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筆者是2014 Fall的申請者,當年錄取U-Penn等多所T14學校。2015年5月畢業,獲得U-Penn優秀畢業生榮譽(LL.M. with distinction),同年成功通過2015年7月NY Bar Exam。
【前言】
筆者目前擔任司法公職,有幸在2014年7月至2015年5月間到賓州大學法學院(Penn Law)攻讀法學碩士(LL.M.),畢業時獲得杰出法學碩士榮譽(LL.M. with distinction)( within top 15%),并應屆(July 2015)通過紐約州律師考試(NY Bar Exam)?;蛟S有人會認為在這么短時間內似乎很難達成上述目標,但筆者以為讀者只要運用一些技巧并充分準備,攻克紐約州律師實屬指日可待。
以下,筆者即提出一些個人經驗,提供計劃在美國法學院獲取好成績并打算當年考上紐約律考的讀者一些指引。
一、LL.M.課程獲得高分策略
一般而言,在人才濟濟的LL.M.班級要獲取高分確實不容易,尤其是對亞洲學生而言。因為對手有來自母語為英文的英、澳、加拿大、南非等國學生,而且西方留學生也比較習慣美國式啟發教學,從這些角度來看亞洲學生確實居于劣勢。
但我的經驗是,透過課程精選策略與考試技巧的輔助,亞洲學生可以大幅降低語言與文化背景的劣勢,從而放大自身優點。首先,一定要了解自己的強項為何,才能夠選擇適合自己的課程。在此,筆者自己的經驗是:選擇絕對比努力重要的多。舉例而言,因為缺少日??谡Z練習機會,筆者深知自己的筆試能力遠遠優于口語表達能力,所以當初在選課時,就沒有選擇任何seminar的課程,而是選擇lecture的課程。因為我相當了解自己的能力與長處,所以也就沒有把上課當作英語口語練習的機會,以免喪失寶貴的課堂分數。但是,如果你的口語能力特別突出,邏輯思緒清晰、辯才無礙,則在seminar課堂上往往極易獲得高分。所以建議讀者在選課前一定要仔細思考自己的長處,以免事倍功半。
再來,是搜集哪一門課給分通常偏高的資訊。以筆者就讀的Penn Law為例,由于是常春藤名校,所以各門課給分通常會遵循正態分布(normal distribution),以確保不會發生彼此出入過大的不公平現象。而注冊組(registrar)都會放置各門課程前幾學期grade distribution供學生閱覽。筆者以為這是極佳的參考資料,可以了解每門課老師評分的分布與偏好。例如,有一些老師A+、A與A-配給名額較少,但是B區塊確又特別多;反之,有些老師則偏好給比較多A-以上的分數。雖然說給分分布出入不大,但是依據筆者親身觀察,亞洲學生往往就是在B~A-間“沉浮”,所以這些細微的差異卻往往成為左右你是否能獲取Honor的關鍵所在(因為在Penn Law要拿到榮譽畢業生通常至少要有3、4個A),不可不慎。
情況允許的話,盡量以NY Bar考試科目作為選課依據,比較容易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為在下學期開始密集大量準備律考時,如果選的課有不是律考科目,等同于腹背受敵,這將使得原本不易準備的律考雪上加霜。
另外,筆者以為如果可以的話,最好是選擇有師兄、師姐傳承下outline的課程,會更容易拿到高分。因為outline是前人心血的結晶,已經將厚達近千頁的textbooks去蕪存菁,濃縮至100頁以內,省去自己重新整理、摘要的時間。雖然外國教授每年都會增訂、修改上課內容,但是原則上差異不大。筆者還記得當初跟韓裔J.D.室友要到copyright課程outline,閱讀后發現上課重點毫無遺漏,甚至已經將所有相關英美判決加以體系化,讓人大開眼界(本人當時也為J.D.功力所“震懾”)。因此,借著這份outline,筆者即未花太多力氣就取得3學分的A。(這時候就知道廣結善緣的重要性!!)
