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互聯網金融問題的自我回顧和展望

前注:不知確切從何時起,關于“互聯網金融(證券)”的話題和現象如火如荼。看了不少相關的媒體報道和所謂專業的分析,但截至目前總覺得都有些隔靴搔癢,要么僅僅是現象做總結和分類,要么在分析的過程中淺嘗輒止——實事求是地說,沒有一篇文字說出了我心目中對“互聯網金融”的認識,因而也沒有一篇文字真正看到了“互聯網金融”的本質及其未來之偉力。

如同其他社會熱點一般,各路人馬對互聯網金融一擁而上,如果沒有清醒的認識,想必亦如其他社會熱點一般,逐漸地冷卻退潮,或大失所望,或流于平庸。如今給人的感覺是,先有了互聯網金融(證券)的事實,再引得人們津津樂道、大肆鼓吹。其實不完全是這樣,我相信在互聯網、金融行業內外,都早已有明眼人前瞻性地指出了它的方向,并且現在所做的嘗試正是基于悄無聲息的事先研究和提前布局。

只是,在這場思維與資本投入并重的創新競賽中,我們券商似乎總是落后一步——這固然是因為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相對較弱等先天因素,卻也值得我們從業者做更多的思考。畢竟,這場競賽好在是一場長距離的跋涉,而我也從不認為券商并不具備突破自我的能力。


8月中旬,央行等七部委組織調研小組,前往上海、杭州等地進行互聯網金融的課題調研。據媒體報道,調研組認為,互聯網金融并沒有改變金融業的本質,只不過是通過引入新的技術,降低了客戶與消費者進入的門檻。


可見,互聯網金融(證券)的實質仍然是產品。個人認為,關于產品又有兩個要素:質量和差異化。

而這兩個要素并不是互聯網行業產品專有的要素,換言之,對于幾乎所有行業的產品來說都要面臨質量考驗和差異化競爭。

所以,券商涉足互聯網,首先并不是一個創新問題——如果不能體現充分的證券特色,將再次陷入產品的一般性競爭。


這也就是困擾券商業務轉型揮之不去的老問題:如何做到產品服務差異化。

不妨回顧前幾年在行業內正式發端的投顧業務:開始走了一條調子很高的路,一時間遍地開花;走著走著發現不是那么回事,有些甚至凄凄慘慘戚戚,種了種子,花了心血,卻不見結果實。

其實,一個關鍵因素就是找不到有別于競爭對手的策略,或者有了好的策略,因循守舊,缺乏突破的勇氣。


但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都會認同,以投顧業務為代表的創新方向沒有錯。無論是國外券商發展之路,還是國內不平衡的金融競爭格局,都表明了券商要么姑且活著、等待消亡,要么放手一搏。

只是,我們還需要更多的時間,我們還在路上。

券商,就算在金融行業中也實在是一個有些古板的角色。


互聯網金融這個創新方向,又理應是人們構建未來生活方式必不可少的版圖,同時也是重要實現手段之一。

既然是創新,既然一時還沒有誰比別人更聰明,我們不妨也可以試著暢想互聯網金融的幾個階段——

能夠“想象”出未來的發展階段,可也是考驗人的事;方向對了,再下來,勇敢地走下去就是了。


根據專業媒體整理,截至目前,券商涉足互聯網的方式有如下幾類:

其一,通過互聯網銷售金融產品服務,主要通過與原有電商結對合作(方正證券等)、自建網上商城實現(華泰證券等)——已經在做,可以高度復制。

其二,證券賬戶具備消費支付功能,主要是開放拍照和技術實現——已經逐步在做,不出意外將會普及到整個券商行業,只是時間問題。

其三,借助互聯網或移動互聯網平臺,設計或開發新業務,向用戶提供證券金融服務——問題在于,是怎樣的“新業務”還沒有見到令人眼前一亮的。


綜上可見,這幾個類型在現在和將來,對于券商來說,都只會是在互聯網領域創新的保健因素,即別人有的,我也要有、也可以有。

對于上述第三方面如何突破,才是本文想要重點闡述的;否則,在網上掛點羊肉賣,就叫互聯網餐飲?

