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說的,出名要趁早!但是我覺得,帶父母旅行也要趁早!
這次出行中碰到一對有趣的父女,父親是四十多歲的戶外發燒友,女兒是大二的學生。從他們的自我介紹中了解到,這位父親從小學開始就帶著女兒玩戶外了,一有空父女兩就爬山、穿越去旅行。整車的人聽完這位戶外達人的介紹,真的是心生羨慕。特別是我后面的女生直呼“我也要這樣的爸爸。”整車人善意地笑了,可能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聲吧。
才大二就走遍了周邊的城市,有名的海岸線穿越了一次又一次。對于很多還在宿舍里追劇的女大學生來說,這個女孩無疑是她們隊伍中的異類。有這么一個棒棒噠的爸爸,在耳濡目染之下孩子受到的影響肯定很大。很多出游的不是情侶就是朋友,很少有這樣一對父女出來玩的,而且還是穿越海岸線。我很羨慕這樣的親子關系,與父母出游一直是我的一個心愿。但是至今未能實現,心中仍是有些缺憾。
每一次出行,不管是長期的還是短期的看到別人帶著父母出行,我看著都覺得很溫馨。以前覺得能跟自己喜歡的人一起旅行,在不同的地方留下兩個人的記憶我認為這就是幸福。現在我覺得,能與父母一起去看祖國的山山水水才是最幸福的事情。媽媽是那種坐車都會吐得七葷八素的人,所以每一次我說要帶她去玩的時候都會拒絕。媽媽每一次坐車都會吃暈車藥,一下車就會吐,每一次都要歇兩三天才會緩過來。用她的話說,“坐車會要了我半條命,還怎么玩?”對于一個連私家車都不能坐的人,旅行成為了一件遙遠的事情。
我時常在想,趁我還年輕趁父母還不老,我們應該一起出去走走的。雖然爸媽這些年也在外面,但是他們僅僅為了工作,除了附近的公園和一些游樂場所他們很少去一些有名的景點去看看。這些地方離爸爸工作的地方很近,有摩托車就可以到達;遠一點的就要汽車了。有一次爸爸想帶媽媽到廣州去逛逛,不料媽媽剛上佛山的公交不到五分鐘就難受得不行,爸爸只好作罷,兩人打道回府。從此爸爸不敢再帶媽媽到遠的地方,生怕媽媽遭罪。為了不讓媽媽遭罪,每一次回家爸爸都是選擇開長途摩托車回家,不管刮風下雨還是驕陽似火。
媽媽跟我說過她一直想去北京天安門看看,我就把這事情放在心上了。可是當我開始謀劃出行的時候,媽媽又堅決反對。我知道她是怕坐車,凡是要坐車的地方她都會拒絕。不管選擇哪一種出行方式,都逃不開要坐汽車或者的士,所以媽媽寧愿選擇讓這個遺憾留在心中。媽媽是我心中的鎧甲勇士,可是她卻無法克服暈車這一個毛病。一家人勸著勸著也就放棄了,那種害怕和畏懼已經根植到媽媽一聞到汽油味就不舒服的地步了。
媽媽開玩笑跟我說,“女兒呀以后你結婚了別嫁的太遠了,你媽不能坐車。否則媽媽就不能去看你了。”每一次想起這話,我都覺得特別難受。這個世界那么大,我總想去看看。風景太美,但是我卻不能帶他們去看看。媽媽不去,爸爸也拒絕跟我出行。老爸說,“你媽不去,我跟你去有什么意思。”老爸這一句“沒意思”,我竟無言以對。
這個世界那么大,旅行一定要趁早。帶上父母,一起去看看這個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