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發抽獎#未來局【科幻寫作線上營】第2期已經開班!著名“科幻死評論家”兔子瞧結合美國岡恩科幻研究中心的教學大綱,用28天帶你從系統掌握科幻寫作套路,從閱讀到創作,完成你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科幻短篇。你不需要有豐富的寫作經驗,不需要是深度科幻愛好者,只需要放開想象、跟隨指引。轉發這條微博并關注@未來局科幻辦,抽6個名額贈送價值99元,為期四周的音頻課程。
https://weibo.com/1856068543/FAepIy9KM?type=comment
寫科幻,是你逃離日常的救生艙 | 科幻寫作線上營第2期
2017-12-18分答不存在
編者按:什么樣的科幻作品才能直擊靈魂?如何逃朝九晚五兩點一線的日常?
無論是鴻篇巨制還是短小精悍,最好的科幻總能以一種比你想象的更奇妙的方式,在一瞬間改變甚至重塑你對現實和自我的認知。
在第二期未來局“科幻寫作線上營”中,我們將從科幻的基本邏輯出發,在理解和創造中尋求科幻的本質,跳躍到下一個新高度的想象空間。
As?Far?As?the?Eye?Can?SeeAs?The?Stars?Fall?-?Redux
科幻里的希望、夢想和恐懼
一個好故事,有時只需要一個場景、一個概念、一句話甚至一個詞,就能直擊靈魂。
最好的科幻,在科幻評論者兔子瞧看來,就是“你涉世不深時看到的那個故事。無論是鴻篇巨制鋪天蓋地,還是篇幅精干冷冷一槍,總能讓你渾身僵硬,覺得這世界不是這世界,自己也不再是自己。”
因為在那一瞬間,你目睹了世界的誕生和毀滅。創世和末世之美帶來了最純粹的情感沖擊,可能會以一種比你想象的更奇妙的方式,改變甚至重塑你對現實和自我的認知。
▲ 來源:Michael Vincent Manalo
美國科幻黃金時代的締造者之一約翰·W·坎貝爾曾這么寫道:“小說是寫在紙上的夢,科幻小說就是一個建立在技術之上的社會所具有的希望、夢想和恐懼。”從200年前的《弗蘭肯斯坦》,到今天的《三體》《驅魔》,每個時代的科幻都代表了一個時期內人類的想象力和對生命、時間、宇宙等終極問題的思考。只要你對這樣的問題感興趣,就能理解科幻之美。
理解科幻之美,首先需要理解科幻創作的規則和方法。在種種差異的方法和規則背后,是否有綿延至今的基本原則?
比如,科幻需要與日常經驗發生關聯,依照我們心中對“完美”的概念,構建來源于生活的科學奇觀。同時,科幻也需要奇異感(SOW,sense of wonder),這個概念能有效喚起大部分“科幻的”意象,挑戰日常經驗并對其進行再處理。
科技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科幻就像是一片片棱鏡,把這個世界折射得更加令人眼花繚亂。科學在日常化、生活化的同時,也在異化和遠離大眾,再次變成克拉克所說的“與魔法無異”的東西。
沒有人敢說自己真正理解了這個世界,但我們相信在一切變化之下,流淌著一條清晰而雄渾的大河,與人類心智同源而出,流向未來。我們希望和所有懷著好奇心的人一起,站在高聳的堤岸上,嘗試解讀不同的可能性,找尋科幻的本質,然后縱身躍進未來。
一個人的冒險和一群人的創作
創作科幻和閱讀科幻一樣,可以是一個人的事情。
這是一場你的私人冒險,起源于一場驚醒的噩夢、一閃而過的思想火花、或是一個似曾相識的場景。這個世界的運行規則只有你才深諳其道,也只有你才能捕捉到那些躍動的元素。不同的作者,用不同的創作方法,去捕捉想象力大海中的巨鯨。
比如科幻電影《降臨》的原著小說作者特德·姜(Ted Chiang)在想好主題后,會先寫結尾,然后反推合適的開頭。這樣一來,開頭和結尾的兩段首先就確定了主題的范圍和調性。然后再考慮中間可能發生的事,像連線游戲一樣把兩頭連起來。
創作科幻也可以是一群人的事。
二戰之后,寫作班如雨后春筍一般在美國高校全面鋪開,到今天已經形成了“寫作班文化”,幾乎所有當代知名作家在起步之初,都或多或少參加過寫作班培訓,很多都擁有創意寫作學位。斯坦福大學教授馬克·麥克格爾在《項目紀元:戰后小說與創意寫作的興起》(The Program Era)一書中就斷言:“戰后美國文學最重要的事件就是創意寫作項目的興起。”
