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可能媽媽群里傳得最多,最難過的,是來自湖南湘潭的一個媽媽,留下很長的遺書,帶著兩個孩子,跳樓,死亡,兩個孩子,一個不到三歲,一個幾個月。
觸目驚心,不能再難過。
31歲年輕媽媽的遺書,一字不落地看了,這得是多少次的輾轉反側,對自己婚姻的不停反芻,才會在字里行間寫滿絕望,絕望到徹底,不留下自己來過這個世界的痕跡。
不想去回想,但還是忍不住提筆,就算是一個社會節點上,自己對這一慘痛事件的反思吧,哪怕能對一個人起到積極的作用也好。
-1-有兒有女,留不住她的人(原因分析)
結婚三年,兩個孩子。
老公70后,她80后,十幾歲的年齡差,加上三觀不合。
她管生,親媽管帶,公婆管看,丈夫一邊站。
丈夫說:為什么總哭,別人都這么過來的就沒你這么多事兒,自己的問題,自己調節嘛。
公婆說:孩子很省心,帶一個搭著看一下另一個就好了,不是還有保姆嘛。
親媽說:你要容忍、大氣!
31歲的年紀里,前28年,隨性樂呵地過著,結婚后的短短3年,她經歷了從生到死的歷練,濃縮了婚姻生活里大大小小的不堪。
為了婚姻,從省會到小城;
為了孩子,從年薪十萬白領,到全職家庭主婦,還時時被公婆丈夫指責不會帶孩子不會做家務;
和丈夫完全沒有共同的興趣愛好,無話可談;
活在婆家的規矩里,連過個生日也得顧及大家庭,沒有自己的空間;
發現丈夫約嫖,一次兩次三四次;
家暴……
人生起起落落,對于這個31歲的年輕媽媽來說,她的婚姻觸到谷底碎了,彈不起來了,因為沒有工作沒有經濟能力,離婚也帶不走孩子,因為不想看到兒女重復自己的悲劇,她沒了活下去的希望。
只是,生活沒有如果,什么都可以復盤,可以沙盤模擬,唯獨生命,復不起,模擬不來。
-2-她本來,可以有如果(解決辦法)
雖然她沒有工作,但經濟上,仍然富足,有父母給買的房子,帳戶里有丈夫委托保管的50萬。
可是,她覺得自己沒有錢。
雖然有兩個嬰孩兒,但有父母幫助,還有保姆,再多的家務事兒,4個大人,分擔下來也沒多少。
可是,她卻累得無法呼吸。
這一切,大多數人將之歸為產后抑郁,醫學的問題,不討論。我們只說如果,給生的人以思考。
如果她在結婚前,能更多地接觸一下她的老公和家人,就能發現有些問題是不可調和的,彼時的放手,會改寫今日的絕望。
如果她在婚姻中,從鳳凰跌落為一地雞毛時,能有一個支撐,像她自己所說的有份工作,她也許就不會將自己逼進死角。
如果她有可以交流困惑的朋友,或是跟陌生人吐吐槽,也許她就會釋懷。
如果她的生活圈子再大點,一片云遮不住太陽,她也許就不會糾纏在瑣碎的日常里拔不出來,最后結成死扣,釀成悲劇。
如果她能自私一點,只關心自己吃好穿精致,也許她就不會放大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影響,就不會認為留下孩子在自己不認同的家庭里長大,生活就是在重蹈自己的覆轍,所以寧肯帶走孩子。
如果她......,也許她就不會......
-3-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防患未然)
能在茫茫人海里,相識,相知,相愛,然后攜手步入婚姻,這是千年萬年的緣分,雞湯的說法,要珍惜啊。
如何珍惜?
首先吧,得承認,并且接受,彼此不一樣。從小生活的環境不同,經歷不同,想法也不同,性格也是千差萬別,湊到一起,過日子,勺子碰鍋沿,有摩擦正常,沒摩擦才是見鬼。
其次,夫妻間,沒有隔夜仇,吵過了就放下,不要累積疊加,稻草壓死駱駝不劃算。這需要雙方的看開與包容,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但起碼要有這個意識,暗示自己可以不計較。有研究說,人與動物最大的不同,就是人是可以接受心理暗示的物種。
再次,擴展生活圈子,多點興趣愛好,哪怕是愛吃呢,至少有不開心的事情時,可以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分攤面積大了,再大的壓力也會稀釋。真的愛彼此,就從愛TA的所愛做起吧。
再再次,帶著愛人一起玩。無形中,增加了彼此的接觸時間,多了溝通的機會。過程中,感受彼此的感受,改變自己或是改變自己能改變的,接受對方,接近彼此。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婚姻的核心是夫妻,是小家,不是原生大家庭,凡事先嘗試從小家著眼,穩了小家才有大家庭的和諧。這個是最難做到的,因為這關乎到三觀,極容易上綱上線。
最后一條,是思想意識的問題,要改觀,要改觀,因為思想若不改變,前面的都會成空。
【總結一下】不敢總結,但愿吧,人生有如果,有重頭再來一次的機會。
愿每一個來這世界一遭的人,都能好好活著。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