另外,每學期修習總學分數也相當重要,千萬不要超過負荷!筆者有些同學相當有抱負,一定要追隨某某名教授研修公司法、結構型財務商品法規等等最頂尖領域,而晚上又要固定參加某位素有party animal之稱的西方同學所舉辦的party。上學期結束時,不但身體出現嚴重狀況,學業成績更是慘不忍睹。依據個人經驗,理想的總學分數應該是你可以在午夜12時前完成所有預習、復習的份量。一旦超過,不但身體會發出抗議警訊,更別提想要獲得榮譽畢業生的殊榮。
再者,平時準備功夫相當重要。除了極少數例外情形,筆者幾乎都是遵守「今日事、今日畢」原則:也就是每天晚上一定復習并摘要完當天上課重點。這樣的好處是,當日是一定印象最深刻的時候,不會有印象模糊或記憶錯置情形不必考前;同時,如果有不會的地方,就會注記在outline或是textbook旁邊,并與老師確認office hours,親自到辦公室請教。
期末考或期中考也有些許技巧宜予注意。首先,筆試科目的答題格式宜采取IRAC(issue, rule, analysis, conclusion)作答。這種格式同時也是NY Bar標準答題格式,可以藉此提前適應。該格式一開始先特定擬分析的爭點(issue),例如: Whether is the photograph copyrightable? 接著是陳述法理或判決先例原則(rule)。例如: Photographs are entitled to copyright protection, provided that authorship can be found in the mental conception and creative control (lighting, posing,arranging, etc.) 再來是分析(analysis),也就是將前述抽象法則套到考題事實的涵攝過程。舉例而言:“In this case, the framing of the photo so that Obama looks like a Roman bust shows an artistic judgment on the part of the photographer. The draping of the American flag in the background also seems consistent with the artistic draping of the costuming that the court found expressive in Burrow-Giles. Thesimplicity of the composition is powerful. Although the photo in question seems less creative than the photo of Oscar Wilde (staged photos), it definitely demonstrates more original elements than some slavish photos, like mug shots, traffic cameras, and etc. Copyright protection should extend to such kind of photos as transitory unstaged photosto prevent infringers from virtually identical copying.”
最后,就是結論(conclusion),好讓教授知道你辛苦論證后的成果,同時也是分數評斷標準。例如: In conclusion, the photo in question are copyrightable.
筆者在此要強調的是,在open book的考試型態下(Penn Law的lecture期末考幾乎都是此型態),亞洲考生最常犯的錯誤就是死命抄寫帶進考場參考資料上的rule,導致時間嚴重被壓縮而在analysis草草了事,因此分數十分難看。因為教授既然已經準許你帶書進場,就是想要知道學生思考、推論過程,也就是analysis這塊,因此rule部分反而是點到為止即可,應將分析過程詳盡寫完。還記得筆者的公司法教授在考前就相當務實地表示如此見解,要求學生要仔細撰寫analysis部分,至于rule部分甚至可以case name一筆帶過。教授認為,rule部分已經有帶進場的參考資料可以參酌,期末考并非「抄書比賽」,珍貴的部份是看學生如何將學得的抽象rule運用在具體個案上,而非測驗學生背多少rule,誠屬一語中的。但可惜的是,亞洲學生往往無法勘破此迷障。
至于seminar部分,因筆者并未選擇此種課程,實無從提供意見。但多數有修習seminar的同學均表示,如果能在教授office hours親自前去找教授討論,自然會提升教授的印象分數,從而比較容易獲取高分。此外,除了現實的分數考量外,教授在office hours比較有充裕時間與學生一對一就問題進行深度意見交換,并了解學生背景與興趣,甚至有可能因此找到工作機會,也算是一舉數得。
二、MPRE經驗談
MPRE(Multistate Professional Responsibility Examination, MPRE)是律師執業倫理考試簡稱,該考試一年舉辦三次,各州要求及格成績均不相同。以紐約州為例,及格分數是85分。筆者之前參與2014年11月1日的考試,幸運地以107分高分同過(對照歷年scaled scores應該在20%左右)。以下分享一些重要訣竅。
MPRE在還沒畢業之前,甚至還未獲得BOLE認證取得參與律師考試資格前,就可以先參加。許多人認為MPRE相對2月、7月正式律考而言屬于小菜一碟(a piece of cake),但個人認為MPRE在整個考試中占據相當重要關鍵,不可不慎。理由是,通常多數LL.M.學生7、8月開學后,就會報考11月份MPRE,作為試水溫的前哨戰。如果此戰不幸未過,就要再參加2月份舉辦的MPRE,但是此時已經會壓縮到準備7月正式律考的計畫。如果2月份又未通過,那勢必就要在參加7月份正式考試與MPRE間作選擇。心理壓力之大,可想而知。更可怕的是,一連串挫敗其實對于尚未參加正式律考的考生而言,無疑是對實力的一大否定。(連MPRE這種等級我都過不了了,那正式律考豈不是….)
