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的冬天是陰冷陰冷的,灰蒙蒙的天空,時常伴隨著淅淅瀝瀝的小雨,怒吼的寒風,寒冷都刺入骨子。真的十分討厭這樣的天氣,縮手縮腳的,不愿起床,不愿出門,周末都是裹著被子度過的。我很宅,習慣了獨來獨往,可我并不覺得孤獨,相反很享受擁有自己的空間。
昨晚看《挪威的森林》看的比較晚,迷迷糊糊中就睡下了,惦記著還未看完的故事,清晨七點多就醒來了。雖然眼睛有點兒睜不開,但還是努力的打開書本。此時太陽已經升起,可我還是習慣性的打開臺燈。
讀完渡邊的故事是昨日就定下來的目標,因為心中一直惦記著,睡覺也不踏實
索性一口氣看完,再來個美容覺。《挪威的森林》是村上春樹寫的一本愛情小說,可我卻不怎么能讀懂,不是故事情節多么錯綜復雜,而是不太能夠理解那時的愛情。歷史的緣故,對日本這個國度沒有太多的好感,可是青石路板,錯落有致的樓宇,緩緩行駛的電車,咸咸的海水味,垂涎欲滴的壽司竟都出現在我眼前。在精神文化匱乏的那個年代,燈紅酒綠,醉生夢死是常態,隨波逐流是主旋律,在妥協與堅持的對抗中,妥協成為了一種習慣,可我依舊欣賞那種從容淡定的生活節奏。
讀完整個故事,窗外晴空萬里,艷陽高照,小區的草坪上孩子們正在追逐嬉鬧,金黃的銀杏葉在微風中舞蹈,真是個適合找個安靜的地方酣暢淋漓的閱讀的周末。此時饑腸轆轆,睡意全無。
周末沒有約會,我一般自己下廚做吃的。以前覺得自己應該是屬于特別討厭與廚房打交道的那類人,柴米油鹽,鍋碗瓢盆與我八竿子打不著。沒想到現在會舍得花上一兩個小時,挑菜,買菜,洗菜,煮菜。
一個人的午餐我也會精心的準備,挑了喜歡的西蘭花和胡蘿卜,再來一個新鮮的鯽魚湯,一個煎荷包蛋,配上香噴噴的米飯,吃的津津有味。室友特別不理解,一個人還那么多花樣,不嫌麻煩呀。我還真的就不嫌費事,看到用心準備的菜肴就特別的有食欲,烹飪出可口味道就特別有滿足感。
今天的鯽魚湯特別的鮮,吃的真的好滿足,只可惜我不怎么吃魚,可憐的小魚兒就這樣被拒之門外了。
午后的陽光很慵懶,微風陣陣,很親切。不想出門了,索性爬上天臺曬曬太陽,順便處理一下手頭未完成的工作。悠閑,舒適,愜意,這樣的午后太難得。陽光很暖和,我靠在墻的一角,想伸手去抓住太陽,記住她的溫度。陽光下自己的影子我動她動,我靜她靜,像是在玩躲貓貓。
太陽快下山了,工作也處理完畢,不想說再見,可不再見那會再見。靜謐的時光總是嫌太短暫,戀戀不舍,可又不得不舍。
傷感總是這么容易,下了天臺,我換上運動服,決心將悲的情緒連同汗水一起蒸發掉。耳機里單曲循環著,我努力的追逐著太陽的余輝,感受最后的溫暖。我不好高騖遠,也不求突飛猛進,一步一個腳印,一點一點的去實現目標,一次又一次的去突破自我。我喜歡飛奔的感覺,喜歡大汗淋漓之后的輕松,喜歡放空大腦的自由。每一次的鍛煉之后心情會莫名的好,身體也齊聚了巨大的力量,我想飛,飛得更高更遠。
很多朋友跟我說,害怕孤獨,害怕一個人,害怕獨處。相反我大部分的時間是獨處的,可我并不孤獨,而且很享受屬于自己的時光。我會用大半天的時間去看一本書,會為自己精心準備一頓佳肴,也會放空大腦的呆上一兩個小時,也會肆意揮發汗水讓自己累到精疲力竭……我喜歡獨處,可我并不與世隔絕,也不坐井觀天,我只是會在一個人的時間里過好一個人的生活,喜歡并享受著一個人的世界。
每一次寫稿都會花上兩三個小時,甚至大半天。有時候我也會懷疑這樣的付出是否值得。可上一篇文章發出之后,有一個朋友打電話給我:說看了我的文字很有感觸,想跟我探討一下。我真的受寵若驚,頃刻之間大腦短路了,電話中都不知道說著什么好,我想這應該就是我想要堅持下去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