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遺憾,太多的人教過我們怎么學習,怎么做事情,我們依然沒有考進名校,沒能優秀到發光!
很多文字在宣傳,人要有恒心有毅力,認準一條路一直走下去。當你試圖轉變的時候,內心被由來已久的教條折騰的游移不定,一種聲音在告訴你要堅持,不然之前所有的付出都白費了,一種聲音說,既然不痛快就該放棄。我承認上坡的時候難免痛苦,但真的存在一種情況,你開始意識到方向確實不對。父輩們總說,年輕一輩太浮躁,跳槽的真多,如果你的簡歷上顯示沒有在一個公司長期待過,那么進大公司只有兩種可能:第一,公司你爸開的;第二,一畢業。
不否認開始的開始我們太容易從“境外”找原因,無論感情上還是工作上。蒽,人是一種需要自我安慰的動物。但人的意識是可以經時間來慢慢覺醒的,以本人為例,離開上海的第一家公司的時候我覺得是公司的問題,創業公司管理混亂,關鍵時刻我的領導把我推出去背黑鍋,冷靜下來也就明白,更多的是實力不夠。最關鍵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自己的優勢與劣勢。人在越愛的人身上越執著,越愛的事上越倔強。相敬如賓說到底是因為感情剛剛好,面對工作的時候同樣適用。
說了這么多其實我想表達的不過是,人在前進的過程中需要不斷更改,前提是你認真思考過,并對任何結果都有擔當。當然我比較反對你只是因為覺得累,而放棄一條路。最后強調一下,之前所做的任何努力都不會白費,藝術是互通的,能力也是,能一條路走到底固然好,不能的話之前的努力都是日后工作狀態的累計。
我最直觀的感覺是人越長大,能動性越加小,同時也越大。因為開始需要自己承擔后果了,正因為此,可以做自己想做的決定了。畢業是個分水嶺,這句話被很多人嚼爛了,可是不得不說是真理。從今以后再從爸媽那里拿錢,后面的不用我說每一個畢業的同學都明白。所以做任何決定前需要深思熟慮,當然也具備了獨立的人格去做決定。
年輕人常常為了證明自己是條活魚而拼命撲騰,要么用力過猛,跳出水外,要么做一條死魚,僅僅有呼吸。當然有呼吸并且用力剛剛好,而且能堅持的實在不多。
以下內容僅是個人的胡言亂語,站在女性角度的“帶有性別歧視”的表達,不接受討論,哈哈哈。
不知道是人類追求多元化導致世界多元化還是世界多元化導致的人類追求多元化。男生可以越來越媚,女生可以越來越漢。見多了割了雙眼皮的男生,對著鏡子畫眉毛的男生,畫著妝的男生,我在心醉之余,會很納悶,男生的帥已經轉移到臉上了嗎?
網上經常會看見一些原配打小三的視頻,人們在心驚之余多數會加一句“活該”。我多數會沉默,事情的起因經過不知,所以不做過多的評論。可能本身專業的原因,小有了解有時候人眼睛看見的也許并不真實!所以沒有了解清楚之前,我希望自己謹言。其實把輿論比作洪水猛獸一點都不為過,人的承受能力總是有限的。我常常覺得對小三等類似詞語人類的攻擊,多少參著那么一點仇富心理,跟小三比較配的是——錢。蒽,問題是每一種得到都要付出的。當然這攻擊更多的是顯示男女本就不平等——所有的小三都是為了錢。排除“小三”固然解恨,但問題實在不在此,無謂做一個不那么有趣的看客。
其實女性常常利用性別特點撒嬌賣萌,放在生活中是特點是有趣,放到工作中就多少增加了“男女不平等”的應該成分。腳下的高跟鞋是特色是魅力,也是力量的牽制,站穩之余還需走好。
有次一個男領導請吃飯,笑談之余盡顯惡俗,因為和我們前領導水火不容,所以言辭之間盡是以前領導作為女性為支點的侮辱。那一刻清醒的看到男女平等這條路實在任重道遠。
雖然并未能從根本上實現男女平等,但值得慶幸很多女性已經覺醒,至少意識到原來生活并不是非有男人不可,想要的錢可以自己掙,想看的風景可以自己去,天高海闊,余生有限,有趣的事情又實在太多。
簡禎有這樣一句話“生命是一條險灘,臨岸徐行雖可以見影,倒不如風里來浪里去,感覺活魚的拍動。”其實沒有人可以不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