依筆者本身經驗,其實MPRE就難度而言并不亞于正式律考,甚至有更難的感覺。原因在于,通常一個題目命題者會埋下2、3個以上爭點(正式律考選擇題通常是1、2個爭點),在時間壓力與語言障礙下,幾乎每題都是在讀完之后就要立即反應出答案,只能用「兇險萬分」來形容當時情況;加上當時是第一次參加全國性正式大會考,不熟悉整個考試流程,因此內心更加緊張。
因此,如何完備MPRE準備流程,以大幅提高通過機率,無疑是關鍵。筆者當時是以Barbri免費索取的MPRE教材作為讀本,自修通過考試的。要提醒大家的是,Barbri中有莫約40 pages的濃縮outline,對于考試而言并不充足,絕對不能僅以該份outline應付。筆者有同學曾經僅閱讀該份outline即上場應考,結果考了3次才通過MPRE,令人扼腕。
筆者的方式是,先略讀該份outline作為基礎,以求大致掌握MPRE全貌即可。接著開始勤作該書所附的所有模擬考題。筆者的方法是,每做一份考題后就會徹底檢討錯誤,再回頭翻閱MPRE教材相關章節,以求徹底了解問題點與卡關處。藉此反復往返于題目與教材之間,自然而然達到熟悉題型與教材境界。尤其,MPRE考試委員似乎深知考生通常對于某些部分不求甚解,所以特意將題目鎖定特定區塊,以迷惑考生。例如,律師對于符合一定條件的客戶資訊負有保密義務(client-lawyer confidentiality),但在例外情形下律師「得」或「應」揭露也有不少。而這些例外就是傳統考題大熱門。但是,究竟何時應(shall)揭露、何時又是得(may)揭露,考生往往不求甚解。然而命題委員常常針對此議題設計題目來測驗考生,致使考生極易誤判失分。解決之道就在于勤做考題,徹底掌握迷惑題與迷惑選項邏輯,以求各個突破。
至于時間方面,筆者大約9月底左右就開始準備?;蛟S有人認為不須準備如此久,但個人以為9月底可以先看看到底這樣份量的資訊與題目需要多久來準備,切忌一開始就將時間壓縮太短,到考期近了才發現沒有自己當初想象中簡單。提早準備的好處在于除了可以應付MPRE外,修習PR(professional responsibility)課程也是取得律考資格之一,而且在律考州法申論題(essay)部分也有PR。也就是說,準備好PR可以一魚三吃,投資報酬率相當高。筆者上學期的PR期末考也將近滿分,就是努力的成果。
三、如何準備 NY Bar 考試
首先,筆者準備方式是在eBay購物網郵購二手書(2014 Feb.)自行準備,如果是打算報名補習班(ex: Barbri or Kanplan等)的考生,請不用往下閱讀,避免浪費時間。至于究竟是報名補習班準備比較好或是自行準備比較好?實乃屬見仁見智問題,端視個人體質而定,請自行斟酌。
筆者認為最重要的建議就是提早準備。因為要在全然未準備的情況下用短短兩個月就考上不是不可能,只是難度相當高。因為等于是在短時間內就要將英美法主要科目與紐約州法精要強塞入腦袋內,誠屬不易。因此,筆者建議從上學期有閑暇之余就開始準備最好。像筆者在下學期spring break結束時(3月16日)就已經將Emanuel 出版MBE七大科全部念過一遍,心中對MBE已經有大致性了解。等到5月中畢業時,我已經將Barbri的選擇題部分做到將近三分之一;等到正式考試前,我已經把選擇題部分翻來覆去做了三次。說實在的,上考場前筆者大概就有九成九把握(筆者家人十分懷疑),考完之后更是幾乎篤定自己應該可以上榜。放榜后果然如此,可見提前準備的重要性。
