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1,“8+1”工作室進行了新學年第三次研修,研修主題為“每月要事:助學金那些事”。
應到人數:24人(包含四名實習生)。實到人數:10人,趙春曉、魏俊起、侯志強、李磊磊、李超、王向前、賈大勇、張少斌、秦望、黃磊。請假已發紅包:7人,分別為貫淼淼、豆志超、王長然、薛文娟、王磊、鄔宗炯、孔玲。未請假也未發紅包:6人,王自勇、王浩、彭安然、聶彩云、劉滿威、劉強。請以上人員在群內發紅包20元。李磊磊遲到10分鐘以上,發紅包20元。侯小鋒請假,發紅包10元。
本期話題“助學金那些事:又到了認定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時候啦,又到了國家發放助學金的時候啦!做為老班,想讓每個困難學生都得到援助,但也杜絕個別學生家長的投機思想。可是依然有很多困惑:有的學生隱約感覺不困難,可是他能提供要求的材料;有的學生確實貧困,每年都把助學金給他,可他一定上進心都沒有;還有的學生,家里發生了重大災難(甚至老師都知道),可是一聽說要公示名單,原因,堅決不申報;針對一年一度的貧困生認定,分享你的智慧做法。
由于本次參與人數較少,所以大家交流比較充分。老秦建議大家思想放開,不要只是局限于國家助學金,應該關注各類助學金的發放。并且提議從以下幾個角度討論:國家為什么設立國家助學金(愛國主義教育);個人助學金(感恩教育);對學生情況的了解渠道(入班調查表、家訪);如何引導學生使用資助款;如何開辟多種渠道籌集資金對困難學生進行資助等。
參與研修的伙伴都能根據自己當班主任過程中遇見的具體案例,總結出自己的做法。談了做法,說了困惑,交流了思想,本期研修,大有收獲。伙伴們講的每一個自己遇見的、經歷的貧困生的故事都很精彩。所以本期通過故事總結做法。
根據個人的發言,每個人的任務分配大致如下:
王向前:堅決打擊不需要資助的同學申報資助
黃磊:要保護受資助學生的隱私
秦望:受資助學生買個雞腿又何妨
魏俊起:一個人通過我十年連續資助學生媽媽不讓孩子申請資助
趙春曉:爸爸服刑,孩子不想接受資助
賈大勇:一個孤兒成長的故事(不但助其身,更要助其心)
張少斌:資助是孩子在表達家長的意愿(接受資助學生情況分析)
侯志強:助學金這件事的班級輿論引導
李磊:資助學生的那些招數
請伙伴們在下周一(10月15號)早八點前按照格式的要求結合自己和他人的觀點就自己的小切口形成文字,發到校本研修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