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新聞熱點:
【新浪財經:銀監會調研城商行異地非持牌機構 看四大重點】近期銀監會城市銀行部通知,就城商行異地非持牌機構情況開展調研,主要包括上述機構基本情況、主要風險和問題、已采取措施以及下一步工作安排。實際上,該類調研并非第一次,本次調研將特別檢查“銀監會集中開展銀行業市場亂象整治工作后是否仍有頂風作案、違規新設的情況”。
【深交所:健全風險管理體系,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深交所稱,十九大報告提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的首要任務,下一步將認真貫徹落實十九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探索新的風險管理模式,深化風險管理體制,搭建風險監測預警平臺,強化落實風險管理責任。
【中證報:PPP加速落地,投資增速料止跌回穩】新年伊始,福建、陜西、河北等多省市相繼明確2018年投資及PPP計劃。綜合來看,多數地區項目投資計劃超千億,投資增速超10%;PPP方面,落地進程正在加快,規范管理清理已成各地新一年首要要務,戰略新興產業及生態環保等成為重點支持領域。
水泥需求進入淡季,加之1月11日熟料價格回調這劑猛藥,多重因素引發長三角、鄂東、福建、河南、山東、江西等地區水泥價格不斷走低。市場人士預計,在春節之前,需求恢復都比較差,上述地區水泥價格很可能持續下調。
新華社發文稱,2018年在“房住不炒”的定位下,樓市調控仍將一以貫之,同時各地將因城施策,針對各類需求實行差別化調控政策,長效機制也將加快建立。
【境外機構持續熱捧人民幣債券】在我國債券市場開放政策效應持續發酵,人民幣債券高收益率優勢突出的背景下,人民幣債券持續受到境外機構熱捧。業內專家建議,未來在債市對外開放不斷深化的過程中,要進一步完善國內債券市場的制度安排和環境建設,以更好的“硬件”和“軟件”為國際資金的不斷涌入奠定基礎。(經濟參考報)
發改委:將根據經濟金融形勢需要,進一步擴大外資銀行境外融資借用外債規模,促進跨境融資便利化;各外資銀行要按照國家產業政策和戰略規劃的重點方向用好外債資金,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按季度報送外債執行情況,切實防范外債和金融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