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農(nóng)家的孩子是打七八歲,也就是讀一年級的年紀,就要干農(nóng)活的,那時候弟弟還小,我和大哥基本上每天都要干的農(nóng)活有挑水,做飯,放牛,拾豬糞,割牛草。說一說拾豬糞吧,我大約六七歲就背起糞笈拾豬糞了。由于小伙伴們都有拾豬糞的任務,自然村子里豬糞就不好拾。我那時是“跟豬”的,跟著豬后面走,并跟小伙伴宣示此豬拉下的豬糞不可以搶。天還沒有亮,我打著手電筒,搶早把人家的豬從豬圈里趕出來讓它拉糞。寒冬拾豬糞是更苦的差事,為了多拾糞,我和哥天還沒亮就一起去臨近的八房,九房,東王村拾糞,耳朵被寒風吹得像刀割一樣,還常常被豺狗追著跑。有時候我自己一個人就更害怕了。
? ? ? ? 我打小就下田干活了。對于七八歲的孩子來說,最輕松的田里活莫過于“抱稻鋪”了。七月上旬早稻成熟的季節(jié),驕陽似火,水田里的水都燙起來。農(nóng)人把成熟的水稻割下,在田里一鋪一鋪的排著,一把一把地拿起來在“搭稻桶”上摜打,讓稻谷打下來,再挑到“打稻場”翻曬。小孩子們的任務是把“稻鋪”挨個抱起來送到大人跟前。水田里稻子被放倒后,蛇暴露于烈日下無地可去,一個個鉆進稻鋪下。所以“抱稻鋪”也是要講技巧的,先小心翼翼的挑起來,讓蛇逃走。一大塊田的稻子通常要一整天才能打完,母親為了激勵我們,就許諾回家炒蠶豆給我們吃。我們一聽頓時興奮起來,本無勁兒的腳下又有力了。后來,手摜摔這種原始的打稻演變?yōu)槟_踩打稻機、電動打稻機,“抱稻鋪”這活兒還是需要的。今天,種田人已經(jīng)用上全自動收割機,打稻和“抱稻鋪”成了我們這一代人永遠的記憶。
? ? ? ?
農(nóng)家孩子幾人沒有割過稻插過秧呢?插秧是值得我驕傲的拿手農(nóng)活。插秧之前,先要到秧田“拔秧”。為了搶時間,通常要早晨把秧苗拔好,清晨五點就要下到秧田,把秧苗一點一點拔起來,在水里洗掉泥土,用事先準備好的稻草熟練地綁起來,順手扔到屁股后面的水田里。七八點鐘,秧田里排兵似的整整齊齊站滿了秧把,大人們挑到另一塊已經(jīng)翻整好的白光光的水田里。吃過早飯,插秧開始了。把秧把拆開,兩三顆秧苗一齊整齊劃一的插進泥里,一行七八顆秧,插完一排,人往后退一步再插下一行。插秧快慢的功夫全在于拿秧把那只手的拇指“剔秧”功夫,拇指熟練地三兩顆秧剔出來,另一手迅捷插進泥里,只聽到水田“咚咚”響。我那時插秧就比較快,和父親齊進齊退,路過我家田間的鄉(xiāng)親常常停下來夸我?guī)拙洌倚睦锩雷套痰摹Q鼜澫氯ィ嵬措y耐,每遇到一塊一畝以上的大田,腰酸背痛,插完一趟總不免站在田埂上偷懶一會,挨挨時間。最怕的高坎下的水田,蛇總是很多,這時候,父親總是靠高岸一側(cè)先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