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比特幣,我們就會想到區塊鏈,因為它是基于區塊鏈技術而產生的貨幣,而區塊鏈技術又是運行在加密經濟學理論基礎之上的,所以我首先來說說加密經濟學。
正如其名,加密經濟學主要是由密碼學和經濟學組成的。在區塊鏈技術的運行中使用了多項密碼學函數,例如:哈希算法,簽名,工作量證明,零知識證明等。這些函數都很重要,缺一不可,但是個人認為最重要的就是哈希算法了,哈希算法是將任意長度的字符串映射為較短的固定長度的字符串。比特幣則是使用SHA-256摘要算法對任意長度的輸入給出的是256bit的輸出。經濟學方面,區塊鏈與其他去中心化點對點系統的區別在于,它給用戶提供了金融和經濟激勵去完成某項工作。區塊鏈的高明之處就在于它將所有的經濟學原理融合了進來,它用到了如下兩種激勵組合,一種是代幣和特權,另一種是獎勵和懲罰。因著這些,比特幣歷經九年多,走過了一個又一個牛熊市。
加密貨幣和普通貨幣都是基于信任才擁有了價值,即當人們信任某一種商品并賦予其價值的時候,它就成為一種通貨。當某個給定的商品擁有一個給定的價值時,價值就會隨著供求關系而發生改變。眾所周知,比特幣的發行總量是固定的2100萬枚,這就是所有比特幣的市值。如果挖礦很簡單,大家就會肆意挖礦,很快就能將比特幣全部挖完并投放至市場,這樣就會因供求關系而降低整體的價值。然而事實并非如此,挖礦變得越來越難,比特幣協議要求難度值必須不斷地被提高。在挖礦過程中,區塊的哈希值及其nounce值需低于某個特定的數值。該數值被稱為“難度水平”,通常以數個0作為開頭。當難度提高時,0的數量也在增加。這就保證了市場上所供應的比特幣數量不會過多,從而保證了它的價值。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并認識了比特幣,它是一種神奇的存在,當你真正認識它的時候你就會被它所吸引,就會對它充滿信心,沒有國家地域等的限制,它會成為一種真正意義上的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