就時程而言,筆者以自己為例,在3月16日前先將Emanuel的MBE七大科全數略讀一遍,接著在5月中旬畢業之前將Barbri的MBE各科模擬題完成三成程度。接著在五月中旬到五月底中間,筆者陪同家人一起到紐約曼哈頓島放松半個月(筆者堅持大考前必定大玩原則,所以半個月一個字真得都沒看!) 接著,在六月回國開始,筆者除了將剩下的題目做完,也開始閱讀州法申論題部分。每天從早上九點開始念書到中午十二時,吃完午飯午休后,再從1:30念書到5:30;接著,晚飯后從6:30開始夜讀至9:30,在完成盥洗及收信后(要常常注意自己信箱,BOLE經常寄送一些考試重要資訊)10:30準時上床睡覺。一天念書約9小時。直到考前一天,筆者已經將MBE選擇題部分做完并復習三遍,紐約州法也已經做過二遍,便胸有成竹地進考場赴考。
在略讀各科時,我是采取同時閱讀2、3科,這樣不但可以加快速度,也可以收到綜效(例如:criminal law + criminal procedure law; property + contracts + civil procedure law)。切記,一旦略讀一遍完成后,要立即做模擬題目。有些同學「堅持」一定要將所有材料「讀完弄熟」之后才做題目。但請相信筆者,現實生活中沒有所謂「讀完弄熟」的一天,因為永遠有你不會的題目與理論,而且讀完一科很容易就會忘記,打鐵絕對要趁熱!!
就備考材料部分,MBE部分筆者個人以上網購得的Emanuel: Crunch Time系列作為MBE七大科主要讀本。也有人是以Barbri的Mini Review作為研讀材料。筆者認為都可以,端視個人喜好。其實,Barbri材料很多,真的有用的只有幾本:Mini Review, MPT workbook, New York Testing, Simulated MBE, 還有MBE選擇模擬題那一本(1200多頁,名稱我忘了)。至于紐約州法申論題則是以師兄姊outline為主,配合Barbri “New York Testing”。個人認為這樣子已經很夠了。
紐約州律考除前述MPRE之外,還有州法(申論題+選擇題)、聯邦法(選擇題)與MPT(Multistate Performance Test)。MPT只要在考前抽出許些時間,作上Barbri Workbook三、四題了解考試形式與答題重點即可,不是決勝重點。重要的是州法與聯邦法MBE部分,其中聯邦法MBE更是可以說是重點中的重點。
首先,MBE部分側重在對研讀材料及題目的熟悉度以及答題速度。MBE七大科如果能在LL.M.課程中選讀就盡量選,畢竟準備律考大致讀過一遍的程度與花費整個學期專研一科的記憶深度相去甚大。閱讀時重點在于掌握該法整體架構,而非是鉆牛角尖地深究特定議題。誠如網上諸多前輩們分享的經驗:紐約州律考就是典型「標準化考試」,命題委員已經開誠布公地揭露命題的policy,只要你勤勤懇懇地將命題重點弄熟,保證你一定上榜,實在無須自己嚇自己。重點是何謂命題重點?答案悉數在Barbri模擬題里面。但問題是如何「使用」模擬題?這就是重點中的重點了。筆者認為,考上與落榜考生的區別點就在這里了!!
