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放開生育政策的各種討論沸沸揚揚,除了養不起孩子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阻止人類生育的原因就是女人的生育年齡和所經歷的痛苦,以及所帶來的一系列的職場競爭、人生規劃、經濟壓力等社會、文化原因。
不像男人的生育年齡很長,孔子他爹據說是70多歲才生的他,甚至有種說法男人歲數越大,生出的孩子越聰明,當然這種說法已經被辟謠了,但女人的生育年齡卻要短很多,基本就是從18歲到45歲,而且從備孕,到十月懷胎,到生產和恢復,還不算養育的時間,最短生一個孩子一年半的時間搭進去了。
姚晨剛剛含淚演講,中國女性為生育買了多沉重的單。這個曾經如日中天的女明星和微博女王,在生完兩個孩子之后,已經差不多淡出了觀眾的視線,5年時間她錯過了太多太多,有多少小花已經迎頭趕上,你生孩子的時候,競爭白熱化的娛樂界不可能等著你。
就像自古忠孝難兩全一樣,現代社會的女性是生娃和事業難兩全,過去只生一個,耽誤的時間還有限,如果未來生3-5個娃,估計整個職業生涯就會付之東流了。
最有效解決的辦法是什么?不是政策的傾斜,而是科學的進步,以后生娃,只需要抽個半天時間抽取女生的卵子,和男生的精子,過十個月去醫院直接抱娃就好了,而且還可以一次抱2,抱3。只要卵子和精子沒有問題,醫院可能還需要保證孩子的健康,甚至在基因水平上,把一些遺傳病徹底根除掉,甚至適當的調整孩子的相貌和智力水平。
也許有的人認為這豈不是天方夜譚,據德新社報道:新人類公司宣布德國德累斯頓的霍夫曼夫婦將兩個受精卵存放于其孵化器中之后,就周游世界去了。期間,他們兩次回到柏林隔著透明的孵化器看望他們的孩子。
其原理是,受精卵放置于模擬子宮環境的培養基中,由科學家掌控營養液的調配和投放,并進行準確的溫度控制。根據直觀的和精確測量的胎兒發育情況,以及家長對于孩子身高、體型、容貌等方面的要求,對胎兒的發育進行干預和調整,使之達到理想狀態。
這件事情的真假還沒有定論,但是我卻從理論角度相信其可行性,因為子宮確實只是一個載體,其形態和位置、內膜的容受性、肌層情況(子宮肌瘤)、性/孕激素的水平和比例、子宮頸管的通暢情況、子宮腔內的酸堿度、微血管系統功能及血液供應--能供應氧氣、營養物質,排除細胞代謝產物。而如果這些情況都能夠被精確的模擬,為什么孩子不能在孵化箱里長成。而最近的無殼小雞是否也印證了這一理論。
孵化小雞是我們耳熟能詳,甚至親眼所見的事情,蛋殼起了無比重要的作用,阻隔污染、鈣質補充、通氧透氣,蛋殼就像人類的子宮,呵護著還未成型的幼小生命,大家的常識都知道,如果沒有蛋殼,小雞是不可能被孵化出來的。
但有一個叫做“小茶缸”的小雞迅速走紅,它就是在億萬雙眼睛下,經過21天,在塑料杯中誕生的,也是我國繼往開來的第一例無殼孵化實驗的成功事例。此小雞在精心照顧下,已經長成了一只英姿颯爽的小雞,開心快樂的生活著,各項發育指標都良好。
先來一波“小茶缸”從雞蛋變成小雞的無碼GIF圖,
感受一下生命的神奇
這次實驗是從7月23日起在中央電視臺播出的, 經歷了21天的時間,從一顆本應平淡無奇,但現在卻具有歷史價值的無殼蛋,到長成五臟俱全,美妙靈動的小雞,都是在一只透明的塑料杯里展現的,而塑料杯里裝的就是抑菌水,和一塊乳酸鈣和重蒸水的透氣保鮮膜環抱。
每天都能看到這團物質的變化,從一個小小的白點,開始有了血絲和心臟,生命的成長過程真是無比奇妙。我們看著簡單,但是這每一步都是險象環生,稍稍不注意,小生命就會夭折,或者造成先天不足。最后,粉嫩的小雞張著它還異常稚嫩的翅膀,用它的雙腳奮力掙扎,爬出了養育它的杯子。這時,每個人心里無不為之慶賀、吶喊!
可以想象,未來的廚房會出現一個新的小設備,當你不想吃雞蛋的時候,說不定可以孵出一只小雞。所以為什么,我們相信那個孵化箱生娃的設想,也會在不久的將來實現。如果是這樣,將會真正實現男女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