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弓
彈弓對于男孩子來說,就好比布娃娃對于女孩子一樣,它的魅力是無與倫比的。
無論農村還是城里,只要是男孩子,大概沒有沒玩過彈弓的。
彈弓多為自制,用樹杈彎制,制成啥樣全憑個人本事。大小則根據個人手的大小及喜好而定。皮筋的材料一般就是鄉下常用的,女孩子扎頭發的橡皮筋或捆褲子的松緊帶。
子彈就是將粘土揉制成跳棋大小的圓球,放置在院壩等它晾曬風干。也有用青岡果、刺梨子等果子來當子彈。鄉下孩子的彈弓主要是用來打鳥的,也有用它來打樹上的野果子的。
彈弓這種東西應該算耐用消費品,更新換代并非因為玩壞了,而是因為被沒收了。家長沒收過、老師沒收過,還被比自己更大的孩子搶走過??梢哉f,每把彈弓都有挨批、挨揍的血淚史,也有打死人家小雞,把人家小伙伴的頭打得掉起一個大包等“犯罪史”。每次疼痛好了后,總能迅速自制一把新的,繼續玩。
用石子和野果當子彈,殺傷力還是蠻大的。當然也有改良版的子彈,用廢紙條卷成紙卷,從中間對折,這就是紙彈。膠皮筋用拇指和食指撐起,把紙彈的中部套在皮筋的中部,向后拉起,瞄準目標發射。
紙彈就是紙彈,殺傷力有限,即使打到臉上也不會造成傷害。鄉下孩子多作為惡作劇偷襲毫無防備的玩伴。射中者沾沾自喜,被射者也不沮喪。戰爭不斷擴大,數十人參戰并不新鮮。
莫看誰輸誰贏,玩得高興就行。
那時,正是“洛陽紙貴”時,鄉下孩子的每張紙都是寶貝,更別說那些五顏六色的煙盒。
鄉下的老人一般都抽葉子煙。葉子煙又名草煙、土煙,是鄉下人自己種植的一種煙葉。它們曬干后用手裹成手指粗細狀的煙卷,放進煙桿里,然后吧噠吧噠地騰云駕霧,好不愜意。葉子煙,味道大,勁頭足,抽的人說它香,過癮。
鄉下的年輕人嫌棄葉子煙,說它臭,熏人,自己裹煙葉麻煩。那是因為他們有了更好的選擇,那就是抽香煙。大人們把煙抽完后,煙盒就是小伙伴的最愛。
那個時候,鄉下孩子都會攢很多煙盒,品相好的,小心拆開后,一張張的夾在書里,沒事兒的時候翻開看看,就像現在的集郵愛好者。品相不好的或是重復的,可以拿去交換,更多用來玩。他們把它折成四方形的“方寶”形狀,可用于砸方寶。也可把它折成三角形,用于扇煙盒。
砸方寶和扇煙盒不限地方也不限季節,操場上、課桌上、院壩里都常見幾個滿頭油光發亮的小子,吆喝著,歡呼著,爭吵得面紅耳赤。
砸方寶就得砸,他們各將一個方寶放在地上,猜先者用自己的方寶去砸對方的方寶,目的是將對方的方寶砸來個底朝天。砸方寶不同于扇煙盒,煙盒很輕,吹點風就翻個,而方寶是又厚又重。扇煙盒只用扇,而砸方寶可要掄圓了胳膊用力猛砸,砸太正了不行,翻不了,最好砸在方寶的邊緣處,利用杠桿原理將方寶撬翻。對方的這張就歸你了,否則你的就歸對方了。
扇煙盒只能用扇,利用手掌帶來的風力把對方的煙盒扇翻面。當然,扇煙盒最好穿上寬松的長袖衣服,上演一場經典的“長袖善舞”。他們利用長袖的風力把對方的煙盒扇得人仰馬翻,直到捂緊口袋連連認輸,同時又咬牙切齒“哼,下次我一定贏你?!?/p>
那時,想贏一個煙盒并不容易,要將技巧和力量巧妙結合,雙方往往是互有輸贏。當然也有深諳其道的小伙伴,小地瓜就是這樣的人,他往往把班上的煙盒都贏到自己手上,囤積了幾百個。下次他又利用猜拳故意輸給對方,又把煙盒還給小伙伴,下次才有人繼續陪他玩煙盒。
煙盒,帶給了鄉下孩子快樂,也伴隨著他們成長。
此“斗雞”非彼“斗雞”,它可不是找幾只公雞來斗,而是鄉下孩子玩過的單腳站立呈“金雞獨立”的一種游戲。
“斗雞”又叫撞拐、頂拐、擠油。各個地方叫法不一,不過玩法基本一致?!岸冯u”不需要任何運動器具,把一條腿抬起來,放到另一條大腿上,用手抱著抬起的腳,單腿在地上蹦。玩的時候大家都用抬起的那條腿膝蓋來攻擊別人,可以進行單挑獨斗,也可以進行集體項目,以腳落地為輸。
“斗雞”是鄉下男孩子最愛玩的游戲,它不需要任何器械,也不限場地和時間。那時,學校里,村莊上隨處可見玩“斗雞”的孩子。斗雞是可以兩人、多人和集體一起玩的游戲。甚至發展成班與班的對抗,那場面就如同古代打仗的場景。
那時,一聲“沖呀”,雙方戰斗起來,場面壯觀,吶喊助威聲此起彼伏。有的人高馬大,就仗著體型橫沖直撞,一下子就撞倒好幾個,則以力量取勝;有的人靈敏,速度快,左突右閃,則以技術取勝;有的耐力好,先奔跑到遠方觀戰,等雙方殺得人仰馬翻,丟盔保甲時,他才來過“回馬槍”,最好發力;有的人善于計謀,專搞背后偷襲﹍﹍
鄉下的孩子幾乎一年四季都在玩“斗雞”游戲,而冬天是“斗雞”的最好時節。冬天“斗雞”時,即鍛煉了身體,也抵御了寒冷。冬天穿著厚厚的衣服,安全系數也高。“斗雞”時保持“金雞獨立”式,蹦跳與對撞中,擦傷手,撞疼腳,摔個腳啃泥,那是常有的事,鄉下的孩子都不怕疼似的,那怕一撅一拐,疼得歪牙裂齒,還在繼續戰斗,繼續歡笑。
偶爾,也有女漢子,如同花木蘭一樣殺入陣地,在那男生堆里好不威風。
“斗雞”伴隨著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帶給了他們快樂與歡笑。
后記:這是一部農村的記憶,這也是農村正在消失的記憶。國慶節回老家,感悟很深,路修好了,房子修漂亮了,可是地荒了,人逃離了,甚至出現了無人村。
這是一部10萬字左右的散文小說,書名暫定為《鄉間的小星星》,持續連載中,希望有人喜歡。
點個喜歡??再走好嗎?讓我們這些靠寫字吃飯的人能堅持下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