記住,一定要將模擬題做過兩遍以上(一定不能少于兩遍),并且使用刪去法加速復習。各位LL.M.考生,在做模擬題前請先一定要做好心理建設,除非你天賦異稟,否則答題正確率絕對是超乎你想象的低!!! Barbri在模擬題序言中提到上榜者平均答對率是6成左右,但是很多人沒有到達這種水平也是能上(因為6成是平均數(50%)的水準,但是紐約州律師及格率莫約80%)以筆者為例,在做第一遍時,正確率大致只有4~5成,只有極少數回合會到達6成(在對完該次答案之后筆者還喜極而泣~!)。但是,隨著做到最后半日(half day)與全日模擬考題時,正確率大幅提升至5、6成,甚至有7成正確率的出現!所以,請堅定信心持續寫完模擬題就對了。
借著模擬題來考察、熟悉考試重點并增加答題速度才是做模擬題的主要目的。限于語言因素與時間壓力,幾乎看完題目就要立即得出答案,根本無暇思考。而通常四個選項都會先分為兩個Yes與兩個No,考生通常就在判斷完大方向(Yes or No)后就在兩個選項中掙扎,進而排擠掉其他題目的時間非??上АF鋵?,幾乎作完題目的考生都會有一個感覺:考點反反復覆就是這些!!切記,你在考場上一定會遇到你不會的題目,這時候如何迅速解決常出的基本題,藉以挪出時間來思考未見過的、不會的考題,就是決勝關鍵。個人認為,契約法consideration, offer and acceptance, Statute of Frauds, remedy, mistake等、證據法的hearsay、刑事訴訟法arrest & search, warrant, exclusion of evidence, confrontationright、財產法的rule against perpetuity、刑法assault & battery區別, accomplices, conspiracy,“intentional, knowing, negligent”區別、民事訴訟法subject matter jurisdiction, pleadings, discovery and pretrial conference等等,都是考生要秒殺的題目。惟有如此,考生才能在規定的時間內作答完畢。最后很重要的一點是,看完后10秒內答不出來的問題應該立即跳過,絕對不要因此排擠到其他題目作答時間。另外,在練習模擬題時一定要強迫自己每題在期限內(108秒)內完成,讓自己親身體驗臨場感與時間感。
其實,作完模擬題后的檢討才是實力增加的開始。為何筆者之前強調不能只將模擬題作完一次就上考場?因為僅作完一次的模糊印象反而會讓你混淆所有考點,有時甚至比瞎猜的答對率還低。依據筆者經驗,第一次做完六回合刑法模擬考題后,assault 與battery間區別已經水乳交融而無法區別。一直要到反復檢討完三遍之后才豁然開朗。再者,檢討時除了要詳讀正確選項外,一定也要一并注意選錯的選項,徹底搞清楚自己當初為何會選錯。依據筆者經驗,這才是個人的盲點所在,往往搞懂一個盲點的收獲遠遠大于背誦一個爭點。其次,筆者的習慣是在檢討時將下一次還是可能會出錯的題目以紅筆作記號,下一次再作的時候只看這一些題目。這種刪去法可以有效地剔除已經會的題目,將目光聚焦在困難的題型。這也是筆者能在短短2個月就復習模擬題3次的秘訣。
接著,是紐約州法的申論題部分。首先在形式方面,筆者個人選擇電腦答題,因為手比較不會酸。手寫與機考兩者并無優劣,端視個人偏好。由于筆者英打速度不快,所以戰略上是以質取勝,不強調字數多寡。千萬不要被Barbri的示范解答嚇到,因為這是本國人用電腦飛快打出來的最佳解答,外國人基本上很難達到同樣水平。我的原則是:與其廢話連篇式的「散彈攻擊」,倒不如節省時間篇幅以最洗煉文字作出「標靶攻擊」。
筆者準備州法申論題的方法與選擇題也大致相同,先快速略讀師兄姐傳承下來的outline,再來就集中火力在模擬題上。市面上的outline種類繁多,很多人上淘寶網或amazon購買,個人認為其實各種版本相去不大,選擇時只有兩個重點要注意:第一,版本不要太舊,畢竟紐約州法律與判決更新速度很快,舊版本很容易過時;第二,既然是outline,每科以不超過25頁為限,多了考生就無法負荷。
