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現狀分析
(一)發展優勢
1.教師將禮貌教育滲透在日常工作中,運用情境表演、榜樣示范的方式,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情感,95%以上幼兒愿意主動與老師、小朋友打招呼。
2.幼兒喜歡上幼兒園,對園所美食、班級開展的各項節日、節氣及區域活動感興趣,出勤率達到90%以上,對教師滿意度達到100%。
3.通過參與區級《家園合作預防及應對小班幼兒衛生與保健教育問題研究》項目培訓、專家講座、線上答疑、參與《小班幼兒衛生與保健教育手冊》撰寫等多種活動,引領教師梳理了科學育兒方法及家園共育策略,提升了教師科學育兒理念,家長滿意度達到97.6%。
4.幼兒整體發展均衡,五大領域發展平均值在96.5%以上,尤其在自理能力、行為習慣和社會適應等方面發展較明顯。
5.通過參與園所開展“每周一歌”“每月一舞”“兩月一繪本劇展演”等多彩活動,豐富了幼兒各種感知經驗,萌發了幼兒愛祖國的情感,形成了良好的學習品質及心理素養。
6.通過每周四開展的“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育美”的育人教育活動,激發了幼兒愛勞動的情感,促進了幼兒“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7.各班能夠利用節能宣傳日、低碳宣傳日、世界地球日、節水日面向幼兒及家長發起“綠色低碳節能先行我是環保小衛士”主題互動,結合幼兒年齡特點利用故事推送、線上互動游戲、情境表演等多種方式開展豐富的環保教育活動,受到了家長好評。
(二)不足
1.幼兒在交往能力、規則意識和語言表達、音樂表現能力方面需進加強培養。
2.在教育實踐中需進一步提升教師課程組織與設計能力,不斷深入探究“五育并舉”德育教育活動內容、形成教育特色、推廣成熟案例,提升教師專業能力水平,促幼兒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3.不同層級教師與家長溝通的能力需進一步提高。新教師缺乏溝通的技能與方法;成熟教師缺乏與家長主動溝通的意識;骨干教師缺少對家長心理觀察、分析的能力,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待提升。
4.開展家長工作的形式單一,需進一步創新疫情背景下家長工作的溝通方法;充分利用家長資源,發揮家長資源優勢,共建家園互信關系。
二、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幼兒園保育教育質量評估指南》(以下簡稱《評估指南》)政策要求,進一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樹立科學保教理念,強化評估結果運用,加強幼兒園園本教研活動、園本課程建設,不斷調整與改進保教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切實幫助、支持教師專業發展,提高保教工作質量,促進師幼主動、和諧、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