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很強烈的沖動,試圖找一個網(wǎng)絡平臺宣泄一下自己的寫作熱情。
想到博客,是個好方法,找了一圈,很是失望。
新浪家的窗口太多,雜亂無章,無法忍受,這是UI的問題;
網(wǎng)易家年久失修,使用卡頓,無法上傳,這是UX的問題。
明明這是一個信息交流的時代,但是一個像我這樣的年輕人想試著寫點什么,卻無法找到一個好的平臺,未免太可悲了吧。
大家都在看什么?大家是怎么傳達信息的?微博還是微信?為什么都是微字輩的?有人考慮過這個問題么?
恐怕這是一個互通的時代,但因為漫無邊際的互通感,反而讓大家試圖去尋找一些屬于自己的,“微”的部分 吧。這是一種自我滿足、自娛自樂式的信息攝取方式。
“在我的微縮世界里,與你何干?”
割裂開的信息,分隔出了一個個小小的世界;一塊塊屏幕,卻成了一窺這些世界的唯一窗戶。
“還有什么比躲在自己的窗戶后面偷看更有意思的呢?”就這樣,年輕人們帶著這種井底之蛙式的自我防護,揶揄著自己能看到的一切。
實際上,能看到些什么呢?又真的能滿足么?
不知道,我不知道,也沒有人會知道。這或許是這個時代獨有的人類行為,也或許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的一環(huán)——就像傳統(tǒng)社交圈已成為理所應當,這樣的信息模式,恐怕也會成為一種常態(tài)吧。
希望自己能活到那一天,至少是活到能明顯感受到社會結構可以被改編的那一天。
我相信會有那一天的,一定會有,而且改編的不只是這些,恐怕會有更多現(xiàn)在無法理解的事情發(fā)生吧。
只是,現(xiàn)在的我 ,還是不得不小小地抱怨兩句,這也是我的自我滿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