筆者比較特別的一點是,在還沒閱讀outline之前,就先瀏覽Barbri申論題一書的目錄,抓出常考的科目:例如professional responsibility, corporations, will & trust, criminallaw & criminal procedure, evidence, contracts, torts, domestic relations等等。接著,鑒于時間有限之下,筆者只讀這些科目,其余的就投機地未加研讀。(因為時間不夠)不過,基于筆者觀察,如果能夠把這些科目弄熟,基本上已經可以說是掌握了州法申論題八成了。
至于實際執行層面,因為每科outline頂多只有20頁左右,所以本人是每讀完一科,就直接循著目錄練習該科題目。建議讀者一定要規定自己在40~45分鐘內完成一題,如果是選擇機考的考生,也要試著用電腦(預計帶上場的那部)來打打看,測試手感與時間感。答題時請依循上述的IRAC模式作答。在以科目為單位的練習下,讀者一定可以慢慢發現考點其實相當集中,因此更可以增強考上信心。筆者在后期發現考點重復頻率很高,甚至已經獨自整理出一套常見考點I&R(Frequent Issues and Rules)固定格式,以利反復背誦。個人認為這份資料相當有助于本人此次上榜。
正式考試當天,筆者的感覺是時間管理才是申論題的決勝關鍵。因為選擇題如果真的預定時間到了仍然解不出,考生可以直接四選一就解決。但是申論題有IRCA這種起、承、轉、合格式,無法快速收尾進行下一題。所以,寫不完往往是考生最大噩夢。如何在時間限度內以精煉文字作答,就是平時練習的最重要目標之一。
四、NY Bar 當天準備
筆者當時經濟拮據,所以是在五月畢業后立即飛回國并在家附近圖書館念書,等到考前一星期再飛到水牛城(Buffalo)住旅館備考。我的經驗是,住宿旅館一定要提早訂好,因為當天品質較高的旅館通常會在半年前就陸陸續續被訂光。
另外,請記得考前前一天、當天一定要睡飽,因為筆者相信只要事前有依照前述的方式準備,基本上上榜率應該是有九成以上,犧牲睡眠熬夜復習根本是庸人自擾之舉。筆者在上場前也強灌了好幾瓶雞精、蔘精、red bull等提神飲料,發現還頗有用,至少在考場沒有發生因時差而想睡的憾事,提供各位參考。
另外,請讀者考試兩天一定都要提早到場。尤其是第一天清晨,由于試務人員在check point要逐一清查入場者身分,并要求配戴特殊紙手環,所以過程相當冗長紊亂,筆者依稀還記得當時水牛城出動騎警到場維安,以維持當地交通。
另外,依據親身經驗,筆者也建議如果能夠攜帶午餐到場的話,請盡量自行攜帶,以節省時間。因為下午場都是PM 1:30開始入場考試,老美在上午場結束鈴響起后收卷、點卷等動作短則10分鐘,多則15分鐘,加上現場莫約有數千人同時要離場午休,迨出場時已經只剩40分鐘休息吃飯。所以,能自己攜帶的午餐請盡量自行攜帶。
再者,請在考前詳閱考場規則,尤其是可攜物品與禁帶物品絕對要嚴格遵守。在考場的checkpoint之前設置有personal belongings room供考生放置非可攜物品,BOLE也申明不負保管責任。所以,當天建議只要輕松攜帶準考證等可攜物品到場即可,即便真的想要在場復習,也盡量攜帶outline等較輕便的參考資料,以免貴重物品遺失。
最后,筆者想要說的是,對LL.M.而言NY Bar絕非如外界所說的容易,但所幸它就是一個標準化考試,只要讀者能夠按部就班照著前述方式準備,上榜絕對是指日可待的。希望明年放榜時你也能像我一樣指著BOLE網站的律師榜單向旁人大喊:我!上!了!!!
【結語】
本次非常榮幸受學律留學邀請撰寫本文,學律的專業服務在申請季時確實提供了我非常多的幫助。同時,出行前學律提供的NY Bar指導也使我受益良多。本文著重在于LL.M.以及NY Bar相關內容,對學律的感謝在此不多做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