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笑來的《新生》是今年我看到的書中最想推薦的一本書,要說推薦的點是什么,我覺得簡單來說就是“接地氣。可以說,太接地氣了。
舉例來說,書中提到常見的兩類人格特征:
“表現(xiàn)型”選手做事常常不是為了自己的進步,而是為了自己當下表現(xiàn)得多好,也就是說,為了獲得更多的當時的認可。
“進取型”選手做事是為了自己的進步,做事的收獲,最大的部分不是來自外部的獎勵或者贊賞,最大的部分是自己的進步;即便在做得不足夠好的時候,甚至外部只有忽視和鄙視的時候,收獲依然清晰:無論如何都有一些哪怕看不著但確實體會得到的進步啊!
他建議要遠離第一種人,因為那種
明明是為了別人而活,卻真切地感覺是“為了自己的利益”;
明明是為了自己而活,卻最終不僅顯得也確實是“大公無私”。
對于第一種人,他認為他們這種態(tài)度是從小成長的環(huán)境根深蒂固的,或是長期積累形成淺意識的,除非重大變故的觸動引起個體的改變,否則很難發(fā)生意志轉(zhuǎn)移的。
他的這個觀點讓我很有觸動,不僅是對自身還是在對孩子們的教育上。我們應該有自己的認識,應該更注重自身的感受,而不是活在活在別人的眼光中,世俗的評價里。
我們是應該培養(yǎng)我們的孩子更有他們的主見和見識,只有可以與自己相處,才能找到自己的幸福。
回想我自己的成長之路,我大部分的情況下還是屬于進取型的選手,但是曾經(jīng)有一段時間,在高中的時候我是活在別人的眼光中的。在高中的一個故事,幫助扭正了我的定位。參照“2015.1.26 當我知道有20%的人會注意到我,我整個人都感覺不好了 -《社會心理學》讀書會參后感”http://note.youdao.com/share/?id=d12e767a06030d86be5fef1434f83623&type=note
培養(yǎng)孩子的進取心和自我意識和主見,我認為要言傳身教,首先自己就要堅定的不斷進取,不輕易放棄,而且還要鼓勵孩子堅守自己的意見,并且耐心聽取他們的想法,并尊重鼓勵他們不斷的嘗試,在他們遇到困難的時候,可以在身邊陪著他們成長。
這些天我給他們買了很多樂高積木的拼插玩具,小到18塊組成的小飛艇,達到600多塊的8合一組合模型,目前他已經(jīng)逐漸學會看說明書,前天剛收到的時候他自己選擇了一塊兒85塊組成的警匪追擊主題模型進行拼插。
小家伙動手能力還可以,每次完成一步我都會親親他鼓勵他,對于他來說,這個任務難度是比較大了些,而且他的手勁比較小,在安裝不規(guī)則體的時候,還是有難度的,經(jīng)常會將前面安裝好的搞散掉。
組裝了一半后,時間差不多也過了20多分鐘,好像也到了小家伙的耐心邊緣,開始有點情緒暴躁了,我花了些功夫安撫他,并一起幫他完成剩余的部分,完成后,小家伙開心壞了,歷時50分鐘,是個非常浩大的工程,成就感也不同凡響。
我也希望可以不段地培養(yǎng)和加強他的耐心、毅力和進取心,認可自己的勞動成果,認可自己的付出,并且盡情享受自己的成果。相信具備這些素質(zhì)的他,一定可以有個很精彩的人生。
貓Rachel
2016.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