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章摘要:
朱正南夫婦身體好轉后,憐兒帶瓷兒、符凡迪回首烏谷住了幾天。瓷兒與師兄單獨相處時,發現自己早就愛上了師兄。通過細心觀察,她知道師兄心里也有自己,但因為兩人之間的年齡差距以及符凡迪的失憶狀況,這份感情的前景還不得而知。
第26章:棋子之悲
1
初九那天,憐兒打探完瓷兒家里的情況后又去茅府看望朱正南夫婦。這個三十多歲的精壯漢子,茅府的人見過兩次了,聽說是京城來的絲綢商,和老爺是朋友,他和老爺在書房一定是在談生意,下人們一點都不覺得奇怪。
憐兒對茅威福說:老三,這段時間真是辛苦你了。正南夫婦的一日三餐,說來不是大事,但你每曰要去外面準備,春節期間很多店又關門,我知道你費了很多心力……
“二姨,您這么說不就見外了嘛,我茅老三現在生是您的人,死是您的鬼……”茅威福自從憐兒喊他老三后,就跟著瓷兒喚憐兒為二姨了。他發現這個以前讓他聞風喪膽的老前輩、老神仙其實一點架子都沒有,特好相處,他都敢開起玩笑來了。
“哈哈,你的心意我領,但我現在想到讓你省力一點的辦法啦!你把正南他們喚出來,我給他們打扮打扮?!睉z兒果然沒有介意茅威福的玩笑,樂呵呵地吩咐道。
片刻之后,朱正南成了滿臉絡腮胡子的半百老頭,劉麗華成了臉上有塊暗紅胎記長相不算奇丑但再也沒有半點動人之處的中年婦人。這個新面具,就是瓷兒初次學繡時弄到幾滴血跡的那個,這幾天在首烏谷比較閑,憐兒把它趕制完工了。
茅威福不止一次見識姨仨的易容術了,他看得羨慕不已地央求道:二姨,這面具給我留一個可好?讓我沒事也變個模樣玩玩。
“去!你以為戴這面具跟戴帽子一樣容易?告訴你,不跟我練上三年五載的你可戴不成?!?/p>
“唉,真沒勁……”茅威福搖頭嘆息的沮喪模樣惹得憐兒又笑了起來:“老三唉,我跟你說,人這一輩子,好玩的東西可多了,你以后回了茅山,可也給我玩點正經的東西出來嘛?!?/p>
也許因著憐兒的這句話,茅威福后來鉆研到武器的發明中,天籟國建成之后,茅家整個家族遷徒了過去。茅威福擔任天籟國首任兵部尚書,在他五十多歲的時候還發明了火藥,天籟國成了那個時空中武器最為先進的國家,成了大晉奈何不了的一個國中之國。
憐兒從茅府回首烏谷后,符凡迪說他已經參觀得很開眼了,但這里的住所畢竟不是很寬敞,他一個大男人老和師父師妹擠一塊住也挺不方便的,那禁行令又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結束,所以他強烈要求回小木屋去,說再賣唱幾天多賺兩個盤纏也好。
憐兒笑了:“你賣唱的錢夠我們花一天還是半天呀?你放心,各地官府、劣紳的銀庫就是咱們自己的銀庫,錢是取之不盡的?!?/p>
可符凡迪還是要求回小木屋去。瓷兒心里有鬼,一句勸解的話都沒敢說,只怕讓師兄不自在了就不跟他們去天籟國了。憐兒以己度人,以為凡迪更喜歡住熟悉的地方而已,也不再勉強,遂讓瓷兒送他回去。
瓷兒知道師兄是想和自己保持距離,沒想到二姨又讓她單獨送師兄回去,她心里暗暗開心,但一路上再沒敢和師兄稍示親熱,把師兄送回后也是片刻沒有停留就回了首烏谷,相對蘇素沒有那么精細的憐兒竟絲毫沒有發現兩個徒弟之間微妙的變化。
朱正南夫婦換了外形后成了茅威福朋友的哥嫂光明正大地借住在茅府。憐兒隔兩三日便帶著瓷兒和符凡迪去茅府喝上一杯茶,坐上一兩個時辰,一來幾個人聚聚,二來探聽下禁行令何時解除。
每次去茅府,憐兒讓符凡迪恢復準備離開榆葉時的儒雅打扮,瓷兒則本色出演,只是穿著更成熟些,憐兒說,萬一有人問起,就說凡迪是憐兒的朋友,和瓷兒是一對夫妻。
符凡迪聽了師父的吩咐哭笑不得,很是尷尬。瓷兒裝作若無其事地問道:二姨,你的打扮看上去和師兄年齡差不多,為什么不讓我當你的妻子呀?
