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未完待續,就要表白#活動,本人承諾,文章內容為原創,且未在其他平臺發表過。
上了大學,許多同學第一次擁有“家”-自己獨立的家。我這個家挺特殊,她是由不同省份,不同姓氏的青春者共同組成的。異鄉的城市,和這些“家人”接觸得越久,我便越愛她們。
1.
高中老師告訴我:大學都是想幾點睡就幾點睡,想幾點起就幾點起,再也不會有人管你。我們寢室和這種生活離了十萬八千里。從軍訓完,四人就大致保持著規律的作息時間表,早上6點多起床(學漢語言的需要晨背),晚上11:00睡覺。
特別欽佩室友A,和每一個人都能侃侃而談,臉上掛著從容和自信。回答老師的提問,分析一句詩可以引申出大量典故,令老師瞠目結舌。然而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熄燈前一個小時,她都在閱讀,整理知識點。漸漸地,我們三個也都準時看書,談論知識點,互相提問測試。每到期末考試,我們宿舍每人都會把考試科目歸納總結一遍,然后就有許多同學上門借復印。
進入大學天堂,原本我只想安全畢業。高中上課都沒主動過回答問題,現在還敢面對幾千人演講。因為遇見了她們,我找到了大學的目標,重拾了奮斗的意義。
我們偶爾也會逃個課,中午起床太困加上無聊的公選課,我讓A幫我點到,室友A:“我也打算不去。”另兩個室友吃驚一下,繼續埋頭睡覺。睡醒后,群消息“通緝”我們寢集體缺課。
哎,只要室友A逃課,老師必點名。
2.
這幾年有許多層出不窮的青春劇,似乎每部劇中都有經典的美食,承載一段歲月,牽動某些人。
我們寢室的美食多得不要不要的,有四川牦牛肉,有江西酒糟魚,有天津驢打滾,還有江蘇涼面,不同區域的人住一起可以大飽口福。
說起江蘇涼面,腦海中浮現“可怕”兩個字。室友第一次拌面,鍋碗勺交匯著唱起“砰”“砰”,把整個寢室都炸醒了,嚇得我以為地震,趕忙沖下床。有帶這么驚嚇的嗎?嗚嗚--
江蘇室友經常去超市買海帶、黃瓜、胡蘿卜等,自備小廚房,煮早飯、晚飯。周末,我想睡到自然醒,然而睡夢中,被一陣香味牽下床,迷迷糊糊又早起了。算了,起來早了沒事干,去背會兒書唄。
別看江蘇室友的拌面色香俱全,這年頭,一碗面也講究內涵,吃下去令人驚悚。
記得去年室友A過生,江蘇室友給她煮長壽面。第一鍋面給A分了一半,上面鋪了辣椒油、雞蛋、青菜,再配上美顏相機拍一張,秀朋友圈。不一會兒,同層樓的同學蜂擁而來蹭面,以為我們寢又準備了特產分享大家。煮第二鍋時,可能擔心不夠吃,放了許多面,鹽就把面粘成坨。我吃了一口,“好咸”,舉起飲料“干杯”猛灌幾口。江蘇室友說,自己煮的再難吃也得吃完。結果,我瞥見她偷偷倒面。
不知不覺,江蘇拌面已和我的胃相伴兩年了,從剛開始“要不要辣椒、椒油”、“不要”、“不要”到現在我們寢集體認為美食唯麻辣不可辜負。
等等,不是說吃啥像啥,為什么我的身材離面條越來越遠了?
3.
“一如師范深似海,從此蕭郎是陌路”--來自一位美女學姐
深受“禁止中學生早戀”壓迫的我們,許多人都期望在大學上演一段“致青春”。以后回憶起來,可以拍著胸脯說,我也是有過青春的。
然而,這只是想想而已。學校男女比例1:11,中文系的我們只能去學院數男生。開始時,我們還是心存那么一點僥幸,萬一緣分來了。果然,緣分來了,其他寢的同學都找了其他學院或者工科院校的男朋友,我們寢還在沉迷學習,奔波于各種活動,真沒接住緣分。
為此,寢室臥談會時,室長還抱怨:我們寢裝著各種各樣的女生,文藝女青年、長發女神、圓臉萌妹子,咋沒一人擠進脫單大軍?男生都遇不到,還脫單;哼,遞你一個白眼,自己揣摩。
室長是我們寢唯一脫單的,和男友高中就在一起了,時常教育我們,沒談過戀愛的大學就不是完整的。我們嘲笑她是山頂洞人,整天躲在床簾后裝神弄鬼,操著熟念的家鄉話和男友煲電話粥。
還好我們聽不懂她的家鄉話,不然,虐死我們三個單身汪。
在這種環境里,我們幾個室友不知不覺被錘煉成了傳說中的女漢子,搬著一撂書沿著樓梯飛奔到寢室,蹬著自行車狂奔到教室,后座上載著室友。現在看來,大學沒有一段戀愛回憶,也沒什么大不了。沒有男友的大學也可以很恣意,和室友去看電影,和室友去旅游;曾在數個別人約會的晚上,我和室友在圖書館約書。
誰說我的大學不完整,室友不也點亮了我的青春么。
4.
“大學寢室是縮小版的《甑寰傳》,4個人能建5個群”--在空間屢次轉發
東西南北的四人住一個寢,有摩擦也正常;但大家互相包容,尊重別人的生活習慣,適當磨合彼此,委婉地給對方一些建議,大多時候還是相處愉快,歡樂多多。
有一次,我參加才藝表演,她們提前幫我化好妝,搭配表演服裝。上場前,不斷給我打氣,買了3根熒光棒替我加油。我表演的節目排在后面,越到后面大家越感覺無趣,當時擔心,我表演完會不會鴉雀無聲。江蘇室友一臉嚴肅地說:“要不要給你拉一橫幅撐場子!”表演中,我看見3根熒光棒在閃動,那是我見過最美的光,驅散了所有的擔憂。表演完,耳畔響起她們狂呼“好”“好”,合著稀疏卻響亮的掌聲,然后帶動全場掌聲雷鳴。
在413這個寢室里經歷的感動還有很多很多,參加辯論賽,我們各自收集材料,共同討論、模擬切磋,比賽時慫的對手啞口無言;室友參加比賽需要投票,我們面向朋友、親戚、同學各種拉票;還有寢室公共桌上一直站立的幾罐飲料,陪你深夜聊天,治愈各種心情不爽。
布置寢室時,我們因意見不合,彼此不待見許多天。但門上那幅勵志語:“想要走的快就一個人走,想要走的遠就一起走”,大家都贊同,可能是我們把這句話運用到了極致吧。我們就像幾塊木板組成的水桶,各有短板、長板,大家坦誠相待、互相扶持,共同成長。
上大學第一次住校,既興奮它的感覺,又擔憂它真如《甑寰傳》般,然而,遇到了室友們后,她們都在潛移默化的改變著我,使我更加優秀。現在完全愛上了寢室,也越來越珍惜和她們相處的每一天。
我們在大學已送過兩個秋冬,未來的兩年里大家都準備考研,希望四個小可愛都能得償所愿,去自己心儀的高校繼續深造。
時光未老,我們不散,若非要用詞形容我們的青春,除了“未完待續”,真的再也沒有合適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