實質寫的是"身份證",詩人在融入與偏離的矛盾中,讓我們的心很疼痛,"身份證總是可疑"!這首詩,人與物思之是否入情入理:“但是離婚證有什么用呢",我很同意作者對于自己婚姻的掙扎和突圍。初看詩人寫的尋常之事,細讀就是詩人人生的對話!
整首詩,詩人面臨許多困惑,我也讀到了從本質到現實潛在的關聯,從幽暗性的文字里,也讀到了詩人表情達意:"至少一段時間里,我不再是走鋼絲的人"。
讀睡詩人透徹的心66 2019.11.02
面朝大海,用黑色的眼睛尋找光明。讀睡詩社創辦于2015年11月16日,詩社以“為草根詩人發聲”為使命,以弘揚“詩歌精神”為宗旨,即詩的真善美追求、詩的藝術創新、詩的精神愉悅。讀睡詩社自成立起,發起了一項重要活動:每年為詩友免費出版合著詩集,這項活動得到詩友們的大力支持和關注。現已出版詩友合著詩集《讀睡詩選之春暖花開》《讀睡詩選之草長鶯飛》。詩友們筆耕不輟,詩社砥礪前行,不斷推陳出新,推薦優秀詩作,出版優質詩集,朗誦優秀作品,以多種形式推薦詩人作品,讓更多人讀優秀作品,體味詩歌文化,我們正在行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