憐兒沒心沒肺地回道:也行,你想說是誰的妻子都成,別說漏嘴就好。
于是,每次去茅府倒成了瓷兒暗暗盼望的日子,而符凡迪內心不自在,卻也只好盡量表現得很正常。
3
在茅府閑聊的時候,朱正南夫婦也越來越暢開了心扉。從他們口中,大家了解了很多大晉的宮廷秘事。
大昭五年,木匠太子朱天校出宮時二十四歲,弟弟朱天檢才二十歲。兩年后大昭時期的首次文字獄剛剛接近尾聲,已成為太子的朱天檢被派往南方巡視,在紹華城朱天檢認識了正南的母親---紹華首富、一個靠釀酒發家的商人之女,即后來的淑妃娘娘。
說來朱天校第一次喝的的女兒紅就是在朱天檢與淑妃私訂終身的宴會上喝的,這也是兄弟倆在宮外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見面。朱天校當時叮囑朱天檢回宮后要勸誡父皇慎重對待文字獄,要知道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作為皇帝,得天下后一定要以發展生產為主才能獲得民心。當時大昭皇帝對朱天檢這唯一的兒子的諫言還是能聽進一點的,所以大昭十年后大晉開始鼓勵商賈。
當然,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大昭皇帝在晚年還是又搞了一次規模更大的文字獄的。而朱天檢對這個視權力如命,多疑又殘暴的父皇也一直非常忌憚,他和淑妃私訂終身后并不敢立即把她帶回宮去,而是直到五年以后朱正東都五歲了,他遇到淑妃前娶的側妃生了長公主,又按照父皇的安排有了朱正恩母親這個太子妃才敢懇求父皇答應把淑妃接進宮去的。
朱天檢和淑妃也算是一見鐘情,兩情相悅,五年的分離又是久別勝新婚,所以淑妃進宮后前幾年他們的感情還是很好的,朱天檢那時都不怎么和太子妃親近,太子妃恨得牙癢癢卻還得裝著毫不介意的樣子討好朱天檢,以求太子難得的寵幸好給她也留下一兒半女。
淑妃進宮兩年后又生下了朱正南,其他幾個濫竽充數的嬪妃也生了幾個公主,而太子妃還是一個子嗣都沒有。大昭十五年,已經八歲的朱正東莫名其妙淹死在自己寢宮外面的井里,自此,淑妃便如驚弓之鳥,時時擔憂朱正南的安危。
按照慣例,皇子五六歲后要離開母親移居自己的住所,可淑妃堅決不同意正南離開半步。也許正是這件事情,使一向不敢違拗父皇半點的朱天檢和淑妃之間的感情有了裂痕,后來朱天檢便移情于徳妃了。而徳妃本是太子妃安插到朱天檢身邊的一顆棋子,徳妃受寵,太子妃自然得利,再加上大昭皇帝的干預,所以大昭二十一年,太子妃生下了朱正西。
大昭二十四年,徳妃又生了四皇子朱正北,自此,淑妃更受冷落。因此,在朱正南的記憶里,母親一直是很低調的,對于朱天檢,她的心已死了,她只求朱正南能在自己身邊平平安安活著就好。
朱正南從小跟著母親坐冷板凳,對于權力,他也看得很輕,他從來沒有想過要去繼承皇位。娘倆低眉順眼,小心謹慎地處事,總算換得了十幾年的平安。不過,淑妃的心肯定是被朱天檢傷透了,長年郁郁寡歡的她在朱正南二十歲時就病逝了,享年才四十四歲。
