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貴州的山區,有這么一群人,從小生活在大山的環抱下,每天在山林間穿行,與大自然作伴,因此擁有了一種特殊的特質——那是一種靈氣,一種樸實純真、天真爛漫。他們對人真誠,懂得感恩。只要是曾經幫助過他們的人,都會真誠對待,他們可能不擅言辭,不擅文字,但這并不影響他們表達自己的情感,他們會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去表達自己的情感,那就是--畫畫。
2017年3月27號,貞豐志愿者,驅車前往貴州的板昌小學,為孩子帶來了愛心物資。孩子們欣喜的接收了來自千里之外的叔叔阿姨捐過來的愛心書包,為了表達對叔叔阿姨的謝意,他們拿起了自己喜愛的畫筆,小心的展開了一張白凈的紙張,生怕會起了褶皺。
這是“小畫家”絲絲,畫給叔叔阿姨的畫。雖然這幅畫有一些抽象,但不難看出,畫中有雨點或是風,有一棵帶著嫩芽的愛心樹,或許孩子想要對幫助他的叔叔阿姨說,“我不會畏懼生活中的風風雨雨,會堅強的茁壯成長,不會辜負叔叔阿姨對我的期望”
這是“小畫家”小岑,給叔叔阿姨的畫。畫中有的是一棵向陽花,這使小編不禁想到了杜甫的,“葵藿傾太陽,物性固難奪”像向日葵一樣生來就是跟著太陽轉的那種一生追求美好事物的天性,或許孩子想對我們說,“叔叔阿姨請你們放心,我會像向日葵一樣,保持對美好事物追求的天性,不因生活的艱難而放棄對未來美好的憧憬”
或許孩子們想要從畫中表達的意思并不是小編所理解的那樣,或許他們表達的是另外一種特殊的情感,或他們并沒有特意的要通過畫中的事物來表達某一種情感,只是自然而然的憑著感覺來畫。但無論是哪一種,我們不難從孩子的畫中看出,他們作畫的態度,一種認真、誠摯的態度,一種懷抱感恩之心的態度。
小孩子是一群需要感恩教育,也是最容易學會感恩的人,或許我們點滴的付出,就足以讓他們掏出自己全部的真心。或許,正因為他們是這樣一群容易掏出自己全部真心的人,作為大人的我們更應該珍惜這一份“真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