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曾幾何時,寫一手漂亮字是很多人心向往之的一項技能。曾幾何時,滿腹詩書讓多少人為之折服。但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科技的飛速發展讓越來越多的人癡迷于鍵盤與網絡,丟了手與漢字的聯系,丟了對唐詩宋詞的熱情。
漢字——中華的驕傲
? ? ? 漢字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迄今為止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在這么長的歷史之間內《說文解字》,簡稱《說文》。作者為許慎。是中國第一部系統地分析漢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書,是世界上很早的字典之一。也是科學文字學和文獻語言學的奠基之作,在中國語言學史上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此書對每個字的說解,包括字義、字形和字音三個部分。對每一個字頭,首先解釋其意義,說明該字最初造字時所代表的意義。這不僅是許慎的成功,也是為后人的文明進步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漢字承載了中華文明的文明與智慧其表達的象形和表意、特點與思想內涵,即便是在發達的科技技術也無法取代。漢字正是過人的傳統與驕傲,正是中華文化的張揚,也是流淌著老祖先的血液的生命。
? 《說文解字》有云:“書者,箸也,以手執筆,著與竹帛。”當今的手機電腦輸入法的層出不窮不斷的剝奪了人們寫漢字的機會與心境,而我們對漢字的認知力也不斷下降。在全球文化的交融的大背景下,漢字書寫不僅是華夏文明的特有的符號,更是國家和民族軟實力的一種體現因此即便手寫漢字的用途越來越少,但依舊不能讓它在技術的大流中成為遠去的記憶。請讓我們回過頭來,面對正在快速消失的中華文化,一起去承擔責任、肩負使命,去關注中國母語——漢字。
唐詩宋詞———中國文學史上的兩顆明珠
? ? 唐詩宋詞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兩顆明珠,唐代被稱為詩的時代,宋代被稱為詞的時代。詞源于民間,始于唐,興于五代,盛于兩宋。
? 唐詩有三美,音律之美、色彩之美、空間之美。音律美在詩中起來很大的作用,音樂性的音韻節奏,使讀者讀起來每一句都有畫面感,在節奏的起伏變化中了解詩人的內心情感。“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是唐詩色彩是美的最高境界,詩人通過對其景物的描繪講其描述出來給讀者淋漓盡致的畫面感。空間之美在各種藝術中都有體現,詩詞也不例外樸素的空間是美流淌在其中。
? ? ? 隨著城市的發展和市民階層的興起,物質生活的豐富,人們對文化生活的追求也更加強烈。到了宋代便成為詞。所以,到了宋代,宋人在詩歌創作方面,要不落唐人的窠臼,確乎很難。但是,唐人所留下的豐富的文學遺產,宋人也并不有白白浪費,而是將它們更多更靈活運用在“詞”這一詩歌體式上,使詞在宋代獲得了空前絕后的發展。宋詞能取得如此顯赫的成就,如果不是建立在唐詩如此卓越的成就和如此純熟的技巧之上,是絕對不可想象的。
? ? 歷史悠久的唐詩宋詞,讓中國成為了一個詩的國度,詩詞凝聚了中華民族無數先賢的靈感、智慧和情感。它時而訴諸浪漫主義,使人們超然于這個辛勤勞作和單調無聊的世界之上,獲得一種感情的升華;時而又訴諸悲傷,屈從、克制等情感,通過悲傷的藝術反照來凈化人們的心靈。詩中有詩人自己人生的記憶,也有時代的痕跡。
? ? ? 短短的一行古詩文,往往包含著巨大的信息量和充沛的情感。學者錢鐘書在《談中國詩》中說:“中國詩是文藝欣賞里的閃電戰,平均不過兩三分鐘。比起西洋的中篇詩,中國長詩也只是聲韻里面的輕鳶剪掠。”喜歡簡短、追求留白的古詩文,凝結著古人“意在言外”的文學追求,帶給讀者余音裊裊的閱讀回味,更是中國哲學思想的結晶。
? 人們常說腹有詩書氣自華,讀詩的過程本身就是一次美的享受、美的歷程。詩書的沉淀的氣質是其他任何外在修飾都無法達到的。
? 臺灣著名詩人王鼎鈞說:“如果沒有詩,吻只是碰觸,畫只是顏料,酒只是有毒的水”,道出了詩詞的無窮魅力。在當下社會,當我們對“詩詞與遠方”迢迢追尋時,,回望一下傳統,回望一下經典詩詞,或許會有另一番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