淑妃死后,朱天檢或許又良心發現,他突然覺得那個備受冷落的兒子竟然英俊又聰慧,倒比淑妃生前對他多了幾分關愛。那時太子妃生的次子朱正恩才兩歲。
說來朱正恩在權力之爭上也算是個天才了,在他還不到十歲的時候,他就知道去討好當皇帝的爺爺,還知道拉攏朱正北給朱正南下絆子。
大昭四十七年,大昭皇帝八十四歲駕崩前留遺囑要求繼位的大明皇帝立十六歲的朱正恩為太子,一向聽話的朱天檢自然服從父皇的旨意,反正朱正恩也是自己的親兒子。
可成了太子的朱正恩卻以己度人,覺得哪個兄長都和自己一樣對皇位有著覬覦之心,他甚至對和自己一母同胞的朱正西也不放心。
大明五年,三皇子朱正西府上發生了一次奇怪的投毒案,三歲的皇孫朱民太中毒而死,二十八歲的朱正西經御醫救治雖活了下來從此智商卻還不如一個三歲小兒。而令人蹊蹺的是,三天后朱正西的母親,當年的太子妃,后來的陳皇后也服毒自盡了。
御醫向大明皇帝稟明陳皇后所服毒藥和三皇子一家所中之毒乃是同一種毒物,可御醫隨后就發瘋了,所以他的話也作不得數。大明皇帝后來下旨這件事情不再調查,也不得再議論,可宮里還是有傳言說三皇子的毒是朱正恩逼著母親陳皇后下的。
4
聽了朱正南的敘述,每個人都感覺心驚肉跳的。果然天下最黑是皇家??!曾經也比較擅長陰謀詭計的茅威福自嘆不如,他慶幸地說道:二姨,我是真虧得您給我下毒??!您這毒把我給毒醒了,這權力還真不是什么好東西,看看皇宮里那些爭斗,弄得兒子不像兒子,母親不像母親,到最后一個個都沒有好結果,還不如出宮做木匠呢!唉,對了,那朱大哥你又怎么會到榆葉來的呢?
“唉,我吧……其實父皇總的說來心腸還是比較軟的,而且后來他也慢慢見識了太子的毒辣,尤其是三弟中毒后,他對我和四弟也釆取了一些保護措施的。可他還是沒能阻止四弟中圈套,不過也難怪,正北本來以為自己和太子是一伙的,沒想到太子會陷害他……”
“天哪!朱正恩那小子看來比他爺爺都有過之而無不及??!大明皇帝執政的十七年,雖然延用了老皇帝的一些政策,但他自己還是沒想什么新招來折騰百姓的,敢情大昭皇帝的狠毒全部隔代遺傳了啊!想想徳妃也是白白當了別人的棋子,到最后還是保不住自己的兒子?!睉z兒聽到這里也是十分感慨。
“不知道算計那么多做什么呢?那布棋的陳皇后結局也不比徳妃強哪去?。 贝蓛郝犃硕痰母锌踩滩蛔〔逖缘馈?/p>
“是啊,人生如棋!我無法選擇自己的出生,就像棋盤上的每一個棋子都有固定的走法,我可能注定要成為一顆亡命天涯的棋子吧!”朱正南很為自己的出身而悲哀,他頓了頓繼續說道:“大明十六年,太子誣陷朱正北要刺殺他,來了個先斬后奏,父皇拿他也沒有辦法。眼看著親生的兒子一個個先于自己而去,父皇感到了一種深沉的悲哀。那一年,他的身體狀況急劇下降。為了保住我,已知命不久矣的父皇指定了七個比較忠心的大臣輔助太子其實卻是想牽制他,可父皇駕崩后,不知道朱正恩那小子使了什么手段,竟把那扶靈七大臣都收拾得服服帖帖的。不過他登基半年后姑父張國師還是偷偷送信給我讓我逃到榆葉來,他給我們買下了開糕店的那幢房子,可后來卻很少聯系我們,大概是怕朱正恩發現吧,所以我們就只好自食其力……”
