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緲落來啦?”來開門的是陳水,緲落笑著跟陳水寒暄了幾句,就到內屋去看陳眼了,還是昏迷著,幸虧還能咽。問了一下昨天病人的反應后,稍作記錄,然后就坐在一邊看書了。她之前在天上自己遨游在廣闊無垠的星塵間,除了嫦娥時不時會過來找她,平日里也就靠嫦娥幫她借來的書書本本來消遣,她喜歡看書,感覺那是一個很大很大的世界,但平日里除了看命格本,看地理志,看一些記史,醫術是十分少的,反倒煉丹術看過少許,而大部分醫書都是在無塵那修養的幾日涉及的。
而這本黃帝跟岐伯留下于她的醫書,她只是略微看過一些,真正整本看下來,不僅有難度,而且還很令她震驚。她一邊看著,一邊用筆在一旁記錄著自己不是很理解或者有感觸的地方。
看到一段說的,遠古時候有真人,能把握天地陰陽的變化,呼吸自然清精之氣,心神內守而不馳散,形體肌肉協調統一,所以,他們的壽命能夠同天地一樣長久。緲落想:如今的黃帝跟岐伯就是這樣的吧……他們掌握了養生之道,壽命沒有終了之時,所以得把他們稱呼為真人是么……
此時,陳水來給她送茶喝,看見她在看書,雖并非目不識丁的陳水假裝隨口的問了一句緲落她在看什么,緲落則耐心的向他解釋她現在看的養生的四種境界。
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
中古之時,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陰陽,調于四時,去世離俗,積精全神,游行與天地之間,視聽八達之外,此蓋益其壽命而強者也。亦歸于真人。
其次有圣人者,處天地之和,從八風之理,適嗜欲于世俗之間,無恚嗔之心,行不欲離于世,被服章,舉不欲觀于俗,外不勞形于事,內無思想之患,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形體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數。
其次有賢人者,法則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從陰陽,分別四時,將從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壽而有極時。
念完之后緲落抬頭看了看陳水,看到陳水臉上的惑色,想了想解釋說:“遠古時候有四種人的壽命能比較長,他們是真人、至人、圣人和賢人。真人把握天地的變化,掌握了養生之道,壽命就能一直延續下去,與天地同壽,這里這么說。然后就是中古的時候,有人道德淳樸,周全養生之道,能調和人體,與四季變化相協調,遠離世俗,瀟灑的活在天地間,也能延長壽命,達到跟真人一樣的效果,這是至人。而圣人則是能安然活于自然界之中,順從八方變化,不會過多思慮,安靜愉快的生活著,他們的壽命也可以到一百來歲。最后的賢人就是說善于養生并且德才兼備的人,他們調養自己的身體,以求符合遠古時代養生之道,也能增益有限度的壽命。”
此時有人叫他,緲落放下書笑了笑說:“你去忙吧,現在村里事多著呢。”
陳水點點頭,若有所思,像是有話要說,但來人叫的急,他也一時沒有想好怎么說,便先出去了。
很快夕陽西下,人們忙碌過后,回到自己的屋子,一大家子其樂融融,共進晚餐。緲落洗完碗筷后,獨自一人在山澗走著,繞到了尖頭山和禿頭山的后面,找到了那片初遇黃帝和岐伯的空地。盤膝而坐,吐納修行。
正如無塵所說,她的身體相當虛弱,在上次與鼠妖斗過之后,雖然當時鼠妖的攻擊被著護身的鐲子擋了不少,但由于多多少少用了法術,當時沒發現的反噬現在是越來越感受深切。緲落手上的金鐲隨著她每一次抬手,映著天上月光熠熠生輝。
怕是鐲子上附著的神力在為她擋了鼠妖,吸了反噬之后就沒剩多少了。而剩余的反噬則加在了她身上,頭半個月有定云留下的藥服著,她沒感覺身體有多少不適,但自從上山過后,她自己能清晰的感受到,身體日復一日,泥沙俱下。
不是開玩笑的,就她這種情況,泥沙俱下表示什么?很容易在人家家里就露出原形:一抔塵土。
而無塵又不在這,她得自己顧著自己,便開始每天晚上待大家熟睡了后,跑到這片山后空地來獨自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