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作為面試官接觸了很多求職者,面試的崗位涉及銷售、服務、行政和管理。
我當時所在的公司也算是業內知名的外企,即使是基礎崗位門檻也還是比較高的,其中英語溝通能力也是其中一項重要的考核指標。
有時候連續很多天,面對手頭上幾十個求職簡歷我都有點發怵。
不是因為工作量太大,而是特別怕一通最短也要10分鐘的電話面試又一次浪費了彼此寶貴的時間。
這里分享的4條電話面試技巧的干貨希望能助此刻正在或準備跳槽的你一臂之力。
01
電話面試的初印象很重要,如果你也在等待求職公司的電話,就時刻拿出飽滿的精神狀態接聽每一通電話。
HR每天的工作非常繁忙和瑣碎,所以每個面試官都特別希望這通電話打出去,接聽者能在鈴音三聲之內接起電話,并且不會有背景嘈雜、正在會議中、此刻不方便等情況的發生。
否則,下一通來電會在什么時候發生或者是否會發生真心不好說,可能一個非常不錯的機會就這么和你擦肩而過了。
通常我在電話接起的一剎那會留心對方接電話的語氣,聲音清楚情緒飽滿的一聲“喂,您好!”會給我留下不錯的印象分。
相反,很多人習慣性看都不看來電就隨隨便便敷衍了事的應答則會減分。
你可能會問,不就一個“喂”字,至于嗎?
真的至于。既然你已經在做求職的準備,就請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迎接隨時可能出現的工作機會。
見到陌生電話千萬不要做任何預判非常重要。
真誠有禮貌的接聽,并且盡可能在自己舒適的環境中接聽,因為一旦是面試電話,至少也要有10-20分鐘的溝通。
不被周遭環境影響自己的狀態也很重要。
那如果自己當下真的正在外面吃飯或者趕路怎么辦呢?
很簡單,禮貌得體的解釋自己現在的處境,并且預約下次和面試官溝通的時間,盡可能要來對方的電話(最好是手機或直線電話),自己主動打過去。
我曾經在打給一位面試者的時候,明顯的聽到對方身處很嘈雜的環境。由于聽不清我最開始的自我介紹,TA有些不耐煩的質問:“你是誰?”“找我有什么事?”我猜想TA可能誤以為我是廣告推銷之類的騷擾電話,所以語氣非常生硬。到后來TA聽出我是應聘公司的面試官后,語氣略顯尷尬,可能是有點緊張,TA解釋了自己現在不方便接電話之后,就只是簡單要求我稍后再來電溝通,然后就匆匆掛了電話。
坦白說,這通電話之后我直接在這份簡歷上打了個×。真的別驚訝我的草率和“以聲取人”。這位求職者在短短的幾分鐘之內處理事情的方式已經足以自毀前程了。
第一,在不能確定對方身份的情況下用不合適的態度質疑對方的溝通方法在職場真的不可取。
想想看,如果這是非常重要的客戶來電,印象分就全沒了,生意都有可能泡湯。
第二,發現自己弄錯對方身份之后的解決方法也不成熟。
至少首先感謝對方的來電,并且對目前無法進行電話溝通表示真誠的歉意吧!缺乏基本的職場禮儀又一次被扣分。
第三,被動的等待下次面試機會的到來非常愚蠢。
競爭如此殘酷的社會,時刻都要把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里。主動邀約下次打給面試官進行溝通的機會或許還能挽救你的前兩個錯誤。
消極被動的心態在職場總不會有好運氣!
02
中英文的自我介紹的確需要充分準備,但千萬別像背課文。
經常碰到大學剛畢業的應聘者對于自我介紹那是張口就來,但是流利順暢的過了頭,一聽就是背了無數遍,而且面對任何公司都是這一套。
老實說,雖然HR不會因為“背出來”的自我介紹就一下子否定掉你,但是這一環節真心不會為你加分,而沒有針對性的自我介紹其實同樣也浪費了彼此寶貴的時間。
建議大家針對自己應聘的不同公司不同崗位所需要技能的不同,根據自己簡歷里提到的內容,有側重點的展開和補充,時間控制在3-5分鐘為宜。
說到英文面試,也跟大家分享一些有趣的經歷。
通常我在5分鐘的簡單中文溝通之后,會進入英語口語測試階段。
- “So now can you say something more about yourself in English?”
- “Yes. My name is ***,I come from Ningbo,Zhejiang Province. I graduated from *** University…”
聽著這幾句無比流程化,無比熟練的英文自我介紹,每次我都要強忍著自己別笑出聲來的沖動。
這幾句英文自我介紹的開場白,真的好像所有人都商量好的一樣,還是百度搜索頭一篇我不知道。如此的千篇一律,如何能使你在萬千人中脫穎而出?