“也許你姑父也只是把你當作一顆備用的棋子吧?如果他的利益和朱正恩不起沖突,那你就能在榆葉平安備著,如果他們之間的平衡點被打破了,你就得浮出水面了,而你的生死則取決于他們之間的輸贏……”姜到底是老的辣,憐兒一下子就看到了問題的關鍵。
“看來張國師是輸得很慘哪!那犬刑,虧那小子想得出來!而且張國師的夫人,可是曾經風光一時,甚受大昭寵愛的金陽公主哎,竟然也被賜自盡。唉!大昭皇帝在地下看到自己的子孫一個個是這樣的下場不知道會作何想呢?”
俗話說旁觀者清,當茅威福作為一個旁觀者時他才明白自己以前羨慕向往的權術是多么的無意義。他可以預見當今皇帝的下場也不會好到哪去。
大明皇帝的權力不是靠爭奪而來,所以他的身上才會保留更多的人性,可他同樣無法左右子孫們手足相殘。想想權力還真是個魔鬼,它既充滿誘惑,又讓任何人都無法擺脫它的嗜血特性,無論是誰,只要接近權力,必受其害。
5
大圣大和皇帝沒想到他的一個禁行令反而成就了一個奇跡般崛起的神奇帝國。在一個多月的禁行期間,茅府的討論相當于召開了好幾次圓桌會議,大家通過對大晉成敗的分析統一了幾個觀點。
其一:人,作為大自然的一分子,人人生而自由平等,生存、言論、追求快樂和一切美好事物的權利天然存在。只有承認這一點,并把它當成人人必須遵守的公約,人類才不會被自己自私的本性互傷得太嚴重,否則,連奪取了至高權力的皇帝也不可能避免被傷害。
其二:有真智慧的人不會去奴役愚民,只有懷著博愛的心去引領他們,開化他們,癩子村才會變成美麗的天籟國世世代代傳承下去。奴役愚民的結果是無數個大晉皇室的循環,而遠離愚民,智慧如倆姨,景色如首烏谷,也是美麗一時,最后畢竟孤獨。
其三:天籟國要制定全面而精細的法律讓國民的行為得到指導和約束,但任何一條法律條文都不能與人人自由平等的公約精神相背。天籟國建立以后,不再實行君主制。要用權力分攤并相互制約的方法斷了人去向往至高無上權欲的念頭。
其四: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的日神教帶給人們的及時行樂和無知無畏的做人準則必須制止,天籟國要推崇敬天重地,相信輪回與生命平等的大榆教,這樣生命才會有尊嚴,生活才會有希望。
其五:人不能當受人利用的棋子,也不要當摳心挖肚驅使他人的布棋人。人生應該布自己的棋。世界是美好的,人生的目的是創造、享受和維護美好,破壞美好是罪惡的,將成為天籟國的公敵。
在這樣一種社會風氣和制度下,死里逃生的大晉二皇子朱正南終于擺脫了作為一枚棋子的悲哀。他的后半生,重拾了年輕時喜歡觀天的愛好,后來成了一名天文學家,編寫了《天籟年歷》,在農業、水利、天災預測等多個領域都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天籟國后來也成了那個時空中第一個實施三權分立的民主制國家,它的科技、經濟、文化都得到空前迅猛的發展,二十年后就成了那個時空中所有國家的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