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我的童年是在囧迫中度過的。小時候的我常常會因為一碗香噴噴的白米飯而心滿意足,即使是只用醬油拌拌,也是美味佳肴了!
小時候經常餓肚子,也沒有零食,餓急了只有清水煮土豆或番薯墊墊肚子。媽媽總是有干不完的農活,常常是早上燒一大鍋飯就是一家人一天的吃食,而霉干菜也是我們家飯桌上永遠的主題。
但偶爾也會有例外的時候,那就是春夏之交割麥子之時,媽媽會用打下的麥子磨幾斤面粉,這時我們的餐桌就會繽彩紛呈一些。姐姐們為了這些吃食做足了工課,烤餅,做面條,餃子……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記得第一次燒菜大概是七歲多點點,看著媽媽的辛苦總想幫點什么!熱好飯燒好豬食想著把菜也炒了,可沒想裝菜油的壺太大,人墊著小板凳還是夠不大著灶臺,倒油的雙手根本不由自己控制,不由自主中就倒了大半鍋的菜油了。沒經驗的我也不知用鍋勺勺出多余的油來,直接倒入一盆霉干菜,霉干菜在菜籽油中炸出誘人的香味,從來沒有吃到過如此酥香的霉干菜了,當時可為自己的能干而沾沾自喜了!
夜色幕黑,媽媽拖著疲憊的身軀回來了??吹綗玫娘埿睦镪囆牢浚吹侥峭朊垢刹藭r卻立即變臉色,劈頭蓋臉打罵過來,那時候好委屈啊!長大點才明白,那一餐的油本可以一家人吃一個月,媽媽心里心疼著呢!
上了小學三年級后早上的那一鍋飯就讓我燒了。小時候愛睡,常常早上起不來,經常是在睡夢中早飯快燒好時被早上干完農活的媽媽叫醒,但這時上學也快遲到了,但沒辦法,還是得燒好一家人的飯后才能去上學,于是站墻角成為我的常態,這樣的陰影直到上初中要上早自修后才結束。
窮人家的孩子懂事的特別早。不知在哪學來辯識一些基本草藥的本事,于是空閑之時約一倆好伴去田野挖回藥草,制好曬干后走六七里路到鎮上的草藥回收店去賣,每次雖然只有幾角幾分,那心滿意足的勁估計現在賺個幾千幾萬都比不上了!
童年很辛苦,但也抹殺不了好玩的天性。在干完農活或家務之余總找到適合這個年齡的游戲。扮家家,演才子佳人,將王帝相,或是與一幫院子里的同伴下河摸魚,上山摘野栗子。漫山遍野都留下了我們的笑聲!
童年有苦有樂,回憶時卻是滿滿的幸福!
感謝那段充滿酸辛與貧苦的經歷,在后來的成長道路上奠定勇往直前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