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妖精婆婆
北大61歲美女教授孫祈祥在一篇演講中說:有兩種東西喪失之后才會發現它的價值——青春和健康。
但青春逝去,未見得活力不在、睿智不在、優雅不在;而失去健康,即使青春猶在,年輕于你何用?財富于你何用?時間于你何用?
前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中島宏博士說:許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無知,死于自己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健康是一切美好生活的基礎和保障,珍惜健康,讓健康成為一種習慣,做到以下四點讓你輕松擁有健康的生活。
積極運動健身的習慣
1、找個適合你的固定時間去運動。早晨、晚上、午間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工作性質、生活習慣而定。習慣早起的可以把運動安排在早晨,運動半小時,精神一整天。就我個人而言,我習慣晚上運動,早晨要留下足夠的時間給自己洗漱化妝,準備豐富的營養早餐。我也看見忙碌的職場人士把運動安排在午間飯后,靠墻站立矯正體型,半倒立束腿瘦腿,拿個啞鈴在辦公室深蹲等。
2、不要強迫自己,不要讓運動變成負擔。累了就休息下,某一天不想動就不動了,各種運動形式隨便挑,循序漸進增加運動量,不要一開始就樹立太高的目標。慢慢的,體力就上去了,身體素質變好了。
3、養成習慣后不要隨意更改。堅持21天可以養成一個習慣,后續就要靠慣性維持,不能三天打魚 兩天曬網,即使中途有停頓,最好不要超過三天。
4、將運動滲透進生活中。不必刻意追求到健身場所,使用健身器械進行運動,而是把運動貫穿到日常生活中去。只要愿意運動,隨時都可以,我看見朋友一邊看電視一邊原地踏步,剁餃子餡時做腿部拉伸,等鍋開時扭腰運動。
樂于交流與分享的習慣
“如果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彼此交換,我們每個人仍只有一個蘋果;如果你有一個思想,我有一個思想,彼此交換,我們每個人就有兩個思想。”可見交流與分享意義重大,是我們一生的必修課。
1、與同事交流。培養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固然很好。但實際工作中,有很多問題,如果有高手點撥,能節省自己大量的時間。古語“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有機會與職場前輩交流分享其實是很難得的。不要擔心自己的問題有沒有技術含量,大膽表達出來,大家討論交流一下,得到一個最優化的解決方案,對自己,是一個很大的提高。
2、與朋友交流。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世界觀,單憑一個人看不到完整的世界也沒辦法客觀地看待一切,朋友之間的交流分享,可以讓自己的世界更豐富完善。
不同性格的朋友在一起交換思想看法,彼此碰撞,互相思考人、事、物,有助于知識、思想、乃至于世界觀的豐富,使你并不局限一方天井。
3、與親人交流。與親人分享生活點滴,增進感情,加強信任,快樂生活。態度決定一切。曾經聽過這樣一段話:一份快樂兩個人分享,就變成了兩份快樂;一份痛苦,兩個人分擔,則變成了一半痛苦。
保持樂觀進取、陽光心態的習慣
1、陽光心態成就快樂人生。擁有什么樣的心態,就有什么樣的人生。為自己的世界換個明媚的色彩,鮮衣怒馬,朝氣蓬勃,樂觀開朗,勇于進取,團結緊張,嚴肅活波,敞開心扉,擁抱陽光,心中有陽光,快樂永相隨。
2、陽光心態是一種強大的競爭力。心態陽光,開朗大度,才能不計較得失,不挑肥揀瘦,不斤斤計較,才能在工作中尋找到快樂。最平凡的工作,也有快樂的理由,樂于做別人不愿做的小事,樂于奉獻,甘于寂寞,終究會不落俗不平庸。
3、打開心結,讓陽光灑進心田。凡事別跟自己過不去,可以很認真,但絕不較勁,更不死磕。遺憾總會發生,還得原諒自己,不完美沒關系,誰的人生又是完美的?學會原諒,學會放下,境由心造,心態樂觀才能迎來轉機。
每天對著鏡子笑一笑,告訴自己我很美,很可愛,我健康,我快樂,我擁有的很多。并在工作或生活中將一份陽光傳遞給身邊的朋友,家人。
健康均衡飲食的習慣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吃好喝好是健康生活的第一件事。
人體要健康生存,需要很多營養素處于適當的攝入范圍,缺了不可,多了也不行。保證膳食均衡,是一項技術活。
1、要保證體內蛋白質的攝入,我們體內能量的提供主要依靠脂肪,蛋白質,和碳水化物三大物質。
2、要保證體內適量脂肪的攝入,必須要有,又不能多。如果,我們身體完全不攝入脂肪類的物質,會影響我們體內維生素A,D,E,K的吸收。
3、我們要保證我們的體內每天攝入足量的維生素A,B,C,及多種礦物質。
只有保證食物的多樣性,才能保證膳食中各種營養素的合理攝入。使各個營養素處于相對平衡的狀態。
我特別贊同瑞士心理學家亞美路對健康的洞見:健康是一種自由——在一切自由中首屈一指。
愿每個人都能成為健康生活方式的踐行者和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