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因坐城際公交車無聊,便在微信讀書中看了知乎編寫的一小時系列叢書中的這本書,講述以色列建國前后,特別是第一次中東戰(zhàn)爭的過程。
此書文筆緊湊,言簡意賅,把猶太復國者謀求建立猶太人自己國家的歷史背景、國際環(huán)境,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與猶太人之間的矛盾等,分析得非常透徹,是一本有“干貨”的知識普及讀本。
“加沙地帶”、“約旦河西岸”、“巴以沖突”……這些常在新聞聯(lián)播中出現(xiàn)的疑問字眼,在此書里也可以找到部分答案。
不可否認,猶太民族的遭遇特別是二戰(zhàn)期間,值得世界各國的同情,而猶太人為恢復建立自己國家所做出努力、隱忍和堅毅,尤其是在第一次中東戰(zhàn)爭時,面臨極端困難下仍能化險為夷,著實令人欽佩和震撼不已。
但是,為了彌補猶太人卻又人為地讓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過上兩千年前猶太民族那樣的流浪、被驅逐和屠殺的悲慘生活,這又是誰的過錯呢?!
“一群陌生人將半個地球外的大片土地當作自己的戰(zhàn)利品瓜分了,絲毫不考慮這條直線是否把同屬一個民族的人們分隔開,或者把不屬于一個民族的人們歸入一個國家”
命運被別的國家支配的感覺是那么的無力與酸楚,無數(shù)的歷史告訴我們,什么借口都是扯淡,無論國家強弱,利益才是政治的唯一緣由,爭斗或者喪失,不過是弱肉強食的結果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