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雖然與安化縣比鄰而居,我去到那里的次數卻屈指可數。多年來,我對安化的印象是原始而神秘,秀美而豐饒。這里的大山峭拔險峻、一座連著一座,這里的水隨大山而生,蜿蜒山腳,山水相抱相依。這里是中原文化之外的蠻峒地區,擁有富有個性的梅山文化。這里是中國黑茶之鄉,馬幫的鈴聲在山嶺間響了千百年。這里人才輩出,人們質樸又勤勞,勇武又智慧……
在這按理我該先說一說安化歷史以來的名人,如清代兩江總督陶澍、云貴總督羅繞典、著名書法家黃自元,還有唐九紅、龔智超、龔睿娜等當代羽毛球奧運冠軍。或者,我也應當說一說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經濟建設中,安化人民之中涌現出的諸多強人、能人。如果這些都不寫,那么,熱情接待我們的扶王山莊男主人劉咸銀,這個返鄉創業、帶領鄉親走致富路的陰山排村支書,至少要先在這里進行一番著重的抒寫。
然而我放棄了在劉支書身上施以重墨的想法。由“放棄”二字可以看出之前我有過寫支書的打算,為什么放棄?其一是自覺功力不夠。支書的傳奇完全可以寫一個小說、劇本、報告文學和大散文,這些都遠非我的筆力所達,咱們這期七零后創作班中自有能擔當重任者。其二,從一個女人切身體會出發,支書的妻子高大姐打動我更多,也啟發我更多。
這個秋季,陰山排的大山賜予我很多,我寫了野果子,寫了蜂蜜,寫了花朵和昆蟲,寫了一只酷愛自由的鴨子,也寫了我的感冒,從而引出了淳樸、善良的嫂子。但是我心中的嫂子遠不止這些。
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它既美好又黑暗,既充滿希望又包含絕望,就像每一天都有黑暗和白晝的輪替。正如賈平凹所說:“中國人生活得可能不自在,西方人生活得可能也不自在,人類的生存任何時代都存在著物資和精神上的困境,而重要的是在困境中突破”。生活是復雜的,淳樸和善良并非無往不能的通行證。我們每個人都在具體的生活中生活,陷入許多瑣碎,經歷黑暗時分。有的人被這個過程打倒,沉淪永久的黑暗;有的人憤世嫉俗,意志消沉;有的人獲得經驗,成長心智,困境中找到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