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餓了,這是身體向你挑戰(zhàn)。你飽了,你的欲望開始向你挑釁。你斗得過誰?你能斗得過誰?在我們面臨饑餓時,又有幾個能夠撐得過?當我們面對欲望時,能有幾個熬得過?生活的艱難恰恰如此,活著的艱難也恰恰如此。
若有一種能量能夠斗得過欲望的,就是修行。若有一種能量能夠不為饑餓所折服的,還是修行。而這樣的修行一定不是世人所認為那樣的修行。
修行很苦,苦到讓欲望無休止地折騰而依然堅定剛毅地在煎熬中守住那份尚能清晰的覺知。修行很苦,苦到被身體欲望肆意戲弄而依然守護著那份寂靜不離不棄。
修行人為啥這么執(zhí)著?因為一旦喪失覺知,欲望將會讓他粉身碎骨苦不堪言。而世人習慣了被欲望所戲弄,已經(jīng)喪失了應(yīng)有的覺知,如行尸走肉一樣活著。
修行人為啥這么倔強?因為一旦失去堅定的信念和忍辱的心性,只能被肉身瘋狂折磨,猶如將死的蒼蠅殘喘掙扎。
修行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簡單,因為把修行想象那么簡單的人一定心揣稚嫩的明白而沒有丁點的磨礪。若躺在搖籃里大談修行的人,要么是終生殘疾,要么就是無知孩童。
每個世人的生活都不容易,每個修行人的生活更是不易。前者為錢所以不易,后者為覺所以更難。
誰適合哪樣的生活,那是你什么樣的心性決定著。無論你處于什么樣的生活,是苦是酸是甜還是澀,都不要有任何怨言和委屈。既然選擇了你該走的路,既然你沒有能力掙扎出,既然你模棱兩可又念念不忘如此粘連難以割舍,那么就不要一時沖動歇斯底里地去發(fā)泄心中不滿。也許這樣的日子是種常態(tài),或許這樣的生活本來就是這樣。
修行,該放棄必須放棄,該舍離必須舍離。放棄的是你遇事所產(chǎn)生出來的猶豫不決,舍離的是你不那么堅定的人生苦短。因為修行不僅僅是煎熬,更重要的是看清自己不再多想。
人生就像過山車有低也有高,何必苦苦企盼攀高的霸凌,又何必時時擔憂低落的無望?讓心不要在高低間來回折騰,那就是最好的修行,更是最佳的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