重點是,這幾句真心是廢話。
我前面已經用中文對你做了5分鐘的了解,而且我的問題里強調了“say something more”,如果你還用自己背熟的東西來回答我,不是你的英文溝通能力真心沒有達到“良好”,還無法自如的進行簡單隨機的日常交流,那就是你非常缺乏臨場應變的能力,思維固化,不夠靈活。
其實,基礎崗位所需要的英語能力并不需要非常強,按理說大學四級的英文水平已經足以應對了。
可是我接觸的很多面試者,一面對要講英文的情況就一下子慌了神,遠遠沒有講中文那么自信。我甚至碰到過拒絕和我說英文的面試者。
這點自信都沒有,怎么通過面試呢?
明知道英文是進入外企的硬杠杠,既不充分準備,又要來面試,你對自己的運氣就這么自信?
大學里只要是通過四六級考試的英文都有一定的基礎和詞匯量了,哪怕大四找工作之前突擊1個月的口語,基礎崗位簡單的英文溝通都不會成為很大的障礙。
所以,不要被英文面試嚇到,語法錯誤、單詞出錯、回答不流利都不是大問題,但是自信的語氣和聽懂問題回答到位才是最重要的根本。
03
過度自信不可取,有時真誠謙虛的態度反而會給你帶來好運。
前面講了一些淺顯的電面小技巧,都非常實用具體。
技巧和能力固然重要,但是另一個幾乎影響面試結果50%的因素竟然是“態度”。
經常會碰到一些非常自信的應聘者,看簡歷就知道在學校也是能力出眾的風云人物,各類比賽活動一個不落,社會實踐也滿滿霸屏。
電話溝通中明顯能夠感受到強大的氣場直穿耳膜,對于所提問題侃侃而談,見招拆招,基本上回答的也有理有據,滴水不漏。
給人的感覺就是對于自己能夠成功通過面試100%的自信。
不得不承認,自信的確是職場非常重要的素質,但是凡事都講個度。
你還沒入職呢就如此篤定自己已經完全能夠駕馭工作,甚至給人一種我不選你就是“腦子進水”的感覺真的就物極必反了。
試想一下,如此“自負”的新人,或許業務素質過硬、適應能力也非常強,及其容易在短時間內勝任工作,但過度的自信會給人留下“不踏實”、“浮躁”、“管理成本較高”等負面印象。
如果面試銷售類、市場類的工作可能還好,但如果是服務、運營、行政等類型的工作,可能本身公司需要的是更加具有親和力,態度謙虛,低調不露鋒芒的性格。
新人初入職場,在任何一個崗位至少也要踏踏實實干個一兩年,你這么自信,HR真的會懷疑:這個崗位留得住你嗎?
對于HR來說,員工離職率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考核標準。
如果一旦給面試官留下這樣的印象,那真的糟糕了,或許你的能力出類拔萃,但卻輸在了自負驕傲的態度上。
既然是來應聘,既不盲目自卑,也不過度自信,不卑不亢才是正確的求職態度。
04
有些問題是雷區,第一次電話溝通,千萬不要提及!
還有很多面試者,沒聊兩句,就著急的開始打聽:
“請問這個崗位的薪水是多少?”
“請問你們五險一金都交嗎?”
......
每當聽到這樣急不可耐、一上來就直接溝通薪水報酬的面試者,我通常都會馬上結束電話,直接刷掉這名候選人。
請大家永遠記著,薪水、福利待遇等問題,只有在你全部面試都通過之后才會被提及。
在這之前,所有的流程里面都是公司對于你個人是否適合公司文化,能力是否勝任這個崗位而進行的。
這是非?;镜拿嬖嚦WR。千萬不要在面試官沒有主動提及這個問題的時候就先拋出來,一旦如此,后果真的是自掘墳墓。
即使面試官在每次面試結束時問你是否有其他問題想要了解,你可以問問崗位和公司相關的情況,但切記不要問薪資相關的問題。
為什么啊?薪資當然是每個求職者最關心的的問題了。我不是為了賺錢,何必浪費時間應聘呢!
沒錯!但是要不要你真的全在公司。
在還沒決定錄用你之前就算是你知道了薪水的數字又有什么意義呢?
而且,每個崗位的薪水其實都有一個range,最終的薪資取決于應聘者的能力高低。
把薪資的問題留到最后,當公司決定錄用你的時候,其實你反倒擁有了更多主動權,可以為自己爭取更好的package。
特別是當你手拿幾家公司的offer的時候,更加有了談判的資本,真的可以選擇自己最想去的那家公司和HR好好談談薪資的方案。
職場如江湖,面試就是要拿到那張江湖通行證,認誰不是一把辛酸淚,一部血淚史??!
新的一年,祝大家都能找到稱心如意的工作!
- End -
作者:孫幫主
混跡互聯網八年的BAT老鳥,全球領先英語培訓機構負責人,現就職于世界500強頂級咨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