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三年自己都在樓房的下房處栽種絲瓜了,每年的四月末自己都從市場上買四五棵小泥盅培育的絲瓜秧苗,回來后栽植在下房靠墻處,栽好后每日澆水,在澆水后觀察瓜秧的生長狀態,這種觀察自己一般要持續一周,因為如果一周內栽的瓜秧沒有打蔫兒,這樣才算真正的活了,澆水的次數可以由一天一次轉為兩天一次了,但也就過半個月左右瓜秧便開始爬蔓了,于是便開始為每株絲瓜搭架了,記得剛開始種的第一年,自己只是找來樹枝木棒依靠在墻邊,后來隨著瓜蔓的長滿,遇有刮大風下雨天氣,依靠的樹枝木棒全部倒在了一起,面對雨后瓜秧的狼籍,那是一種說不出的傷心感覺,重新整理受傷的滕蔓,再次搭起架子,可是那一年的絲瓜只僅僅的結了五小根兒。于是在第二年自己便吸取了第一年的教訓,特意去了菜地看菜農是怎么搭架,偷學回來后,自己也購置了竹竿,照貓畫虎般的也有模有樣的搭好架子,架子四根一撮外加橫竿固定,絲瓜架子經受住了那年夏天的幾場暴風驟雨,絲瓜也如期所愿的結滿瓜秧。
今年栽絲瓜秧苖卻不如前二年般順利,在栽瓜秧一周后,本已全部活了的瓜秧去有兩株日漸枯萎了,自己在最終確認其真正死亡后拔下瓜秧,發覺瓜秧在根部全部被齊刷刷咬斷的,于是自己用鐵鍬挖出地下余下瓜根時,在泥土中挖出了兩只白色黑頭半截小指大小的大肉蟲子,就是這兩只壞家伙弄死了我兩株絲瓜苗,不知這兩只蟲子從哪里來的呢?自己也不知它們叫什么名字。但就是它們讓自己種植的絲瓜直接減產一小半,盡管自己后來又補栽了兩株,但最終可能還是錯過季節的原因致使后栽種的兩株都沒能長起來。
可能是由于自己種植絲瓜的緣故,自己對別處的的絲瓜秧也是極為關注的,這不前天回老家后,對老媽在前院墻種的絲瓜特意去看了看,邊看邊贊嘆老媽種的絲瓜秧是如此的健壯,瓜秧爬滿了整個院墻,而且院墻上葉下面時而藏著絲瓜時,不自覺的在心中進行了比較,自己種的絲瓜個子小,葉子稀薄,而農村老家院落里卻正好相反。”于是自己開始列舉了產生差距兩條的原因。一是土地,城市樓房周圍多有建筑垃圾,可以說無好土,而農村的土地土質肥沃,且多無任何雜質。二是我種絲瓜位置光線不足,屬于半背陰面,早晨約10點之后才能見到陽光,而老媽種絲瓜的位置是向陽的墻角。人與植物在某種程度上是一體的,尤其是當你走近它們時,比如當你給它們澆水時,在你澆后的十幾分鐘,你甚至可以感受得到它們的暢快與開心,葉子慢慢的伸展開來,像扯了懶腰的孩子,再如當自己幫爬不上架子瓜蔓扯靠在竹竿周圍,它那打彎的觸須如同有眼睛一樣,便以最快的速度爬上架子,當你再看到時,他那花開得更艷了,好像在對你說聲謝謝呢。由于你對它的關愛,它最終定會長得又直又大的絲瓜回報你,尤其是當自己摘下已長好的絲瓜后,去觀察瓜蔓前部的未長成的小絲瓜好像在與你說話打招呼一樣兒。后來自己通過漏摘長老的絲瓜蔓上看出了小絲瓜要表達什么了,原來如果前面長好后的絲瓜不摘,將直接影響后面的絲瓜做果,不摘后面的小絲瓜往往因營養供應不足而自然的枯萎化掉的,原來小絲瓜是在表達喜悅心情呢!
今年的絲瓜蔓從地下馬上就要爬上三樓的屋內了,也許是想要感謝,也許是滿足它的好奇,更也許是想與愛它的人住得更近些。看著馬上爬進屋內的瓜蔓盛開著金黃的花朵,自己說明年我還栽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