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的作業題目是
沁園春/馮取洽
問訊柳溪,溪上柳容,胡為帶埃。
嘆陽春陡變,孰為披拂,賞音難遇,誰與徘徊。
好在湖山,吾容不辱,寄徑垂條豈偶哉。
休搖蕩,且深根寧極,免俗人猜。 何妨傍竹依梅。
待青眼春回一笑開。
盡攀絲弄葉,效顰施黛,籠韉拂帽,藉陰傳杯。
未礙飛綿,一高千丈,風力微時穩下來。
天難問,便陶門漢苑,一任安排。
這期的練字打卡由 阿雄 老師負責挑選和點評,結果如下:
各位書友大家新年好,這是春節之后的第1期作業,由我來當點評嘉賓。說實話,我感覺到壓力很大,春節前的兩期分別是知止和蔡俊東兩位老師點評的,他們都非常專業,點評的非常到位。這一期的佳作非常多,可能是大家在春節期間有時間認真寫的原因吧,而且還有好幾位新面孔。這次挑選了22幅作業,依次給予點評意見,挑選作品的先后順序按照投稿時間的先后,不代表水平的高低。
1
知止老師這幅楷書作品采用的是參賽作品紙,淡雅清新,整幅作品章法布局合理,楷書以柳體為基調,融入魏碑和行書筆意,法度森嚴而不失靈動,印章大小位置恰當,是一幅貨真價實的精品,彰顯深厚的書法功力,而且知止老師把交作業當做參賽,這種嚴謹認真的態度值得大家學習。
2
劍平的這幅行書采用明八行信箋書寫,取法圣教序,加入少量草書,筆力遒勁,點劃精到。
不足之處:整幅作品章法有點滿,字的大小缺乏變化,第1個“問”字寫成了“門”字。
3
盞素書友這幅作品應是趙孟頫筆意,古意盎然,賞心悅目,學習書法必須臨古,與古為徒,方為正道。
說句題外話:字如其人,我猜這位書者應是一位清秀的女性。
4
潤林的行書,簡體豎寫,結體規范,運筆流暢,行氣十足,落落大方。不知道是不是沒寫繁體字的原因,整幅作品感覺缺少一點古意。
不足之處:落款應整體提高一些,留出印章的位置。
5
一止這副楷書,取法晉人小楷,結體古樸高雅,筆劃精致,如果不用格子紙書寫,可能效果會更好。
6
俊東的行草書,看似漫不經心,實則取法高古,結體險中求勝,點畫顧盼生姿,如江湖俠士自由行走,放蕩不羈不落俗套,細細品味如飲甘露。
不足之處:用紙太不講究。
7
這幅行書作品行筆流暢,結體老到,不糾結局部細節,整體行氣如行云流水,功力深厚!
不足之處:落款沒有署名。
8
左邊的鋼筆吸引眼球,右邊的字雖然不太成熟,但認真端正的態度值得鼓勵。
9
李杰的行書取法米芾,米味甚濃,瀟灑飄逸,整幅作品一氣合成。
不足之處:作品紙左邊多出兩行,顯得左輕右重。
10
立剛這幅楷書,把作品放大后看,更有看頭,每一個筆畫都非常精美,結體卻又非常靈動,顯示扎實的楷書功底。
11
寒江的米芾行書已經是爐火純青,作品紙古樸養眼,章法疏密有致,用筆濃淡、字組運用、牽絲映帶、錯落擺動,行書作品的這幾大元素,在這幅作品里表現得淋漓盡致!“開”字的那一筆長線,讓整幅作品更為生動,幾枚小印章的點綴,恰到好處,堪稱精品!
不足之處:寫的比我好。
12
光雷的隸書作品,選紙考究,章法合理,正文隸書取法高古,落款行書運筆流暢,印章大小位置得當,整體給人賞心悅目的感覺,難得的上乘之作。
13
析理的這幅行書,采用斗方形式,章法布局疏朗,行筆瀟灑自如,應是臨習過米芾法帖。落款內容交代了筆和墨的出處,符合公眾號的要求,印章一陰一陽非常講究。
14
鵬途的楷書,章法有行無列,筆畫舒展大方,功底還是十分扎實,建議多臨古帖,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
15
俏的這幅行書,紙張古樸,章法疏朗,行氣十足,瀟灑雋秀,功底比較扎實,秀麗筆運用的非常嫻熟。
不足之處:起首印過大。
16
傳江的草書,頗具大家風范,技法嫻熟,瀟灑飄逸,一氣呵成,若江南才子風流倜儻。
17
苗青的草書,用紙考究,章法新穎,草法嫻熟,用印若畫龍點珠,整幅作品極其生動,吸引眼球,我想國展大獎作品大概也就這般模樣吧。
18
王勝的行草,采用當今流行的拼色作品紙,行草如行云流水,用印錦上添花。
不足之處:落款略顯局促。
19
這幅隸書作品讓人耳目一新,正文隸書取法高古,落款行書錯落有致,看落款作者應是新人,歡迎以后多提交作品供大家學習。
20
這幅行書有啟功筆意,功力深厚,濃郁的書卷氣撲面而來。以上三位好像都是第一次來公眾號投稿的新人,歡迎大家以后每周都來積極參與,互相學習共同提高。
21
雨辰的楷書,以方格子寫成,中規中矩,落落大方,一筆一畫顯示深厚的功底。雨辰是我的好友,幾年來每天堅持寫字,從不間斷,“勤能補拙”是他的口頭禪和座右銘,他的勤奮和堅持值得我們學習。
22
傳統文化也要與時俱進,最后一幅作品是一個叫子瑜的女大學生用蘋果筆在平板電腦上面的procreate里寫的,寫完之后分享到手機qq保存圖片就ok了,是不是覺得很洋氣?
本期開始,設立點評嘉賓作品賞析。邀請知止老師來點評我的作業。知止老師有深厚的文學素養和書法功底,這次點評非常用心,特地手寫了評語,現在發出來供大家欣賞。又一幅完美的佳作!
知止老師手寫評語的釋文:
荊楚大地自古多才士,今世書壇蓋多。占主任乃中醫教授,又沈研翰墨幾十載,深得中華文明之天人合一,陰陽辯證之法。可謂筆墨未到,氣韻先行。觀此書墨色濃淡相益,點劃粗細相兼,字間左右相呼,上下筆意相連。每字如一個個鮮活之生命,或飛蟬,或游魚,或墨梅,亦或春之柳綠搖曳,歸燕撲翅。字之所至,情之所至。整幅作品格調高雅,流暢華美,文人之風躍然紙間,實乃上乘之書。 知止恭評!
本期題目:
水龍吟/姜夔
夜深客子移舟處,兩兩沙禽驚起。
紅衣入槳,青燈搖浪,微涼意思。
把酒臨風,不思歸去,有如此水。
況茂林游倦,長干望久,芳心事、簫聲里。
屈指歸期尚未。
鵲南飛、有人應喜。
畫欄桂子,留香小待,提攜影底。
我已情多,十年幽夢,略曾如此。
甚謝郎、也恨飄零,解道月明千里。
再說一下每期作業的提交方式:大家關注公眾號【鋼筆愛好者】然后點擊下方菜單【鋼筆書法】>>【每周一篇練字打卡】提交即可。注意,每期的作業截至到下周一下午6點,再次提醒,務必要白紙黑字,盡量不用彩墨,且不要添加濾鏡等美化效果。并且建議各位 直接在作品上注明自己所使用的鋼筆/筆尖/墨水等相關信息以供他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