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時間一直在研究彈幕,雖然已經不是新鮮玩意,但當真去分析的時候,感覺即便是在這么小的一個功能上實現邏輯閉環,也是件見功底的事情。而產品設計初期的邏輯閉環,絕對能幫你在后續的工作中省掉不少麻煩。研究彈幕時,發覺從5W1H開始梳理思路,或許是個不錯的辦法,遂整理成文,希望其他人也用得著。
Step 1 匹配
5W1H(WWWWWH)分析法也叫六何分析法,是一種思考方法,也可以說是一種創造技法。在企業管理、日常工作生活和學習中得到廣泛的應用。5W1H是對選定的項目、工序或操作,都要從原因(何因Why)、對象(何事What)、地點(何地Where)、時間(何時When)、人員(何人Who)、方法(何法How)等六個方面提出問題進行思考?!鞍俣劝倏啤?/p>
還是先科普一下。雖然對于管理學出身的娃,5W1H應該早就被玩壞了吧……_(:з」∠)_
以彈幕為例。邏輯梳理的第一步,還是從匹配開始。
Why——為什么做彈幕?
我所研究的并不是視頻彈幕,而是頁面彈幕,目前周伯通和節操精選已經實現。為什么要做?對于用戶來說,在用戶群體的年齡層與彈幕相匹配的前提下,彈幕就是一種易于接受又能帶來強互動的功能。而對于產品本身,當然是要提高用戶參與感和產品互動性,對于社交基因不太好的產品是一種新鮮玩法。
What——彈幕是什么?
把傳統的評論轉化成以彈幕的形式呈現,增強場景感和參與感,這也是目前周伯通和節操精選的實現邏輯。具體說來,彈幕應當包括發言人的頭像、用戶名、評論內容。
Where——彈幕在哪兒?
目標實現所有頁面飄彈幕,而所有頁面又要區分為兩種場景:一種是沒有具體評論對象的評價場景,一種是有具體評論對象的評論場景。在周伯通的網站里,前者就是以首頁為代表的頁面,后者就是獨立的招聘信息頁。
When——什么時候發彈幕?
什么時候都能發射彈幕!這需要把發射彈幕的功能鍵做到跨頁面,所以最好的實現方式是跨頁面的功能欄浮層。
Who——誰來發彈幕?
這時候有兩種考量。假設一:你希望彈幕越多越好,那就要區分已登錄用戶和未登錄用戶,對于已登錄用戶給予充分的身份標識,對于未登錄用戶做好匿名彈幕的準備,如用戶名的顯示、用戶頭像的初始設置等等。假設二:你希望登陸用戶越多越好,那就引導用戶在發射彈幕前主動登陸,如點擊彈幕輸入框時就提示用戶需要登陸,并提供快速登錄入口,提供第三方賬戶導入等等,幫助提高你的登陸率。
How——用戶&產品
對用戶來說,how是如何使用這個功能。不能簡單地只考慮“發射”這一瞬間動作,而是要從頭開始分析這個功能的不同場景:①要登陸;②要看到彈幕的展示,對自己發射的彈幕有一個心理預期;③能夠快速找到和學會使用發射框;④發射彈幕;⑤看到自己的彈幕,獲得反饋;⑥看到別人的彈幕,實現回復;⑦看到自己的回復。
對產品來說,how是如何實現這個功能。根據以上用戶的使用場景一一對應:①要設置登錄提示和快速登錄入口;②確定彈幕的展示位置和展示時長,彈幕要包含用戶所關心的元素,如評論內容、用戶頭像、用戶名等;③功能鍵要可見且易理解,降低功能的學習成本;④支持基本的彈幕輸入、編輯和發射;⑤確定最新彈幕的出現時機、展示位置和展示方式;⑥提供回復功能,給予應有的功能鍵和提示;⑦回復性質的彈幕的出現時機、展示位置和展示方式。
Step 2 錯誤預估
用戶會按照你的想法使用你的功能嗎?功能運轉的過程中會出現bug嗎?……我相信這兩個問題的答案都是共識吧——肯定和你想的不一樣;也肯定會出現bug =。=
好!既然明知他們會如此待我(淚),不如先自虐一把!
Why——為什么非要彈幕?
萬一沒人玩兒怎么辦,傻了吧, 我就不用彈幕你拿我怎樣?……唔,其實即便用戶不是和你對著干的心理,也可能因為種種原因不愿意參與。
What——我發什么彈幕?
what總是和內容聯系在一起的,即便用戶想要參與,但也可能因為種種原因卡在了內容這一環,不知道說些什么好,不知道該怎么去評價。
Where——找不到哪里發彈幕?
你做的再醒目,也有可能有人找不到哪里發射彈幕。
When——什么時候發不了彈幕?
仔細想想,有沒有什么場景下,你的用戶是無法發射彈幕的?比如說發射上一條彈幕的過程中?或者想要回復自己之前發射的彈幕?