我們必須也還有時間去思考和發現:究竟券商能夠借助互聯網做些什么?!否則的話,互聯網證券仍舊是一時熱鬧。


現在抽一點時間,回顧最早在五年前起,我對互聯網券商及相關問題的暢想——無論是分析還是小說,都建立在長期工作實踐和思考基礎上,并發端于對所在公司的盡職和熱愛。

2009年11月,《券之華:戰略狂想曲》:通過對未來券世界的無限暢想和以第三方視角描繪為主的虛構表現形式,展望了證券行業未來發展趨勢和公司發展戰略途徑,特別是大膽提出了類似“讓每位理財人士都擁有華彩人生”“理財時代,華彩人生”這樣的公司使命和愿景,深懷著對公司蓬勃壯大的期望和情感寄托。此外,本文所提到的多項內容,包括大后臺集中數據服務、券商綜合理財平臺、以iPhone為代表的綜合理財移動終端、證券研究院發展方向、與互聯網運營商信息費分成的盈利模式、承包制理財經理團隊、券商公共品牌建設、微型營業部、院校聯合培育世代客戶、證券賬戶用于消費和繳費、券商網絡游戲和虛擬券幣……實際上已陸續得到行業和公司發展事實的驗證,有的仍有可能正在被有識同行醞釀推行,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本文觀點的前瞻性和可行性。


2010年9月,《狂想曲之二:未來券世界》:由第一篇文章的“暢想”落地,以思考騰訊等互聯網公司的成功進行了一場邏輯游戲,得出的結論是“智能化+娛樂化”,文末特別指出了“華彩幣”和券商游戲的開發空間(2013年8月,微信推出排名制的小游戲,再一次證明了普通不過的事物經過精心設計將會重新迸發出多么巨大的能量)

“首先,我們有兩種方式:①與QQ、移動公司合作,將自有產品服務糅合于現有的軟件功能、植入各類終端②獨立開發……其次,若要成功,我們的可能策略:①先入者,技術若可復制,先入者擁有更大的幾率分享更多的蛋糕②形成一種壁壘,如技術不可復制,難度較大,或可采取先入者專利注冊的方式,對技術或服務模式予以保護③形成一種壁壘,如和合作方簽訂若干年內的競爭者禁入的協議,而合作方通常是某一方面的壟斷者④即使無法形成壁壘,也要通過不斷技術產品和服務模式創新始終比跟隨者領先至少半個身位……”

可見,本文已指出券商與現有網絡運營商的合作,但更重要的是擁有專利權的自有平臺的研發建設(甚至為虛擬資本市場、虛擬世界做鋪墊)。


2011年5月,《券商護城河》:重點從行業分析角度,抓住能否做到“差異化”,尋找券商的護城河,進而突破券業藍海。結論如下:

1、目前業內大而不強,誰先在觀念和行動上突破,誰就能先行跨進未來的“藍海”(09年以來,行業創新滯后于第一篇文章的預言)。

2、突破的鑰匙在于將實用性、娛樂性相結合并融入專業產品服務中,創造性地構筑券商新的綜合理財服務平臺。(個人最初接觸這個觀點來自于李博士)

3、這把鑰匙輔以相關創造內容專利權和網絡效應,凝聚眾多的客戶和強大的客戶轉換成本,即構成了券商寬闊和堅實的護城河,但它仍然要服從于只有少數人成功的法則:先行者先贏。

4、尋找和理解這把鑰匙得關鍵在于思維轉變:從屬服務業本質的券商,需要有自己的品格,但無須一味嚴肅。

5、如果說未來券世界的核心是理財,那么網絡就是其靈魂,而載體則是多功能的軟件,一種軟件通常要和其他軟件結合在一起才能發揮作用,而這種結合就鎖定了客戶,更增加了客戶的轉換成本。

