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易來去難去。
分易分聚難聚。
愛與恨,千古愁。
1
豬剛鬣離開了福陵山,并不是他懦弱,而是接受不了一個沒了卯二姐就沒了念想的是非地,心里面總感覺缺了點東西,空落落的。
每當烈日當頭的時候,他不禁想起很多年前的一天。
那日他渾渾噩噩地在一間小茅屋落地睜眼,身邊躺著一頭黑母豬和一群崽子,他詫異地盯著周遭處境,呆滯良久,茫然四顧。
當埋頭瞧見自己的下半身,毋庸置疑寫定的今生,把他與它們劃作同類的時候,他瘋了,紅了雙眼,滾燙的淚珠劃過臉龐,沒理智地沖向艷陽四濺屋外,他撞破了舊木板一個洞。
那只黑母豬疑惑地望著這只四處亂撞多半智障的豬,因為其它崽兒都朝它擠作一團,瞇著眼,睡得多香。驚訝地嘀咕道,“它怎么了?誰來管管。”
“我在哪?為什么變成這樣?”
“我不是天蓬元...啊...”腦袋炸裂,一陣刺痛,捂著頭在艷陽下打滾,撕心裂肺。
“我是誰?”他扶起身,風干了淚,雙眼無神,搖搖晃晃。
去無定向。
四處漂泊。
...
直到那天遇見了卯二姐招募,他僥幸入得了云棧洞。
欣喜若狂。
他看見了曙光,找到了安定。
還有了個窩,不再是居無定所。
...
那些朝九晚五的時光還歷歷在目,仿佛就在昨日。
老豬看著山那邊的晚霞,泛紅半邊天,和她一樣,安靜如流水,緩緩綿長,攝人心魄,美得讓人心驚。
仰著頭
將面臨一條沒有盡頭的路。
可轉過身
卻發現退無可退,等無可等。
不該么?
就這么一往無前,去看一看她沒見過的世界,管他荊棘滿布,管他窮兇極惡,不悟真心不得回還。
這就是老豬的抉擇。
也許,每一個選擇漂泊的浪子,內心深處總有一個放不下的人,至親或者摯愛。
2
悟空和師傅不辭勞苦地趕路,行程已有半月。
唐僧實在熬不過腳力頹乏,最終咬牙給小白馬套上撇腳的小馬鞍,慢悠悠地爬上了去,一臉心疼。
猴子還是一副我是大哥你別命令我的高冷樣。
最初心情不錯的時候好歹還能幫個忙挑挑筪子,現在別提筪子,就連牽牽小白馬都嫌累,這讓自就騎術馬虎的唐僧很是郁悶,心想哪天我萬一摔下馬,你個潑猴可脫不了干系,還保我西行?菩薩那兒你更沒法交待...
悟空扛著金箍棒,我行我素。
嘴里噓著小曲兒,對這個師傅愛理不理。
經過這些天的結伴同行,兩人大體熟悉了彼此的習性。
比如猴子愛吃桃不吃唐僧那一套。
比如唐僧明知道猴子最煩啰嗦卻總愛喋喋不休。
...
“禿子,這一路咋沒遇著一個妖怪?太久沒打架,俺老孫手癢癢。”孫猴子隨手揮著金箍棒,路邊的雜草被一浪一浪卷上半空,看得唐僧一陣無語。
“善哉...你不就是么...”唐僧雙手合十,閉著眼,低聲呢喃。
“禿驢,你討打!”
猴子一巴掌搧在馬屁股上,馬受驚,一股勁往前沖,和尚搖搖欲墜,死死拽緊韁繩,哇哇叫。
等馬平復了,和尚果真從馬背上摔了下來,所幸是草地。
躺了一會兒,扶起身又是一陣吐。
心里波濤洶涌,極度痛苦。
后面的猴子卻在地上打滾,捂著肚子。
“這禿子不會騎馬!...哈哈哈哈...”猴子坐起身指著遠處的和尚,笑出了淚。
大約幾分鐘...
