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世界上荒漠化嚴重的國家之一?;哪恋孛娣e為262.2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27.4%,主要分布于18個?。▍^)的471個旗縣,近4億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影響。
我國沙漠主要分布在北緯35度以北的9個省、自治區,總面積達128.24平方公里,這一地區屬于干燥氣候帶,晝夜溫差大,夏季酷熱,溫度高達攝氏50~60攝氏度;冬季嚴寒,溫度低至零下20~30攝氏度;且降雨量極少,絕大多數地區全年降水量不足250毫米;分大且多,特別是風口地帶,狂風來時飛沙走石。下面是我國前九大沙漠,與大家分享。
1.塔克拉瑪干沙漠,面積35.73萬平方公里,是我國第一大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僅次于阿拉伯半島的魯卜哈利沙漠(65萬平方公里),它分布在新疆南疆的塔里木盆地中心,沙丘最高能達200米,其沙漠邊緣的羅布泊,可以說是中國最具有神秘色彩的地方了。從發現樓蘭古國到彭加木、余純順的科考探險,羅布泊的詭異傳說一直為世人所津津樂道。
2.古爾班通古特沙漠,面積5.68萬平方公里,在新疆準噶爾盆地中央,瑪納斯河以東及烏倫古河以南。沙漠的沙粒主要源于天山北麓各河流的沖積沙層,沙漠中最有代表性的沙丘類型是沙垅,占沙漠面積的50%以上。流動沙丘集中在沙漠東部,多屬新月形沙丘和沙丘鏈。沙漠西部的風口附近,烏爾禾的“風城”為最著名的風蝕地貌。
3.巴丹吉林沙漠,原來面積4.43萬平方公里,在內蒙古自治區西部的銀額盆地底部。但近幾年,巴丹吉林沙漠面積不斷擴大,已經超過了5.5萬平方公里,已接近古爾班通古特沙漠面積還要大。沙漠遠處的祁連山冰川積雪,通過地下深處的斷層(阿爾金斷裂帶)源源不斷的流入沙漠。這些水源在沙漠凹地溢出地面,于是就形成了巴丹吉林沙漠中大大小小140多個湖泊,冰川雪水跟沙漠中鹽堿地融合,就變成鹽堿水,也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咸水湖。由于咸水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差異和鹵蟲生長繁衍,使得巴丹吉林的湖水五彩斑斕。
4.騰格里沙漠,面積4.3萬平方公里,在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左旗西南部和甘肅省中部邊境,阿拉善高原東南部。騰格里沙漠以流動沙丘為主,是我國流動速度最快的沙漠。騰格里蒙古語為天,意為茫茫流沙如渺無邊際的天空,故名。
5.庫姆塔格沙漠,面積2.21萬平方公里。在新疆東部、甘肅西部、羅布泊以南,阿爾金山以北。庫姆塔格,維吾爾語是“沙山”之意。庫姆塔格沙漠的形成,主要是因為來自天山七角井風口和達坂城風口的狂風,沿途經過長風程,挾帶著大量沙子,最后在庫姆塔格地區相遇碰撞并沉積,形成“有沙山的沙漠”這一獨特的景觀。庫姆塔格沙漠已開辟成為集科研、考察、探險、沙地運動、沙療保健、大漠觀光于一體的風景區。站在鄯善老城向南望去,金色的大漠雄渾壯觀、風光無限,千百年來與綠洲長相廝守,默默對視,猶如忠誠的戀人,給人無盡的遐想。
6.柴達木沙漠,面積1.7萬平方公里,位于青海省柴達木盆地、青藏高原東北部,是我國海拔最高的沙漠。它風蝕地貌發育廣泛,晴天麗日下的柴達木荒漠戈壁常常出現“海市蜃樓”奇觀。戈壁灘上的沙丘在陽光和浮云的作用下不斷變幻著顏色,周圍“波光粼粼的湖水”中的倒影若隱若現、瞬息萬變。
7.庫布齊沙漠,面積1.39萬平方公里,位于內蒙古鄂爾多斯高原北部。它像一條黃龍橫臥在鄂爾多斯高原北部,橫跨內蒙古三旗。也是距離北京最近的沙漠,也是往年北京沙塵暴的源頭之一。 據《 詩經 》記載,在3000年前的西周時期,庫布其草原上就出現了朔方古城。當時,這里森林茂密、水草豐美、綠茵冉冉、牛羊成群。我國古代少數民族儼猶、 戎狄 、 匈奴都曾在這里繁衍生息。
8.烏蘭布和沙漠,面積1萬平方公里,在內蒙古西部巴彥淖爾市河阿拉善盟境內,它曾經是一片富庶草原,現在由流動沙丘、沙荒地、耕地河小片草原組成。這里的沙丘形態異彩紛呈:堆狀沙丘分布在敖包圖、敖包魯格、吉蘭泰地區;壟崗沙丘分布在白云敖包;格狀新月形沙丘分布在契里蓋、傲倫布魯格、敖包圖;新月形沙丘分布在哈騰套海一帶。
9.毛烏素沙漠也叫鄂爾多斯沙地,面積曾經達4.22萬平方公里,位于陜西省榆林市長城一線以北,此處降水較多,有利植物生長,原是畜牧業比較發達地區。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人們大力興建防風林帶,引水拉沙,引洪淤地,轟轟烈烈的開展了改造沙漠的巨大工程。經過近半個世紀的天人交戰,毛烏素的農牧民們將愚公精神發揮到了極致。有人窮其一生,就做一件事-種樹;有人父子相傳,就為了一件事-種樹;曾以為或看起來無法戰勝的沙漠,就在這漫長的歲月中不是增長,卻在逐步消減。據最新統計:毛烏素80%的沙漠得到治理,水土不再流失,已經有600多萬畝沙地被治理,止沙生綠。在不久的將來,我們或許會有幸目睹榆林這座“沙漠之都”變成了“大漠綠洲”。
朋友們,你們去過沙漠嗎?現在,你們知道哪一座沙漠是世界上最悲催的沙漠了嗎?歡迎大家來內蒙組團去沙漠撒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