本文進一步強調了網絡是未來券世界的靈魂


2012年12月,《機構業務移動理財平臺設計框架及相關戰略構想》:進一步落到操作層面,提出打造“一種旨在實現券商綜合服務、創新服務的直接面向廣大客戶群體(含潛在)的移動終端財富管理軟件,并可作為品牌拓展和落實行業創新政策的長期載體,以及公司戰略規劃系統工程中的有機組成。”,并有以下意義:

1、超越目前券商幾乎全部理財軟件功能的外延和內涵(首先是對之前局限于二級市場投資咨詢軟件的突破),支持客戶分類成果應用并且是對其最好的詮釋,真正能實現與客戶點對點的即時溝通,實踐對客戶的綜合服務。

2、與公司品牌擴張緊密結合,利用無處不在的移動終端將“XX理財”品牌與時尚生活方式相結合,快速擴大公司的知名度和潛在客戶群容量,增強客戶黏性,培育客戶世代延續性。

3、應屬行業創新之舉,可實現更多功能擴展和價值延伸,如證券賬戶購物、支付網游、企業項目招投標信息共享、投融資需求交流企業家財富論壇等,且緊密對接政府對行業監管的創新政策。


2013年4月,《關于開發建設公司內部投融資平臺的項目建議》:基于業務協同工作的經驗積累和面對瓶頸,首先在公司內部建設一種幫助資金需求方和供給方直接按規則匹配的平臺系統(P2P),而這種平臺將來可在監管政策允許的前提下轉化為對外部資本市場,也就是互聯網金融的重要方式(目前還沒有哪家券商做這件事)。


至此,我的觀點顯然是明確的,同五年前相比差別并不大:

未來券商一定是充滿個性化的,通過移動互聯網,滲透至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直至改變人們生活方式的,基于金融而超越金融內涵(如虛擬世界)的服務運營商。

不要說我想得太高、太遠、太大,我只是看到了我之前的預見性分析,被事實的車輪碾壓在大地上,成為無法洗脫的現實存在。

遺憾的是,無論是我所在的公司,還是其他大部分券商,始終只是遠遠地落在車輪后面(風險承受能力弱也是事實)。


購買互聯網證券產品的是哪些人?基本上仍然會是原先炒股或者說在實體營業部購買產品的那些人。

他們又是基于怎樣的心理去買?

如果產品還是那些產品,網上購買無非就是更方便,如同在淘寶上買衣服,單位時間內選擇的產品面更廣和單只產品信息更海量,貨比三家的效率也更高。

事實上,已經開展網絡銷售的券商大部分產品銷量看來也不盡如人意。

券商需要的時間其實是培育互聯網證券消費的第一代人,一旦養成網上理財的習慣將貫穿其一生,并自然而然地延續世代。

我們的突破,就要牢牢抓住互聯網的受眾面廣闊這一利器。


如若在上述三種既有類型中選擇,個人比較傾向于券商等金融機構建造自己的互聯網金融平臺,且基于這個平臺的商業模式擁有專利權。

實現方式上可以借助外部專業技術機構來實現搭建,但理念和經營模式必須是自己的。關鍵在于,這個金融平臺是用來做什么的(有什么,如何運作,盈利模式)。

既然叫平臺,那么理應擔負整合資源的功能,

一方面整合公司內外(大金融,隨著監管放開)各項業務資源、產品資源,

一方面整合公司內外的客戶資源,包括客戶本身及其擁有的社會資源。

進行線上投融資需求的自動匹配、主動撮合和后臺管理;