被譽為“科幻造星工廠”的號角工作坊(Clarion Workshop)有著星光閃耀的導師和學員名單。特德·姜是1989年畢業的號角學員,他在工作坊期間創作的處女作《巴比倫塔》甫一發表,就獲得雨果獎提名和星云獎獎杯,從此開啟了他的科幻大獎收割之旅。特德·姜也受邀成為2012和2016兩年號角工作坊的導師。
除此之外,還有奧德賽工作坊(Odyssey Workshops)和岡恩科幻研究中心的課程,從科幻創作方法和作品評論等方面進行討論和訓練。這背后的理論邏輯很清晰:好的作者必須先得是好的讀者和評論者。
▲ 來源:Odyssey Writing Workshops Charitable Trust
繼承傳統,然后創造新世界
2016年,未來事務管理局將國外科幻寫作班的模式引進到國內,帶職業科幻作家走訪高能物理所等科研機構,了解前沿技術,積累寫作素材。
2017年7月,結合美國岡恩科幻研究中心的教學大綱,未來局開啟了第一期面向普通科幻愛好者的寫作夏令營。
由于國內對科幻文學的認知尚淺,所以寫作營采取了“先講歷史,解析經典,再尋找素材,形成風格”的模式。結課后,創研部編輯們收到的反饋分成了兩撥——零經驗的新手認為,這門課顛覆了他們對科幻的認知;有寫作經驗的學員則普遍表示“走出了對自我表達的沉迷”,找到了標準化的寫作流程。
▲ 未來局第一期科幻工作坊獲獎成員王興和兔子瞧
有學員評論說:“我是一名三甲醫院的小醫生,平時做的最多的是科研以及科普,然而從這兩個向科幻的跨界是難度巨大的。未來局的寫作營三周的時間內,我在每天刺激的手術和科研之余總共寫了3個故事,1萬+6千+6千字……用我的話說,有一種收獲叫做‘以為自己收獲很大’,這并不在于你的作品有了多大的改變,而在于老師們、同學們的每一句話,似乎都像一顆種子一樣植入你寫作的基因當中,它可能會在未來某個時刻突然發芽,讓你體會科幻以及寫作所帶來的高潮。”最終,未來局第一期寫作營收獲了15篇達到投稿水準的小說,確認收稿5篇,并通過第一期學員,試驗了課程的合理性。
8月,未來局與分答合作,把科幻寫作課搬到了線上,開展了“科幻寫作線上營”,近1000名科幻迷投身其中,開始了自己的科幻寫作之旅,描繪自己內心的想象世界。
上下滑動,查看上期學員評價
現在,“科幻寫作線上營”帶著學員們第一期的好評,開始了第二期的課程。
課程持續四周,共28天,每天15分鐘的音頻教學。在前半段,你將跟隨國內一線科幻作家,開始一場科幻歷史之旅,了解怎樣閱讀經典文本,以及經典的背后有哪些鮮為人知的作家故事——阿西莫夫寫不出文就換打字機,海因萊因當年在雜志上連載的小說其實很一般,布拉德伯里在給斯特金的信里畫小人……還會給你介紹最新科研成果:夏眠學說、基因工程、人造器官……后半段的課程是關于如何尋找合適的素材充實故事,如何形成自己的寫作風格,如何發表自己的科幻小說作品。
毫無疑問,科幻創作和理解需要學習和借鑒西方已有的傳統,但我們不能完全繼承西方科幻中的元素,而是要觀察更多的現實,從科幻的基本邏輯出發,尋找新的文化支撐。這種巨大的空白恰恰是我們的希望所在,足以跳躍到下一個新高度的想象空間。
你不需要有豐富的寫作經驗,
你不需要是深度科幻愛好者,
你只需要放開想象、跟隨指引、拿起你的筆。
你和人生中第一個科幻故事,只有四周的距離。
你距離改變世界,只差打開科幻寫作的大門。
主講介紹
作家推薦
陳楸帆:我第一次拿起筆,寫下心里的故事時,就像一個在黑夜前進的旅行者,尋找微弱的燈光來前行。現在我們有了未來局的線上寫作班,科幻寫作就像升級打怪一樣有趣了起來。
暗號:不止可以培養作者的寫作技巧,而且能對接一線的科研資源,并且對科幻作品如何進入市場也有一套自己的方案,幫助作者打通產業中的溝通障礙。
江波:寫作沒有速成的門路,但對于特定類型文學,會有很多優秀的范例在前值得借鑒。
萬象:這些科幻概念、原理、行業標準等,能把已有的碎片化的感受串聯起來。
課程列表
長按掃描下方二維碼,只需99元,加入兔子瞧的科幻寫作線上營,用科幻來改變現實。
社區使用指南渠道:
1)支付成功后,關注“分答”(ID:zaihang360)微信服務號,點擊頁面底部左邊“進入分答”-“已購” - “社區”,選擇相應社區即可進入;
2)下載分答app,點擊“已購”—“社區”,選擇相應社區即可進入。
- 點擊閱讀原文,去創造你的科幻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