“禿驢還暈馬!...哈哈哈...”
又開始打滾。
......
3
一日正午,烈焰當頭。
又餓又乏的師徒二人行至一戶人家外。
“悟空,你前去討些齋飯,為師餓了。”
唐僧牽著馬躲在大樹下。
“你沒長腿?要去你自己去,別扯上俺。”
“好啊!你這潑猴忘恩負義,先前都誰化的齋?若不是為師,早該你活活餓死。”
和尚惱怒,皺緊了眉頭。
“真沒想到養了一只能說話卻混吃喝的猴,別人家的猴能文能武能掙錢,你再埋頭看看自己全身上下,就只剩下一個‘丑’字。”
這下子和尚心里頭暢快了。
“你敢說我丑!”
孫悟空把金箍棒一橫,朝唐僧身旁的大樹掄了過去。
力扛千鈞,樹干頃刻斷裂,轟隆倒地。
和尚緊抱著馬頭,臉色瞬間煞白。
“猴子,你威脅我!這筆賬我記下了,定要向菩薩告狀!”
和尚卻一邊叫狠一邊趕緊取出了缽,無可奈何。
孫悟空瞧著和尚這滑稽模樣,強忍住笑。
悠悠然從懷里掏出兩個梨,不以為意。
“我不能打你,還不敢嚇你?”
“你...”唐僧咬著牙,可當他看見兩個梨的時候就更惱怒了。
“還背著我藏吃的?孫悟空,難怪你總說不餓,你真有種!”
“允許你偷吃干糧,還不許我藏兩個梨?”
“...”
“阿彌陀佛,出家人不打誑語。悟空,你現在若給我一個梨,我就不追究你的過錯。”
霎時和顏悅色。
猴子一手一梨,左咬右啃。
心里嘀咕這禿子肯定瘋了,變臉比翻書還快!
呵!真神奇。
別以為俺老孫沒讀過書,就不知道書長何樣了?
......
唐僧悻悻然捧著缽,慢吞吞地走了過去,使勁敲了敲門。
“請問有人嗎?”
片刻后,一位年邁老者輕輕開了個門縫,杵著拐杖,駝著背顯得異常佝僂,褶皺的臉上有些小心翼翼。
“施主,吾乃東土大唐得道高僧,為了大乘佛法前往西天拜佛求經的太宗皇帝的義弟唐三藏...”
“我是他徒弟孫悟空,五百年前大鬧天宮翻江倒海...”孫猴子突兀湊過來腦袋,笑得滲人。
老者腿一軟,癱在地上兩眼無神,驚恐萬分,渾身顫抖,想要關門卻總關不上。
“妖...妖怪...”
“啊...”原來和尚的腳卡在了門縫,蒼白的臉憋得通紅,極力壓低嗓音。
“施主別怕,這是我徒弟孫悟空,別看他能說人話還長得丑陋,其實他很溫柔...”
唐僧撇頭斥責的眼神瞪著死潑猴。
猴子一臉不屑,云淡風輕。
安撫好一陣子,從老人家口中才得知這個村莊出了件怪事。
“我們村這兩個月來丟了好些牲畜,睡覺前還清點了各自數目,可第二天喂食的時候卻發現少了幾只,失蹤的有豬牛養,豬養得多丟得也多,大家都覺得村里藏了妖怪。”老人緩和的眼神里透著疑惑。
唐僧幽怨地看著猴子,“好啊,你還背著我干這破事!”
“禿子,你是不是傻?這些就算白送給俺老孫,俺會多看一眼?”
“呵!送你只母猴呢?”
“...”
師徒二人暫住在了老大爺家里,條件是幫他們捉住妖怪。
當然,這完全是猴子毛遂自薦,獨斷專行。
唐僧都沒來得及制止。
畢竟西天的路那么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可沒轍,誰讓高傲的孫悟空本領高強不是?
猴性頑劣攔不住。
...
