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弓弋者
做員工的時候可以任性可以個性,做管理后就要責任就要全面。期間的轉變令我有諸多不適,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如何平衡這種任性與責任、個性與全面的關系。
對于一個方案的修改意見,我完全可以大膽指出哪里錯了,可以怎么改,這是我的真實想法,也是我會去做的,但是我不會那樣做。我的做法是這樣的:對下屬說“把這張照片刪掉如何”“照片和文字似乎不同步”“加上一句這樣的話行不行”我會想辦法引導下屬,可是感覺下屬不喜歡這樣的管理風格。
同樣對于一個方案的修改意見,我完全可以大膽指出哪里錯了,可以怎么改,這是我的真實想法,也是我會去做的,但是我不會那樣做。我的做法是這樣的:對上司說“我們打算這樣做”“不知道換一個照片行不行”“你覺得這個方案如何”我會盡量照顧到上司的感受,可是我覺得這樣效率太低。
一個是下屬,一個是上司,我就夾在中間,上下都沒有做到位,沒有將我最本真的東西發揮出來。雖然也將事情辦妥了,但是不完美。不完美的地方就是我完全可以在解決事情的同時發揮自我的能量。
可是我為什么沒有發揮出自己的本色呢?我知道我擔心怕傷害我與他們的關系!我怕我的下屬不開心,我怕我的上司責罵我,怕丟掉飯碗。我就怕我想象出來的東西。
當然我是知道克服這一切的方法,這個方法就是轉換我與他們的關系的模式。我現在與他們關系是“我不爽-他們爽”的模式,即委屈自己成全他人。我要改變成的是“我爽-他們爽”,即既釋放自己的能量,他們又感覺特別受用。但是目前遇到一個問題,那就是改變過程中必須先是“我爽-他們不爽”,難題就在于怎么將他們“不爽”變成“他們爽”。
我能想得到方法就是,不怕他們不爽,不爽是必然的,我要做的是如何讓他們從不爽轉化成爽。關鍵的地方就在于,我提供大量有創意的商業成果!什么是商業成果?就是影響組織進程的結果,如培訓方案,培訓計劃,培訓課程,組織變革等等。
問題又來了,你提供的方案質量怎么樣?區分方案的好壞就是要永遠提供方案而不是創意、點子。創意太廉價,只有解決方案才是無價。
所以,別在糾結你的管理能量無處可使,你要做的是如何根據企業管理場景,提出大量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