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其實母親給我太多的正面的影響,我一直都引以為榮,并暗自慶幸??墒牵@世界上沒有任何一件事,或者一個人是完美的,尤其當一個人承受太多責任和壓力的時候,難免會選擇一種方式宣泄,解脫,釋放,以達到減壓的目的。對于母親的理解,我是覺得她背負了太多的責任,在那個簡單原始的年代,信息過于閉塞,交通極度不便,來自不同地區的青年男女們僅憑一雙手,開始了對荒漠草原的開發建設,一條土路,南北零星散落的住房,逐一建立完善的國家機關,城市機構也相繼聳立起來,母親和姥姥唯一的聯系就是書信,那時候平信要走半個月才能寄達。母親高小畢業,被分配在了百貨公司做一些寫寫算算的工作,因為她聰明又負責任,工作還算出色,在單位里很快引起大家注意。
? ? ? 很快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已經成家的都熱情地為未婚青年拉紅線??墒悄赣H有自己的想法。她所有的人生抉擇都緊緊圍繞著她如何為家里做貢獻而權衡利弊。母親身高一米六三,長得也算清秀標致,人又精干利索,所以也是未婚男士的理想對象,可是媽媽很冷靜,她沒有年輕人的沖動和許多對愛情的浪漫憧憬,在她心里,就是一個念頭:怎么樣能更大限度的照顧家里。于是,母親告訴我,她選擇父親的理由就是,父親當時跟所有人都說他是獨生子,父母雙亡,家里沒有什么親戚了。母親覺得,這樣的話,婆家就沒什么負擔,倆人的工資就會由她一人支配,沒有人再會來分一杯羹。于是,兩個人就這樣“各懷心腹事”走到了一起(其實父親還有叔叔們在老家,自己還有一個親姐姐因為當時政策原因也遠嫁他鄉。有近十年吧,父親都不敢跟母親說家事,也沒有回去過。)
? ? ? 事情如母親所愿,結婚后,母親成為家里說了算的女主人,父親一個文弱書生,不怎么會干活,家里家外,都是母親一個人料理。母親完全掌控了財政大權,雖然倆人每月只有十幾塊的收入,可是母親精打細算,也都多少能有些盈余。每年年底,她都把柜子里的錢拿出來,(當時的柜子就是木匠打的一個長方體,我記得錢就放在箱底的一個新臉盆里)計算攢的錢能干什么。有時候,就從郵局把錢給姥姥寄回去;有時候,就把它變成當時很難買到的商品,什么自行車啦,縫紉機啦,攢到足夠一個人背的,母親就在年底回一次老家,把東西打成兩三個大包裹,就一路背著。那時候交通不方便,從東烏旗到錫盟要一天,得住在商業局的招待所里,因為是系統家屬,也不收錢;第二天再往張家口走,再在批發站招待所住一天;第三天坐上去北京的火車,還大多是站票,因為這樣省錢。到了北京南站,哥哥們得看著行李,媽媽跑去簽字轉站,有時候趕上冬雨,黃膠泥的地面能把鞋子粘掉下來,哥哥們趴在行李上一動不動等著媽媽回來,因為他們知道這兩大包東西對母親有多重要。簽了字再坐上車,就能到姥家的村頭了。這一路,可沒有什么大飯店可以解饞,媽媽臨走時在家里抄了油炒面,煮了雞蛋,炸點果條一路湊乎著充饑。那時候老舅已經到了上學的年齡,過了危險期,他比大哥沒大幾歲,所以玩起來也不分什么長幼。媽媽每次回家,村里都像過節一樣熱鬧,人人都夸母親孝順,每次回來大包小包,竟是村里沒見過的稀罕玩意,姥姥的日子也越來越富裕,姥姥也因為有這么個能干的丫頭在村里街坊們中間成為舉足輕重的人物。
? ? ? ? 可是,其實哥哥們也知道,好多東西,我們也是第一次見,尤其是吃的。為了盡量節省,我們在家里吃的都很簡單,我記憶里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母親對父親還算很遷就,因為人家沒什么負擔,而自己的娘家卻正好相反,所以父親每天早上能吃到“包子干”,就是饅頭片,烤干的;每次父親吃的時候,我們都面面相覷,尤其是二哥,緊著咽口水,而我,因為身體太弱,父親有時會破例給我一塊。小時候我想,老家人真是太壞了,他們奪走了一個母親對兒女應有的愛,而讓一個已經成了母親的女人時時刻刻心心念念的都是他們,省吃儉用把最好的都給他們留著,想辦法千方百計的捎回去,而對自己的孩子,卻是近乎殘酷的嚴厲和苛刻。我們的衣服,都是大的穿小了小的穿,小的穿壞了補著穿。而母親,總是省出錢來買上布料,給姥姥老舅姨姨們做新衣服。那時候,我覺得母親看她弟弟妹妹的眼神會比看我們慈愛,我很嫉妒,那哥哥姐姐應該是更嫉妒,因為我是最小的,我還算是母親最疼愛的一個呢!
? ? ? ? 母親,從小就在我心里成為一個謎樣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