4
第二天清晨。
剛睡醒的倆人走出屋。
睡眼惺忪的唐僧在陽光底下睜不開眼,卻被身旁猴子突如其來的咋呼驚醒。
“馬呢?禿子,你把馬弄哪去了?”
猴子直愣愣地盯著草棚里被扯斷的韁繩,語無倫次。
圍繞四周蹦來蹦去,沒發現絲毫線索。
和尚湊近一瞧,頓時間就慌了。
“我可憐的馬兒,你去哪兒了?難道被妖怪吃了?...阿彌陀佛。”滿臉的悲凄。
“這以后如何是好?誰來馱我?瘋猴子又不可能背我...”
這時候郁悶的其實是孫悟空。
心想這禿子騎馬都慢悠悠,還讓他走步?
那俺老孫何時才到得了西天?何時才回得了花果山?
開玩笑吧你!
我管你何方神圣,是仙是妖,讓我逮著分分鐘給你嫩死。
殺馬就得償命。
當孫悟空在草棚里以為一無所獲的時候,卻在陰暗的死角發現了一條水草。
而恰巧在此刻老大爺推開門,氣喘吁吁,杵著拐杖步履蹣跚地走了過來,蒼白的臉上寫滿了著急,“那...那個...隔壁王二家丟了兩頭...不...一頭羊和一頭豬...”
悟空撿起唯一線索,一蹬腳,越過了旁邊那堵土墻。
老爺子扶住拐杖激動的直哆嗦,老淚縱橫,“這回我們村有救了!”
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一年的勞作在于收成。
而這些肥碩的牲畜沒糧食去砸,你養得起?
不多勞不盈余。
可謂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一升糧食一斤肉。
這天天丟牲畜的后果沒人能承受。
也難怪大爺止不住的幸酸淚。
...
孫猴子手握金箍棒從天而降,落在人群之間。
“有妖怪...妖怪...”四周的村民受到驚嚇散了開。
驚恐地母親緊緊抱住兒女躲到丈夫身后,更膽小的直接跑回屋藏了起來。
村里的漢子舉起自家的鋤頭朝悟空怒目相向,劍拔弩張。
“大伙住手...他是我們請來捉妖的大師...是大唐來的和尚...”唐僧扶著快要喘不過氣的老大爺走到人群中央。
和尚面朝眾人滔滔不絕的自我介紹,一頓忽悠,村民多半將信將疑。
猴子對周圍置若罔聞,不予理睬。
卻死死盯住茅草房邊上的草叢,夾雜著一條同先前一般的水草。
“你們村長是誰?”
“我就是村長...”老大爺佝僂龍鐘,蒼白的臉上終于有了些血色。
“村內外有沒有河流或者池塘?”平時懶散的猴子皺緊了眉頭。
“村里沒有,咳...噢!倒是背山的蔭地有一汪深潭,處地偏僻,少有人踏足。”
老村長話音剛落,只見猴子拔地而起,騰云駕霧,金箍棒很聽話的沖入云霄。
猴子揮舞金箍棒,瞬間變作巨型神棍,搗向那汪深潭。
翻江倒海,驚濤駭浪,兩股水柱纏繞著卷向上空,彌散天際。
村民都傻眼,這又是哪一出?神仙嗎?
“村長,大師是神仙?”
“村長,大師真厲害!”
“一定要抓住妖怪啊...”
“我們終于有救了...”
眾人百感交集。
......