進行線下的專業理財咨詢活動、深入關系的建立和維護,以及價值的再發掘。

同時,通過智能移動終端軟件(如APP),實現線下與線上相結合。


在上述互聯網金融平臺上,類似淘寶賣基金這樣的標準化產品,就屬于前述保健因素(即便如此,也要思量客戶僅僅通過網頁信息就能做出購買的決定嗎?)。

而非標準化的需求、滿足需求的資源來源和方式,才是平臺的價值所在,也是建造平臺的那家券商產品服務的差異化所在。

在這個模式中,券商扮演的是平臺運營商、資本中介商、產品銷售商,通過多種設計,賺取運營費用、中介費用和自有產品的利潤。


不妨將眼界放得更遠——虛擬資本市場。

我們知道比特幣的存在,且不論它的合理性、有效性、長久性如何,它的存在就代表了虛擬資本市場已然存在及其未來發展壯大的可能性。

結合其他科學哲學的動態分析,人類終將實現游走于網絡(虛擬)世界和現實(物理)世界之間——

如果覺得太玄乎,建議券商的老總們可以試著看一些相關題材的科幻片,或玩一玩有關的游戲。


當然,在那之前,要經過漫長的技術發展和行為習慣培育,而無論我們身處互聯網還是金融行業都會見證這一過程。

目前,已存在于兩個世界之間的媒介物就是虛擬貨幣。

雖然比特幣這一典型情況尚有極大的不確定性,如有人認為其就是一個龐氏騙局,利用了人性弱點導致的集體癔癥,而不像紙幣那樣最起碼有國家信用買單。

可是,按照此邏輯,已經有國家承認它的合法性并愿意為之買單,正說明了它宣言了虛擬人生并非是太遙遠的未來。

我們天天說互聯網改變人類,其實我們不敢直面的內容還很多。


視野收回來,眼皮子底下就有大量的還帶著游戲性質的其他虛擬貨幣,這些虛擬貨幣的發行商們通常是富可敵國的互聯網金融寡頭。

邏輯漸漸清晰了,他們顯然在布局——

如果有一天虛擬資本市場(包含證券)出現了,他們勢必順理成章地成為這個市場的運營商,擁有絕對的話語權。


于是,當券商還在滿足于淘寶上賣基金時,我們又一次落后了,落得還很遠。

看看淘寶金幣、百度幣、Q幣……虛擬的都會成為現實的,對于虛擬貨幣,同樣需要虛擬銀行、虛擬評級機構……這是一個多大的產業?

先入者先行,如同世界幾大評級機構創立之初也是無人問津、認同,我們是否可以去做虛擬銀行或叫虛擬資本運營商,其定位是:

虛擬貨幣市場的規則制定者,通過研究確定并定期發布各種虛擬貨幣的兌換率,包括與現實貨幣的兌換率;制訂兌換規則、交易規則;開發和提供虛擬存取款機;為其他基于虛擬貨幣的商業活動提供咨詢服務。


只要虛擬貨幣能夠發展下去,那么一定是有這樣的需求,也就一定有先行者進入。這就是一個典型的資本與技術的結合點。

你把淘寶、騰訊都想象成獨立的金融王國(事實上他們也是如此在發展),那么國與國之間不可能完全獨立,如何跨國溝通、交易?

至少現在還沒有這樣的平臺和規則的制定者。

這又是一片突破的天空,相對于搭建券商主導的投融資需求對接平臺,這片天空太高,但并非遙不可及。


順便看看其他一些同行者、觀察者眼中的互聯網金融,我認為即便是前瞻性的見解,也不會只屬于個別人。

德邦證券的胡蓓蓓說:“互聯網金融給傳統金融業帶來了巨大的震撼,也將帶來巨大的金融業革命,令人充滿想象。但互聯網金融不是把金融單純地搬到互聯網上,而是基于互聯網來提供服務的金融。互聯網帶給金融的是低成本海量的信息,實時的數據,以及低成本的服務可能,但最重要的,是一種理財體驗。”

——說得好,如何體驗?引用我在之前文章中的一個表述,券商該到了放下嚴肅、刻板身段的時候,請首先做一個真正親民、親切的互聯網金融服務者吧!


2013年8月19日

陜西街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606評論 6 533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582評論 3 418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540評論 0 376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028評論 1 314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801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223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294評論 3 442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442評論 0 289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976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800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996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543評論 5 36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233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662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926評論 1 286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702評論 3 392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991評論 2 374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