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刷題刷累之后,閑來無事就把之前買的度陰山寫的《知行合一王陽明》看了幾章,看完之后,感觸頗多,感覺現實生活中有好多的事情都被他“預言”了,而事實證明真的是對的。我今天就單拎出來一段我自認為在現代生活中好多人都有的一個狀態。我先把那一段摘抄如下:
“王陽明說“陸九淵靜坐是希望從心中得到真理。而我提倡靜坐,是因為現在的人心浮氣躁,靜坐能讓他們把心沉靜下來,我并沒有讓人一味靜坐去獲取真理,那不是正路””
看到這一段的時候,我突然想起初一的時候一位代課老師,因為我們之前的老師家里有事情無法來上課,于是學校就幫我們找了一位代課老師,這個代課老師他看起來像是剛畢業的大學生? 他帶的科目是政治。因為我很喜歡上政治和歷史課,所以只要上著兩門課,我都很認真的聽講,說實話,他講的政治課比之前的老師講的精彩多了,他也不會讓我們死記硬背,而是結合當時的政治背景給我們講一些課本上沒有的知識,我感覺他的好多想法都和當時的政治環境一致 ,他好像可以一下看出事情的本質,并給出自己的看法。按他的話來說就是“理解萬歲”。之后,我就盼望著上他的課。
但是他生氣了,這次生氣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生氣。因為他要走了。
當時我們班雖然屬于重點班之一 ,卻是重點班里紀律是最亂最差的班級,按老師的話說我們班連普通班都不如。有一次上這位代課老師的課,或許是我們真的過分了吧 ,很少發脾氣的他突然生氣了,于是他就告訴我們這次是他最后一次帶我們,希望好聚好散,他又看了看手表說道“還剩十幾分鐘,我也不講課了,這次是我最后一次給你們上課,你們之前的老師在下節課就回來了,既然還剩十幾分鐘,我們就來講些題外話,我就給你們講講社會生活中的也是我通過觀察及實踐給你們以后的一個忠告或者說是我自己的一個預言吧”于是他就拿起粉筆在黑板上寫了一個浮躁的“浮”字,寫完之后,他又說“浮,這個字你們看看吧,我相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在之后的社會發展中,肯定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會出現這個情況,而且整個社會也會出現這個情況,或許對你們來說現在有點早了或者你們不相信,但是時間會驗證一切的”說完之后,就下課了,老師對我們的最后一句話就是“再見,同學們,希望你們不要出現我寫在黑板上的這個字”。
說實話,他走出教室之后,我們不以為然,“左耳聽,右耳冒”了,之后我在學校里也沒有再看過這個老師,聽說這個老師是個高材生,調走了。
直到現在,我正式踏入社會,我真的發現很多人都會出現“浮”,包括我自己,真的很不可思議,不過相信大多數人肯定都不會承認自己“浮”,但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我不會預言,但是我相信隨著社會的發展,“浮”是一定存在的,但是正是因為有這個“浮”的存在,我們才知道“靜”的必要性,也正是因為“浮”的存在,我們才相信“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的重要性。