再看這一頭。
霎時一條身長五丈有余的惡蛟越出水面,紅目紫冉,撲向云端的悟空。
一身黑曜石般色澤的長鱗在太陽底下炫人眼目,稍有不慎便會致人暈闕。
搖頭擺尾間幻化無形,若隱若現。
氣勢洶洶,殺氣騰騰。
利爪長鉤,危機四伏。
“井水不犯河水,你何故擾我?搗我池水,毀我領地,罪無可恕。”
盛氣凌人,威風凜凜。
一字一句,石破天驚。
“食我白馬,就得償命。”猴子冷笑,肅殺色眼神里充斥著戰意。
一言不合就干仗,能用武力解決的絕不廢話,就這么任性不羈。
只見猴子高舉變回原型的金箍棒。
惡蛟抬起了鋼鐵般利爪。
兩者瞬間碰撞,半空炸裂,雷鳴般巨響回蕩山谷,濃煙密布,鳥獸四散。
眾人呆若木雞。
不分勝負的倆人單就這把式較量了好幾個來回。
無招勝有招,無招便是奇招。高手間的較量大概就是如此,拼命卻惺惺相惜。
只是猴子的狡猾眾人皆知。趁上一招還未收式時的力不從心,他瞬間幻化至蛟龍當頭,落下傾力一棒。
蛟龍猝不及防,轟然倒地。卻化作一副人樣,口吐鮮血,臉色煞白。
猴子瞬間出現在他跟前,金箍棒抵著他的頭。
“你...你無恥...”
又吐了口血,顏色卻黯沉。
“呵,你可真有意思!可是...再見!”
猴子又抬起了金箍棒。
“你...是誰?”
“花果山水簾洞齊天大圣孫悟空!”猴子擠出一點耐性。
“五百年前大鬧天宮的孫悟空?”他難以置信。
“你知道俺老孫?”
“我不知道你,但我父親卻時常提及你,尤其是你搶奪金箍棒和大鬧天宮的事跡。那時候我雖年幼,卻夢想成為像孫悟空一樣的英雄。”
“哈哈,還有人記得我。你父親是誰?”似乎心情不錯。
“西海龍王,我是三太子。”
“你不會騙俺老孫?”
一陣咳嗽。
悟空才收起了金箍棒,藏到了耳朵里。
“西海...東海...”
“原來如此,想不到你是故人之子,當初俺老孫也曾上你家討過酒喝。”
“可你何故在此?還吃俺師傅的小白馬和這村上的牲畜?”
“我誤毀了玉帝賜予我爹的夜明珠,就被觀音菩薩懲戒出宮,浪跡至此。菩薩又涮我身體特質,變得極度饑渴,也算作是對我的懲罰。”
“又是這死巫婆!”猴子有些懊惱。
“可話說回來,你既是故人之子我便留你性命,可你偏食了俺師傅坐騎,這還如何西行?”
噗通。
三太子雙膝跪地,誠摯地望著悟空。
艷陽下,少年如山一樣堅定。
“若不嫌棄,我愿化白馬,唯命是從,載師傅西行,跟隨你們身后。”
猴子蹲在地上,兀自盯著他。
嘿嘿,真像!
俺老孫當初不就像他這般跪在菩提祖師跟前,一如這般堅定的眼神。
我為了神通。
他為了情義。
很欣慰。
哪個少年不是風華正茂?
哪個男兒沒有英雄主義?
“三條嚴令。只許化作與先前一樣的白馬,不許多言;只可在危急時刻化身;只許食素。如何?”
“得令。”
談笑間,三太子化身白馬,一模一樣。
猴子牽著白馬,哼著小曲兒,瞬移至眾人面前。
“師傅,俺除掉的妖怪,替你找回了白馬。”
“阿彌陀佛,為師今天算是長了見識。”唐僧又雙手合十,深信不疑。
“大師...神仙...那是何妖怪?現在何處?”老村長異常激動,顫顫巍巍。
“一條惡蛟,已化為灰燼。”
眾人歡呼,互相道賀。
又會是一場難眠的夜。
5
翌日,猴子老早催醒了和尚。
和尚急了,“猴子,你興奮個球...阿彌陀佛...”
“你不走,我可騎著小白馬啟程了。”
“...”
籌備了些干糧便出了門。
天色灰蒙蒙的,是挺早。
唐僧騎上白馬,搖搖欲墜。
猴子破天荒手牽韁繩,背著筪子,禪杖橫在筪子上。
朦朧的霧氣間,孫悟空喃喃自語。
“大雷音?花果山?”
“故人?師傅?”
“原來我也有夢。”
“俺老孫來了。”
“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