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西安游學學到了什么之二
03.結識太多優秀的戰友
與我而言,西安并不遠,我還要去游學,這在我的朋友圈曾經引起小小的轟動,游學歸來還有圈里的朋友當著我的面討論這件事情。這讓我發現,我朋友圈里的朋友,有的確實不懂我。
第一次見雪梅姐(這是昵稱,她比我小),她問我為什么來游學,我的回答是給我尋找更多的正能量。
對,給自己賦能是我此行的目的。
而這個目的真的實現了。
參加這次活動的100多位戰友,分成十個小組,我在第五小組,正式成員共10位戰友(還有上品戰友帶著上高一的兒子)。4天3夜的接觸,每個人都賦予了我滿滿的正能量。
組長曾雪梅是我們組年齡上的常務老大(我是真正的老大),我們的職業身份相同,年紀也最相近,聊的也較多。她喜歡中華傳統文化,熱心公益事業,注意通過學習提高自己,工作之余參加國際華學恩學公益平臺學習和志愿服務,傳承中華文化。通過學習,不僅使自己的家庭更加幸福,也幫助了更多的人和家庭“身體更健康,事業更有成,家庭更幸福”。她的言談舉止,都是和煦的溫暖。特別是她代表我們小組在“三分鐘分享挑戰賽”上所作的“死教育了我怎么活”的演講,讓我既看到了她發自內心的對眾生的悲憫,但又不僅僅是悲憫,還有用傳統文化濟世救人的決心和行動。
廖謙來自重慶,是我們小組除我以外唯一的男士,也是我的室友。他比我先到,我一開房間門,他的一聲“大哥”立即拉近了我們的距離。他白晳稍圓的臉上架著一副眼鏡,透著幾分儒雅。他曾經在央企軍工企業工作過十年,作到公司副總,卻依然選擇辭職創業,從理工男做起了家庭教育。這樣的事業轉折,在我身邊從未看到。這里需要的既有勇氣和底氣,還要有超強的學習力。
孫昭曉是廣東肇慶人,徒步長城時我們走在一起,聊了很多,加上在露天房頂吃燒烤時各自的自我介紹,我對她有了更加立體的了解。看似柔柔弱弱的一個南方女子,卻有太多讓我欽佩的地方:經歷家庭感情變故活出自我;十年深耕當地房地產經紀行業,業績在同行業名列前茅;喜歡通過寫作與自己進行心靈對話,寫出了十幾本日記,一百多萬字。這可能就是來自柔弱的剛強吧。
真正認識依藍,應該是活動的第三天,4月2日。我有事乘高鐵從西安到洛陽,在高鐵上讀到依藍的自我介紹的文章。她叫劉美美,來自廣東深圳,目前是一名資深代購自由職業者。她十幾歲師范畢業就離開家鄉外出闖蕩,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都留下了她奮斗的足跡,二十七八歲開始談戀愛,結婚生子。她的經歷,既有年輕人勇敢走出家鄉獨闖世界的豪邁,又有提前謀劃步步為營的沉穩。游學回來,竟然一次寫下9800字的游學筆記,西安的古城墻,秦始皇兵馬俑,陜西歷史博物館的一件件珍寶,在她筆下熠熠生輝,變得更加具體、詳細、生動。讀后我點評說博物館應該給她獎勵,現在又覺得不對,因為讀了她的文章,沒有去過西安的就不用再去了。
易朋來自珠海,是我們小組年紀最小的一個。她給組里每一個人大哥大姐的叫著,其實他和我們大多數人,尤其是我和雪梅,根本就不是一代人。正如美美所說,大家公認,小易長得漂亮,學歷也高,說話得體,儼然是個富家女。但了解方知,小易從小家境不好,小時候就開始幫著奶奶干活,完全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在這樣的條件下,她仍然考上了大學,讀了研,當然,都是靠助學貸款、助學金、獎學金讀完的。現在的小易有了好工作、好老公、好家庭,這些都是她用努力換來的。她堅持跑半馬、堅持早起、堅持日更寫作,爭取各種學習成長的機會。她還要在深圳買房,這是很多普通家庭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但我相信她能。借用室友廖謙說給小易的話,做個專業的斜杠青年吧,焊接女工程師,很吃香的好不?有專業打底,縱橫捭闔只是時間而已。你很優秀,繼續加油。
上品是南京人,這次來帶著她上高一的兒子。因為她要照顧兒子,我們彼此交流的不多。她有一副南方人特有的精致的臉,留給我們印象最深的應該是臉上總掛著微笑,尤其是看她兒子的時候,微笑中帶著慈祥。露天吃燒烤那天我們組做自我介紹,輪到上品的時候我好像剛好有事,錯過了她的介紹,后來看她的文章,才知道除了寶媽的標簽,她還是品質新國貨供應鏈合伙人、感育讀書會領讀人、007全民寫作大師,妥妥的優秀!
再有就是我的老鄉張秀華了,首先是她體力好,活動前剛爬了華山,第二天又完成了13.7公里的古城墻徒步,令我望塵莫及。她非常豪爽,說完話就會自己先哈哈大笑,笑聲里透著面對生活的溝溝坎坎的淡定和從容。她在深圳闖蕩多年,又因為聽了家庭教育課,回到老家伺奉雙親,照顧孩子。如今又要重整行裝再出發,開始新的奮斗之旅。她還不是007的戰友,是看了朋友圈的一個消息就報名參加了這次活動,這種行動是不是和她的性格很像?祝愿老鄉一切都好!關鍵是早日加入007,我們一起走出去寫下來,一寫寫七年,寫完七年去南極。
最后要說我們組最優秀的韋偉戰友了。她是007的元老級人物,因為007堅持寫作,有了工作,收獲愛情。她是這次100多人參加的活動的組織者,20多歲的年齡,把活動組織的井井有條,精彩紛呈。她的優秀,不用我細說了吧。
這些都是4天3夜朝夕相處的戰友,每個人都賦予了我不同的正能量。
當然,活動還讓我看到了神經了的老龍貓大哥,樂于助人熱情開朗的喜玲姐,西安的周到地接曉安,一個朋友圈為茶農賣出600斤茶葉的夢依然,立志做良心酒的張曉麗,深耕鞋業、每天1000步踏上健康路的創始人肖健,身有微疾卻自信樂觀的時間效率管理小哥,以及所有和我有過交流,但沒有記住名字的戰友,他們不同的經歷,不同的優點,都將使我受益終生。
如果要從他們所有的優點中提煉出來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注重學習。
對,就是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