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蘇軾是個美食家,但仕途不順。老先生謫居常州,有士大夫擅長烹制河豚,因久聞東坡大名,故殷勤相邀前來品嘗河鮮。大詩人欣然前往。聽說蘇東坡嘴饞不要命,全城的人蜂涌而至前來圍觀。眾目睽睽之下,蘇軾埋頭飽餐一頓河豚肉,然后面無表情的走出院子,仰頭贊嘆一聲:“也值得一死!”
? ? ? ? 吃河豚猶如玩蹦極,既是一場生命的歷險(xiǎn),更是一次行為藝術(shù)。今人吃河豚,玩的是心跳。有人曾經(jīng)屢屢發(fā)問:“拼了命也要吃河豚。值嗎?”有嘗過此等美味的人回答說:“只要沒有死掉,就是值得的!”對此,缺少見識的我半信半疑。
? ? ? ? 河豚有毒,其肝臟、眼睛、卵巢等都有強(qiáng)烈的毒性,中毒的人最快在十分鐘內(nèi)就會死亡。為此,有人四處詢問解藥。
? ? ? ? 民間流傳的解毒方法似乎不少,其中一個就是飲大糞湯。其原理則為催吐。據(jù)說,魏晉時(shí)期乃至明清時(shí)期的士大夫吃河豚,往往將餐桌安放在茅廁邊。一旦有人中招,馬上用大糞湯往嘴里猛灌。孫思邈說:“凡中其毒,以蘆根汁和藍(lán)靛飲之,陳糞清亦可。”這光輝的論斷,至今無人能說清楚究竟是否符合科學(xué)道理。只是這樣一來我們就看到了一種奇特的人文場景:一群群吃貨在茅廁邊上大談河豚,談笑風(fēng)生中突然會集體搶著狂飲糞汁。
? ? ? ? 如此宏大的敘事,直讓人瞬間頓悟:真實(shí)的人生,就在于永不停息的折騰折騰折騰!吃河豚,飲糞汁!吃河豚,飲糞汁!再吃河豚,再飲糞汁!
? ? ? ? 其樂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