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在送女兒去幼兒園的路上,看到一棵樹,開滿了花 。
心想,這不是去年在臺風天吹得只剩主干的那顆樹嗎?
以為它會死,沒想到活過來了,不僅活過來了,而且還開滿了花,絲毫看不出受過重創。
看起來這棵樹什么都沒做,它能活下來也是最自然不過的事情。
但我想,如果樹會自己說話的話,它肯定會來澄清說,它一天都沒有停止生長。
它的根在臺風過后,應該是松動了,為了不讓自己倒下,根系必須扎得更深才行。
于是根的任務就是往更深的地下扎,每一天都如此。
等根的營養輸送到樹枝,又有許多蠢蠢欲動的葉子開始冒出來,開始是一片,后面是兩片,再后面就是三片四片......無數片。
葉子不停歇地長出來了,可以進行光合作用了,為樹本身吸收更多的營養。
就在來來往往的路人眼里,在每一個日日夜夜,樹的根、樹的枝,樹的葉,它們都在努力的生長,一天也都耽誤。
樹如此,自然界任何有生命的物體都如此,人也一樣。
自我們出生起,每一天每一秒都在生長,毫不停歇,雖然我們自身感覺不到。因為它是個自發的行為,早在我們的基因里,這個生長的因子就刻下了。
只是人的精神世界卻往往不是這樣,我們周圍的大部分人,身體雖已長至成熟,可內心的成熟度卻遠遠比不上身體。好比巨嬰。
一直很好奇,為什么人的身體可以自發成長,精神層面卻做不到呢?
或說精神層面盡管可以自發成長,但很容易受到影響,進而阻礙成長的速度或干脆直接掐滅了成長的根源。
身體的成長給予一定的營養和活動就好了,那精神的成長要給什么?又是什么在影響著精神的成長?
如果也是給營養和活動的話,這個營養是以什么形式給的?活動又是以什么形式展開的?
寫下問題輕而易舉,找到答案卻不容易。
腦海中也是有些零星的答案,不過沒辦法完全說服自己。
還是等找到可以讓自己信服的答案,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