Who——誰發不了彈幕?
如上文所說的,有可能根據你的預期,非登陸用戶是無法發射彈幕的。那么你要如何溫柔地對待TA?反之,如果已登錄用戶因為各種原因發射不了彈幕怎么辦?
How——每個環節都可能出現錯誤
最好還是從用戶和產品兩個邏輯鏈條來分析,最后對應起來。但彈幕畢竟是個小功能,我就放一起寫了。還是按之前的邏輯思路:①登陸:無法正常登陸時怎么破?②彈幕顯示:圖片加載不完整怎么辦?用戶就是不想看見彈幕怎么辦?③用戶就是不知道該怎么用發射框怎么辦?④發射表情、圖片要支持嗎?發射了不和諧言論怎么破?⑤用戶沒看見自己發射的彈幕,于是又發了N多條,結果造成同一條刷屏就慘了;⑥回復功能不好用或者不會用怎么辦?⑦同5,還要考慮萬一用戶想要在同一條多次回復怎么辦?連續對話性質的回復如何展示?
Step 3 解決方案
梳理出有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接下來就要做出對應的解決方案,預防發生以上問題:
Why——為什么不想參與?
兩種處理措施:一是做出足夠簡單粗暴的引導,比如很多手機游戲都把引導做到你只差一個button就真正觸發操作;二是事先設定官方NPC,給用戶做出參與的榜樣,同時營造社區氛圍。
What——不知道說什么?
這種情況就可以降低內容制造的門檻,比如說設定好一些萬能的彈幕金句(“duangduangduang我是一條小彈幕”),隨機出現在彈幕發射框內,無需編輯內容就能發安設自己的彈幕,先讓用戶體驗參與的過程,產生興趣。
Where——哪里可以發射彈幕?
除了可以在整體引導時重點強調發射操作,還可以使用交互的手段提醒用戶。
When——時間控制?
可以基本設定所有時間都可以發射彈幕。但在剛剛發射上一條彈幕時,要封閉發射框(使用進度條、轉圈圈等)避免用戶重復點擊發射按鈕。同時,不允許回復自己的彈幕。
Who——誰發不出彈幕?
對于未登錄用戶,TA的權限是可瀏覽彈幕但不可參與,所以應該是觸發彈幕功能鍵的時候給予友好的登錄提示;對于已登錄用戶因不明原因無法發射彈幕的情況,應當提示用戶檢測網絡或瀏覽器,并同時報警后臺自行檢查。
How——給每個環節做預警
還是按之前的邏輯思路給予解決方案:①登陸:正常登陸時給用戶正向的交互反饋,無法正常登陸時要給用戶提示及修正建議;②彈幕顯示:對于有圖片的彈幕(如用戶頭像),在加載不完全時可以展示初始圖案,并允許用戶選擇顯示或者隱藏所有彈幕;③不會使用功能的情況,可以和前文中講過的問題一起做引導;④對于彈幕的內容本身做初始限制:不支持內容的圖片展示,限制性支持表情,對于違禁詞匯做出市面上通行的屏蔽處理,次數多的賬戶可考慮封禁;⑤預防用戶重復發布彈幕的話,一方面做事前控制,比如發布彈幕到新彈幕出現在屏幕上的時間不能超過3秒,相對地發布彈幕后3秒內不能發布新彈幕;另一方面可以考慮設置刪除功能,可對自己的彈幕進行刪除;⑥針對回復功能,做引導示范的同時,可以允許用戶使用“@”直接輸入想對話的用戶名,實現回復的效果;⑦對同一條發言連續回復或兩人多次對話,可設置私信模式,所對話的彈幕只有雙方可以看到,既能保證彈幕的交互形式,又不會影響整體的彈幕展示。
Step 4 匯總修訂
根據以上所有分析,把彈幕功能的實現邏輯與方案匯總成表,你就實現了對該功能較為全面的評估。但事實上,可能因為實現成本、上級安排、資源儲備等等的原因,你所設計的方案并不能夠完全實現,這時候就需要按照優先級,對所涉及的功能點進行合并、刪減,最后實現一個最為經濟的版本,既能保證用戶體驗,又能保證快速上線。
Step 5 原型測試
最后一步,找兩三個“小白鼠”聊聊你的方案,從第三方的角度審視下方案里還有沒有漏洞,有哪些可以優化的點,到這一步,所做的功能基本可以實現簡單的邏輯閉環了。當然,只有相對的閉環,沒有絕對的閉環,功能上線涉及到多方合作,除了產品本身的邏輯,其他環節也可能出現紕漏??傊胍暇€后沒有Bug……呵呵噠_(:з」∠)_
2015.05.03
莔 莔 有 神
互聯網產品專欄作家,愛好是女性視角看產品,產品思維看世界。
文章主要寫產品設計、自我管理,以及產品狗的生活片段。
總之,愛寫啥寫啥,圖個開心,希望你也能開心地有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