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網友,叫’水閣男人‘,我差點打成了’睡個男人‘!我不認識,我記得他是QQ群認識的。
創業類的QQ群,剛開店的時候意氣風發,加了很多創業群,發誓要打出一片天下。
有一副打江山的氣魄,覺得別人可以,我也可以的,隔壁店是做建筑模板的,再隔壁店是開寵物美容的
我還記得寵物店老板跟我說的一句話:“小伙子,開弓沒有回頭箭”
當時的開店模式還是很老派的,進貨,壓貨,跑貨。現在看來,起點上我就輸了,因為社會已經進入O2O的模式,線上線下合作的模式。
就是線下體驗,線上購買
實體店生意平淡,略微浮盈吧。原先的老派經營模式是,供貨商-經銷商-客戶,三個環節,而經銷商可以是東南西北經銷商,省經銷商,市經銷商,縣經銷商,鎮經銷商。
經銷商賺的錢是差價,那么也就是說,市場越不透明越有差價可以賺,市場越不透明,客戶就越不知道真實的價格,那么市場價格越混亂就越容易牟利。
而網購的崛起正式的打破了這個不透明市場,讓所有的經銷商膽寒的是,他們的底牌全都被知曉了,牌都被知道了,還怎么打?穩輸的,這也是實體店大面積倒閉的原因。
當我意識到這個點的時候,已經開店2個月了,起步上我已經輸了,面對擠壓了幾十萬的貨,我已經不能去奢求賺翻倍的錢了,捏緊了椅子的扶手,心里暗罵:”任狗害我“
這個任狗,就是我進貨的廠家的老總
其實跟他沒什么關系,他只是供貨商而已,我需要進貨,他給我進貨,只是人都會在關鍵時刻推卸責任,尋求一種心理安慰,逃避犯錯的一種借口
我開始不斷的把責任推卸給他,繼而又跑到嵊州去找他,讓他給我出解決方案
于是他官方式的給我洗腦,讓我堅持...
其實我心里已經默認了要完蛋,點背不能怨社會啊...
我開始分析整個供應鏈的缺口
先給自己的產品做了定位,中等產品,但是往往中等產品是最難做的,因為高不成低不就,反而很難迎合別人的口味,缺乏針對性。
又開始篩選市場模糊的區域,發現諸暨是四線城市,但是物價卻很高,百姓基本沒多少錢,我們普遍看裝修,都把客廳裝修的富麗堂皇,內飾廚房衛生間裝修的很簡陋,而真正有底蘊的都是窮看廳堂,富看廚房,廚房和衛生間是最容易藏污納垢的地方,大城市看公共廁所多不多來評價是否發達,一個家有沒有底蘊就看廚房衛生間有沒有處理到位。
于是我發現,大量農村裝修,還沒有接觸到網絡,都一致認為網絡是假的,親眼摸到才是真的,這里就是不透明的地方。
大量偏離城市中心的房子,都沒什么錢,買不了高檔裝修
于是我開始往這兩個地方跑貨,的確,沒有透明的比價,我給的價格和質量的確是優秀的,準確說,他們吃了不懂行的虧。
一直跑,效果很不錯,當我的貨處理的差不多的時候,我已經不打算再進貨了,開始尋找代發貨的地方,我又找了一家楓橋的櫥柜店,把我的生意全都轉接給他,售后安裝全都讓他負責,的確這么很好做,因為我已經沒有任何壓力。
就這么混到了結束
第一次創業算是平局,不虧也沒贏,剩余的尾貨,交給了同樣做廚衛的朋友,我叫他師兄,最后算達成一個合作的名頭吧。
現在偶爾的售后還是我在跑,有時候測繪測量人手不夠我還得去幫忙。
看出來了嗎?創業可是個技術活,多多少人在創業?又不是所有人都能成功的,我認為自己是幸運的,最后的確靠伎倆達到了一個平局的場面。
起步已經輸了,旁人都玩O2O了,我還玩老派的模式,若不是后來超車,豈不是輸的更慘?想想也膽寒
想找未來的朝陽行業,很簡單,看發達國家就可以了,我們一直落后美國,那我們看美國什么行業可以不就行了?
但難點就是你的點很難切準,切的早了,你沒那么多的成本可以墊,切的晚了,你只能吃剩下貨,有沒有的吃還不一定。
你看現在的馬云,馬化騰,李彥宏,賈躍亭,布局的未來產業,都是不斷的燒錢,來搶占龍頭,等行情來了,再收割,可萬一行情遲遲不來,豈不是慢慢耗死。
耗死的多了去了
我若是再堅持幾年,估計我的底子也被耗沒了,其實結局已經顯而易見,只是死的快和死的慢的區別,多堅持幾年并不是好事
現在師兄經營的店,生意也只能算是馬馬虎虎,開始線上發展,線下體驗,員工開除到只剩一個,做了幾批精裝修的單子,但是錢好像很難結,一拖二拖,還是三角債,催的緊了,人家說:”你要么去某某人那拿,他也欠我20萬,你拿來剛好給你“
你要甩臉色,以后的活兒別做了,不缺你一個,現在線上一透明,遍地都是貨源。
師兄無奈
還扛著
我問:“你這是何必呢?”
他搖頭不語
難道是為了情懷?
我再看很多朋友開店,都是一腔熱血,事前沒有經過大量的核算和調查,開起來的時候起步都輸了,再加上經營不善,倒閉是定局
那為什么要開呢?
情懷吧。
誰沒個情懷啊,失敗了還能安慰自己,咱也是創業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