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當然好!但是現在并沒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好!
先自我介紹:本人從事智能家居行業多年,現在在指紋鎖行業,從編輯到企劃到銷售到總助,自認為對智能家居有一定的了解,因為看到很多商家盲目的涌入智能家居行業,于是寫下此文分析,希望能讓更多人看到,(雖然我也在智能家居行業中),讓你能夠評估目前自己是否適合智能家居,以及如果想做,怎么做最好!
現在智能家居炒得非常火熱,公司,業務員,拉投資的人都在你面前描繪一片藍海,確實,智能家居在未來肯定是一片藍海,但是這一片藍海是每一條魚都能夠生存的么?
阿里巴巴提供云端基礎設施服務,小米、樂視、海爾、康佳、魅族等公司都在布局生態,做的早的有南京物聯、深圳瑞奇,現在宣傳得比較火的就是紫光、光速達等公司,哪些做智能家居集成的公司拉到投資的公司就風風光光,沒拉到投資的公司在茍延殘喘;
大家可以去問問,做了智能家居的商家是否賺到錢?
答案是:做智能家居集成的用戶幾乎沒有,商家基本都是靠賣單品來維持生計,而大的企業都是和企業配套合作,例如富士康引入的機器人生產(或者稱為程序化生產);
智能家居涵蓋面太廣,智能機器人,智能空調,智能冰箱,智能晾衣架,智能燈光,智能開關,智能床墊,智能指紋鎖,智能貓眼,智能.......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的,有些做掃地機器人的公司也要掛一個智能家居旗號,生怕被時代拋下。
?如果要把一個家庭裝修成為一個智能家居家庭,最后算下來的錢,我估計最后比你的房價還高,而且這些產品真正能夠做到智能么?
智能!是什么概念?
例如智能音箱:通過指紋識別之后,系統能準確的知道進門,然后通過大數據分析,根據這個人的愛好,音量大小,進行音樂點播,視頻播放;這是一套集數據庫、大數據分析、音樂點播三個系統集成,才能成為所謂的智能音箱系統,如果只是單單的用手機點播音樂,那談不上智能;
再例如智能窗簾:窗簾需要智能,那就需要知道外界的環境,包括溫度,濕度,光照,是早上還是晚上,是周末還是上班時間等等,這就需要集成測試戶內戶外的溫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光照傳感器,通過數據分析,然后根據最健康的狀態或者戶主最喜歡的狀態開放光照,通風度等等,早上到時間了,自動拉開窗簾,周末的時候不能過早等等,這里就涉及到各種傳感器,系統分析,然后數據反饋等等;
以上舉例只是想說明,窗簾在做不到完全智能的情況下,如果只是簡單的用手機控制,除了解決我們懶得起身拉窗簾這個懶病,我實在想不出有什么用處。
概念炒作走不長遠,應當著手解決眼下實際問題
?公司為了拉到投資,把未來描繪得非常美好,為了招商,盡一切可能的忽悠,全國各地現在都有了智能家居的影子,就以指紋鎖來舉例,當人們見到指紋鎖的時候,確實覺得新鮮,但是你要他買的時候,客戶就搖頭了,為什么?原因有以下幾點
?1、新出來的東西,誰都不了解,不想第一個嘗試;
?2、經過幾年的普及,用戶多多少少都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又覺得價格貴,而且我原來的鎖也挺好的,沒必要換;
?3、這么多來小區做宣傳的,也不知道可靠不可靠,萬一出了問題不知道去找誰;
?指紋鎖在智能家居硬件中來說,市場做得算是不錯的,國內的安裝率平均也就1%左右,在打開終端市場的時候都會遇到很多問題,不少企業都在想辦法打開終端市場,但是真正有效的確實寥寥無幾;
?指紋鎖尚且如此,其他智能硬件產品能好多少?更別說去裝整套智能家居系統,眼下的問題是終端市場沒打開,跨得太遠容易扯著蛋,很痛的,那些十年規劃,二十年未來,三十年戰略,這種事是百度、阿里巴巴這些企業的布局,各位商家掂量好自己的分量,不然去給智能家居賽牙縫都不夠;
如何加入智能家居行業,跟上風頭
??上面說了這么多,并非智能家居一無是處,也并非不能做,不然我還能在智能家居行業里一呆就是這么多年?這個關鍵就看如果去切入智能家居。
??如果做智能家居,那必須要有店面,人工,店面設備,裝修,貨款,押金等等,一個三線城市算下來的最低標準也在30萬左右,一線城市不用說,硬性投入至少在50萬起,如果不能盡快銷售出去,每個月的租金,人工,宣傳費用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智能家居涵蓋太廣泛,想要全部做肯定很難,我建議是選擇容易落地、有需求、并且回款容易的單品銷售開始,然后在逐步擴大智能家居硬件設備,步子一步一步走,才不會摔倒;別問我選擇哪個產品,我肯定回答指紋鎖,當然,我建議可以去做智能健康這一類的,一是環境問題嚴峻,二是人口老齡化加劇,指紋鎖在某個層面上來說,也能解決這一些方面的問題;
(不會插入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